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光学镜头模组及投影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光学镜头模组及投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3324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28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模组及投影系统。光学镜头模组包括沿光轴的方向依次排布的中继透镜组、前群透镜组以及反射面,前群透镜组包括与中继透镜组相对的第一光面和与反射面相对的第二光面,其中:图像光束经中继透镜组折射后射入至前群透镜组,并从第二光面出射至反射面;图像光束经反射面反射后入射至前群透镜组,并经第一光面离开前群透镜组;从第一光面出射的图像光束与第一杂散光发生分离,且图像光束与第一杂散光之间的第一分离点位于光轴之下;光学镜头模组还包括第一遮挡件,第一遮挡件设置于中继透镜组和前群透镜组之间,用于将第一杂散光遮挡在第一遮挡件之下。光学镜头模组有效消除杂散光,成像质量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投影,具体涉及一种光学镜头模组及投影系统


技术介绍

1、投影仪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的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同计算机、影音光碟(video compact disc,vcd)、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游戏机、数码摄像机(digital video,dv)等相连接并播放相应的视频信号,投影仪、投影机等普遍应用于家庭、会议室等。为了使投影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清晰投影的效果,超短焦投影镜头被广泛应用于投影仪。

2、现有的一种超短焦投影镜头模组包括沿一光轴排列的一中继光学系统以及一反射光学系统,该中继光学系统用以接收图像光束并供该图像光束通过;该反射光学系统包括有一反射元件以及至少一透镜,且该至少一透镜位于该反射元件以及该中继光学系统之间,并具有相背对的一第一光学面以及第二光学面,而该第二光学面面对该中继光学系统。当该图像光束通过该中继光学系统后,该图像光束自该第二光学面入该至少一透镜,并由该第一光学面入射至反射元件的一反射面,经该反射面反射后通过该至少一透镜,再由第二光学面离开该至少一透镜,并往成像面的方向投射。

3、在上述投影装置中,当图像光束自中继光学系统进入至少一透镜时,图像光束在第二光学面无法实现100%的折射,会存在一部分杂散光束在原本需要折射的第二光学面发生了反射效应,从而在影像光束之外会产生鬼影,影响投影装置的投影效果。此外,当影像光束自反射元件反射经过第一光学面时,图像光束在第一光学面无法实现100%的折射,会存在一部分杂散光束在原本需要折射的第一光学面发生了反射效应,该部分光束经过反射元件的反射,再次进入至少一个透镜,并自至少一个透镜背离反射元件的一侧出射,该部分的光束偏离了影像光束的原有方向,从而在影像光束的周边也会形成额外的鬼影,影响投影装置的投影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效消除杂散光产生的鬼影图像、且成像质量好的光学镜头模组及投影系统。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模组,光学镜头模组具有光轴,光学镜头模组包括沿光轴的方向依次排布的中继透镜组、前群透镜组以及反射面,前群透镜组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光面和第二光面,第一光面与中继透镜组相对设置,第二光面与反射面相对设置,其中:进入光学镜头模组的图像光束经中继透镜组折射后,经第一光面射入至前群透镜组,并从第二光面出射至反射面;图像光束经反射面反射后,再经第二光面入射至前群透镜组,并经第一光面离开前群透镜组;且在反射面和前群透镜组的共同作用下,从前群透镜组的第一光面出射的图像光束与第一杂散光发生分离,且图像光束与第一杂散光之间的第一分离点位于光轴之下;光学镜头模组还包括第一遮挡件,第一遮挡件设置于中继透镜组和前群透镜组之间,且设置于第一分离点之上用于将第一杂散光遮挡在第一遮挡件之下。

3、进一步地,前群透镜组包括一个第一透镜,反射面为贴覆于第一透镜背离中继透镜组一侧的反射膜层。

4、进一步地,光学镜头模组满足关系式:0<m_g/m_out<0.8;其中,m_g为第一杂散光的斜率,m_out为图像光束的斜率。

5、进一步地,光学镜头模组满足关系式:y1=a1·x4-a2·x3+a3·x2-a4·x+a5;其中,y1为第一杂散光的斜率与图像光束的斜率之间的比值,x为光学镜头模组的视场高度;a1、a2、a3、a4及a5均为常数。

6、进一步地,光学镜头模组满足关系式:α1<α2;其中,α1为经过第一分离点后的第一杂散光与光轴之间的夹角,α2为经过第一分离点后的图像光束与光轴之间的夹角。

7、进一步地,光学镜头模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分别与第一遮挡件、前群透镜组以及反射面连接,且第一安装座可相对中继透镜组沿光轴的方向移动,以调节光学镜头模组的焦距。

8、进一步地,光学镜头模组还包括遮挡连接件,遮挡连接件位于中继透镜组与前群透镜组之间,用以将第一遮挡件和第一安装座相连。

9、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座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连接于前群透镜组和反射面;支撑底座通过遮挡连接件与第一遮挡件相连。

10、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座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底座和连接板,支撑底座分别与前群透镜组和反射面连接,连接板位于前群透镜组与中继透镜组之间;连接板通过遮挡连接件与第一遮挡件相连。

