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抗坏血酸氧化模拟酶及其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7098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抗坏血酸氧化模拟酶及其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硝酸锌、乙酰丙酮铜和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进行水热反应,水热产物隔氧煅烧,获得抗坏血酸氧化模拟酶。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的铜‑氮‑碳纳米材料,具有菱形十二面体结构;可特异性氧化抗坏血酸,可作为抗坏血酸氧化酶模拟酶应用于抗坏血酸含量检测、氧化抗化血酸、制备脱氢抗坏血酸。该纳米材料在酸性,碱性及高温下均能保持其抗坏血酸氧化模拟酶活性;其稳态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为0.012 mM),比天然的抗坏血酸氧化酶好,该材料的抗坏血酸氧化模拟酶的活性在纳米酶、纳米技术和生物分析检测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具体涉及一种铜-氮-碳结构的纳米材料及其作为抗坏血酸氧化酶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天然酶具有高效性及专一性等优点,然而,由于天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酸性、碱性、高温等复杂环境中容易失活。纳米酶是一种既有纳米材料的性能,又具有催化活性的模拟酶。与天然酶相比,纳米酶的催化性能较好,具备对酸性、碱性和高温环境中的稳定性,还有成本低、可回收等优势特点,基于上述,纳米酶的应用研究也已经拓展到生物分析、农业、医学及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逐渐形成纳米酶研究新领域。

2、抗坏血酸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酶,在存在氧气的条件下,能催化抗坏血酸氧化生成脱氢抗坏血酸,并且能够与其它氧化还原反应相偶联起到末端氧化酶的作用,具有抗衰老等作用,在植物体内的物质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与众多天然酶相似,抗坏血酸氧化酶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失去活性,在实际应用中对其相关实验的操作条件较为苛刻,使其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3、自过氧化物纳米酶被报道以来,越来越多的纳米酶已经研究并报道出来,但对于具有抗坏血酸氧化模拟酶活性的纳米材料仍有待研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氮-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硝酸锌、乙酰丙酮铜和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进行水热反应,水热产物隔氧煅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20℃-130℃;水热反应的时间为3-5小时;煅烧温度为90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铜-氮-碳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形貌为菱形十二面体颗粒,粒径约300-1500 nm。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铜-氮-碳纳米材料作为抗坏血酸氧化酶模拟酶或过氧化物酶模拟酶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氮-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硝酸锌、乙酰丙酮铜和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进行水热反应,水热产物隔氧煅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20℃-130℃;水热反应的时间为3-5小时;煅烧温度为90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媛媛陶晨雨逯一中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