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滤液导排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7009 阅读:4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渗滤液导排管装置,上、下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表面均匀布渗滤液导排管收集孔,上、下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与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底层膜焊接,将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上层膜与上、下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及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底层膜焊接,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上层膜与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底层膜焊接,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底层膜分别与上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竖向石笼焊接,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底层膜分别与下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竖向石笼焊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导排效果好,有效防止渗滤液泄漏,安全环保。(*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垃圾填埋场工程一种渗滤液导排管连接装置,适用于各类垃圾填 埋场(包括一般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及危险固体废物等)渗滤液导排系统的连接。技术背景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 平均以每年4. 8%速度持续增长,大量城市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和简易填埋,对环境造成巨大 伤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已成为影响人们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受经济发展 水平的限制和认识的局限,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起步较晚,起点低,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 展过程。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处理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总体水平仍然较 低,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1世纪议程提 出“到2010年,所有城市都要建立复合环境要求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部规划提出“到 2010年要建成一批大型垃圾处理设施,大力开展固体废物的回收再利用,使垃圾的无害化 处理率达到85%以上。”固体废物处理填埋场的主要污染源为渗滤液和填埋气体。渗滤液主要通过预埋在 固废填埋场底部的开孔HDPE导排管收集并导排出填埋库区。渗滤液收集系统包括主盲沟 和次盲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渗滤液导排管装置,它包括第一上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1A)、第一渗滤液导排管收集孔(2A)、第一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上层膜(3A)、第一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底层膜(4A)、竖向石笼导排管(5),其特征在于:第一上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1A)、第二下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1B)表面均匀布第一渗滤液导排管收集孔(2A)、第二渗滤液导排管收集孔(2B),第一上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1A)、第二下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1B)分别与第一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底层膜(4A)、第二1.5m...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渗滤液导排管装置,它包括第一上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1A)、第一渗滤液导排管收集孔(2A)、第一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上层膜(3A)、第一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底层膜(4A)、竖向石笼导排管(5),其特征在于第一上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1A)、第二下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1B)表面均匀布第一渗滤液导排管收集孔(2A)、第二渗滤液导排管收集孔(2B),第一上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1A)、第二下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1B)分别与第一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底层膜(4A)、第二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底层膜(4B)焊接,将第一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上层膜(3A)、第二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上层膜(3B)与第一上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1A)、第二下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1B)及第一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底层膜(4A)、第二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底层膜(4B)焊接,第一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上层膜(3A)、第二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上层膜(3B)与第一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底层膜(4A)、第二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底层膜(4B)焊接,第一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底层膜(4A)分别与第一上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1A)、竖向石笼(5)焊接,第三1.5mm厚光面高密度聚乙烯HDPE底层膜(4C)分别与第二下游高密度聚乙烯HDPE渗滤液导排管(1B)、竖向石笼(5)焊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磊刘翔纪东成付丹丹胡文斐黄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