11、进一步地,第一遮挡件沿光轴的方向与经过第一分离点后的图像光束之间的最短距离为0.1mm至20.0mm。

12、进一步地,光学镜头模组具有相互垂直的子午面及弧矢面;光学镜头模组满足关系式:sl>dl;其中,sl为第一分离点沿光轴方向与前群透镜组之间的距离,dl为第一分离点到光学镜头模组的弧矢面的垂直距离。

13、进一步地,第一遮挡件所在的平面与光轴之间的夹角范围为-60°至60°。

14、进一步地,第一杂散光在第一遮挡件上所形成的光斑的形状与第一遮挡件的有效形状相匹配。

15、进一步地,光学镜头模组还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前群透镜组和反射面位于收容空间内,第一安装座可滑动连接于壳体;中继透镜组包括镜筒以及设置于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透镜,镜筒与壳体固定连接并与前群透镜组相对;进入光学镜头模组的图像光束从至少一个第二透镜通过后,经第一光面射入至前群透镜组中;经第一光面离开前群透镜组的图像光束从壳体的收容空间向外射出;第一安装座在壳体上可相对中继透镜组沿光轴的方向移动。

16、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形成有收容空间的主体部和固定连接于主体部且沿光轴的方向延伸的滑动导向部,主体部与镜筒固定连接;滑动导向部与第一安装座可滑动连接,使得第一安装座可沿滑动导向部相对中继透镜组移动。

17、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座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底座和滑动连接座,支撑底座分别与前群透镜组和反射面连接,滑动连接座与滑动导向部可滑动连接。

18、进一步地,滑动导向部包括至少两个,滑动连接座包括至少两个,滑动导向部分别与滑动连接座对应设置。

19、进一步地,光学镜头模组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第一安装座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安装座沿光轴的方向相对中继透镜组移动。

20、进一步地,光学镜头模组还包括第二遮挡件,第二遮挡件分别与前群透镜组和反射面相对设置,且与第一遮挡件之间具有用于供图像光束通过的出光口;在反射面和前群透镜组的共同作用下,从前群透镜组出射的图像光束与第二杂散光发生分离,且图像光束与第二杂散光之间的第二分离点位于第一分离点与反射面之间;第二遮挡件用于将第二杂散光遮挡。

21、进一步地,出光口由第二遮挡件靠近第一遮挡件的一侧凹陷形成。

22、进一步地,光学镜头模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分别与第一遮挡件、前群透镜组以及反射面连接,且与第二遮挡件相对设置;第一安装座可相对中继透镜组沿光轴的方向移动,以调节光学镜头模组的焦距。

23、进一步地,第一安装座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模组具有光轴,所述光学镜头模组包括沿所述光轴的方向依次排布的中继透镜组、前群透镜组以及反射面,所述前群透镜组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光面和第二光面,所述第一光面与所述中继透镜组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光面与所述反射面相对设置,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模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用于设置所述前群透镜组以及所述反射面,且所述第一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前群透镜组以及所述反射面连接,且所述第一安装座可相对所述中继透镜组沿所述光轴的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光学镜头模组的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模组还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所述前群透镜组和所述反射面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安装座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中继透镜组包括镜筒以及设置于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透镜,所述镜筒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前群透镜组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形成有所述收容空间的主体部和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且沿所述光轴的方向延伸的滑动导向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镜筒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可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安装座可沿所述滑动导向部相对所述中继透镜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底座和滑动连接座,所述支撑底座分别与所述前群透镜组和所述反射面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座与所述滑动导向部可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向部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滑动连接座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滑动导向部分别与所述滑动连接座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模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安装座沿所述光轴的方向相对所述中继透镜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向部为滑杆或滑轨,所述滑杆或滑轨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安装座沿光轴的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滑动导向部为滑杆时,所述第一安装座还包括与所述支撑底座相连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滑动连接座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座可穿过所述滑动导向部,带动所述第一安装座沿光轴的方向移动,调整所述光学镜头模组的焦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群透镜组包括一个第一透镜,所述反射面为贴覆于所述第一透镜背离所述中继透镜组一侧的反射膜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射面和所述前群透镜组的共同作用下,从所述前群透镜组的第一光面出射的图像光束与第一杂散光发生分离,且所述图像光束与所述第一杂散光之间的第一分离点位于所述光轴之下;所述光学镜头模组满足关系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模组满足关系式:

13.一种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系统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模组具有光轴,所述光学镜头模组包括沿所述光轴的方向依次排布的中继透镜组、前群透镜组以及反射面,所述前群透镜组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光面和第二光面,所述第一光面与所述中继透镜组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光面与所述反射面相对设置,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模组还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用于设置所述前群透镜组以及所述反射面,且所述第一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前群透镜组以及所述反射面连接,且所述第一安装座可相对所述中继透镜组沿所述光轴的方向移动,以调节所述光学镜头模组的焦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模组还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所述前群透镜组和所述反射面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一安装座可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中继透镜组包括镜筒以及设置于镜筒内的至少一个第二透镜,所述镜筒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前群透镜组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形成有所述收容空间的主体部和固定连接于所述主体部且沿所述光轴的方向延伸的滑动导向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镜筒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可滑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安装座可沿所述滑动导向部相对所述中继透镜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底座和滑动连接座,所述支撑底座分别与所述前群透镜组和所述反射面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座与所述滑动导向部可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昇旸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