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光源装置及投影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光源装置及投影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6889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35
本申请提供一种投影系统,包括: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用于生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光整形模块,位于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的传播光路上,用于将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整形,形成第一整形光束和第二整形光束;柱状数组透镜模块,分别位于第一整形光束和第二整形光束传播光路上,用于将第一整形光束划分成多个第一整形子光束,将第二整形光束划分成多个第二整形子光束;合光模块,用于供多个第一整形子光束透过,将多个第二整形子光束反射,使透过的第一整形子光束和反射后的第二整形子光束形成合并光束;或,合光模块用于使多个第一整形子光束反射,使多个第二整形子光束透过,使第一整形子光束和第二整形子光束经合光模块形成合并光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学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装置及投影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可视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投影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2、目前的投影系统主要是利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作为光源,光源发出的光束经过整形后到达数字微镜器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简称dmd),通过dmd中的微反射镜控制光线的反射方向将光束反射到屏幕上形成投影图像。

3、相关技术中,不同的dmd对应有较佳的led发光面积的光源。在特定情况下,会以较大面积的led搭配较小面积的dmd,使投影图像的亮度得到提高。通常的,投影系统采用4颗led的组合,其中,蓝色led作为激发绿色荧光粉的光源,这种led组合方式容易造成绿色荧光粉led的能量密度过高,造成温度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至少一些问题,或者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它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源装置及投影系统。

2、第一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可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用于生成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光整形模块,位于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的传播光路上,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束和所述第二光束分别进行整形,形成第一整形光束和第二整形光束;柱状数组透镜模块,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整形光束和所述第二整形光束传播光路上,用于将所述第一整形光束划分成多个第一整形子光束,将所述第二整形光束划分成多个第二整形子光束;合光模块,用于供多个所述第一整形子光束透过,并将多个所述第二整形子光束反射,使得透过的所述第一整形子光束和反射后的第二整形子光束形成合并光束;或者,所述合光模块用于使多个所述第一整形子光束反射,并使多个所述第二整形子光束透过,使所述第一整形子光束和所述第二整形子光束经所述合光模块形成合并光束。

3、通过上述设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发出的光束分别经由柱状数组透镜模块被划分为多个第一整形子光束和多个第二整形子光束,再通过合光模块对来自不同方向的第一整形子光束和第二整形子光束进行合并,增加合并光束最终形成的投影画面的亮度,且光利用率高。而且,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产生的光能和热能各自独立,有利于提高光源装置的散热效率,避免光源装置温度过高。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柱状数组透镜模块包括多个柱状透镜单元,所述第一整形子光束和所述第二整形子光束分别与所对应的柱状数组透镜模块中的所述柱状透镜单元的数量相同。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柱状数组透镜模块能够将整形光束分离成多个整形子光束,提高合光效率,使得光源的光利用率较高。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柱状数组透镜模块内的多个所述柱状透镜单元的焦距相同。通过上述设置,采用上述光源装置的投影系统的收光效率可实现1.5倍以上。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合光模块具有反射面,以及远离所述反射面的第一表面;所述柱状数组透镜模块内的多个所述柱状透镜单元的焦距不同;其中,沿所述第一光束的传播光路方向,所述第一光源所对应的所述多个所述柱状透镜单元中,所述柱状透镜单元与所述合光模块的第一表面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越大,所述柱状透镜单元的焦距越大;沿所述第二光束的传播光路方向,所述第二光源所对应的所述多个所述柱状透镜单元中,所述柱状透镜单元与所述合光模块的反射面之间的距离越大,所述柱状透镜单元的焦距越大。通过对柱状数组透镜模块中不同位置的柱状透镜单元设置渐变式焦距,柱状透镜单元的焦距可以为线性变化或者非线性变化,使得采用该光源装置的投影系统的收光效率达1.65倍以上。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柱状数组透镜模块内的多个依次排列所述柱状透镜单元的焦距满足线性关系。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柱状数组透镜模块内的多个所述柱状透镜单元的焦距满足非线性关系。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光束的光轴与所述第二光束的光轴相互交叉。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光源的主波长λ1与所述第二光源的主波长λ2满足:0nm≤│λ1-λ2│≤30nm。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光源发出的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源发出的第二光束的光强相同或较为接近。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光源为led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为led光源。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合光模块接收的所述第一整形子光束和所述第二整形子光束交错排列。通过上述设置,利于使得从合光模块射出的合并光束的均匀性。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合光模块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反射单元;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反射单元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缝隙的数量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整形子光束的数量,且沿多个所述反射单元的排布方向,各所述缝隙的距离相等或者不等;其中,各所述缝隙分别供所对应的一所述第一整形子光束透过,所述反射单元用于将所对应的一所述第二调制子光束反射。通过上述设置,第一光束和第二光束发出的光束经柱状数组透镜模块分别整形成第一整形子光束和第二整形子光束,且第一整形子光束和第二整形子光束在合光模块中以交错方式排列,各子光束彼此间相互分离,能够等效大角度光源的合光效果,增加投影系统的投影图像的亮度。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合光模块的朝向所述第一光源的第一表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轴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合光模块的朝向所述第二光源的反射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轴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相等。

15、第二方面,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投影系统可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以及光调制装置、成像装置,所述光调制装置将所述光源装置产生的合并光束调整成影像光,所述影像光投射至所述成像装置并形成投影画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数组透镜模块包括多个柱状透镜单元,所述第一整形子光束和所述第二整形子光束分别与所对应的柱状数组透镜模块中的所述柱状透镜单元的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数组透镜模块内的多个所述柱状透镜单元的焦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光模块具有反射面,以及远离所述反射面的第一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数组透镜模块内的多个依次排列的所述柱状透镜单元的焦距满足线性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束的光轴与所述第二光束的光轴相互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的主波长λ1与所述第二光源的主波长λ2满足:0nm≤│λ1-λ2│≤3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为LED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为LED光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光模块接收的所述第一整形子光束和所述第二整形子光束交错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光模块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反射单元;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反射单元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缝隙的数量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一整形子光束的数量,且沿多个所述反射单元的排布方向,各所述缝隙的距离相等或者不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光模块的朝向所述第一光源的第一表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光源的光轴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合光模块的朝向所述第二光源的反射面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轴之间具有第二夹角;

12.一种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以及光调制装置、成像装置,所述光调制装置将所述光源装置产生的合并光束调整成影像光,所述影像光投射至所述成像装置并形成投影画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数组透镜模块包括多个柱状透镜单元,所述第一整形子光束和所述第二整形子光束分别与所对应的柱状数组透镜模块中的所述柱状透镜单元的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数组透镜模块内的多个所述柱状透镜单元的焦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光模块具有反射面,以及远离所述反射面的第一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数组透镜模块内的多个依次排列的所述柱状透镜单元的焦距满足线性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束的光轴与所述第二光束的光轴相互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的主波长λ1与所述第二光源的主波长λ2满足:0nm≤│λ1-λ2│≤30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煌李文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昇旸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