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86880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6: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及其控制方法涉及一种采样设备及控制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及其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平均风速和矢量法平均风向自动准确分离收集静风和分方位的降尘。本发明专利技术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表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一个开口和若干个盖中盖,防尘盖设置在第一升降器上,第一升降器设置在上云台上;还包括下云台,下云台上设置有集尘缸底座,集尘缸底座上设置有多个集尘缸筒座,集尘缸筒座的中心位置与防尘盖上的开口和盖中盖的中心位置垂直相对,集尘缸筒座内设置有集尘缸,集尘缸的数量至少为三个,集尘缸通过第二升降器进行升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空气降尘监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降尘”在环境行业标准中定义为“在空气环境条件下,靠重力自然沉降在集尘缸中的颗粒物”。降尘采样和测定方法的原理为:空气中可沉降的颗粒物,沉降在装有乙二醇水溶液做收集液的集尘缸内,经蒸发、干燥、称重后,计算降尘量。集尘缸为内径(15±0.5)cm、高30cm的圆柱形缸,材质为有机玻璃、玻璃或陶瓷,缸底平整,内壁光滑。按月(28d~31d)定期更换集尘缸,采样记录时间应精确到0.1d。集尘缸放置高度应距离地面8m~15m;如放置在屋顶上,集尘缸口离建筑物墙壁、屋顶等支撑物表面的距离应大于1m,避免支撑物上扬尘的影响。

2、开展降尘监测必须遵循以上原则,但是现有降尘采样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①采样高度偏高,不利于布置降尘采样设备;②无法识别降尘污染与风向的关系及贡献。为解决以上不足,技术人员针对降尘采样方法做了一些改进,具体情况如下:

3、公开号为cn10970901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可靠的降尘系统,包括降尘杆,降尘杆内嵌有滑轨,降尘杆上设置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控制器、降尘缸、l型支架、蓄电池、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本专利提高了升降的平滑度、稳定度以及长期可靠性,通过电动和手动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任何极端情况下的可靠升降。但是本专利仅实现了满足环境行业标准中集尘缸放置高度的升降功能。

4、公开号为cn21150485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包括防尘盖、第一云台、集尘缸底座和至少两个集尘缸。本专利能够根据实时风向和风速等气象条件自动分离收集降尘,实现自动分离收集静风和分方位的降尘。但是没有考虑防尘盖和非采样集尘缸的密封性,没有考虑防尘盖上降尘对采样集尘缸的影响,没有考虑实时风向和矢量法平均风向的差异,导致静风和分方位集尘缸采样不准确。

5、综上所述,现有的降尘采样器和采样方法无法准确识别降尘污染与风向的关系及贡献,无法为辖区降尘溯源及污染防治提供支撑,因此急需研发一种可准确识别降尘污染与风向的关系及贡献的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及其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平均风速和矢量法平均风向自动准确分离收集静风和分方位的降尘,为城市环境空气降尘量溯源提供监测设备保障。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一种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的表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一个开口和若干个盖中盖,防尘盖设置在第一升降器上,第一升降器设置在上云台上;

3、还包括下云台,下云台上设置有集尘缸底座,集尘缸底座上设置有多个集尘缸筒座,集尘缸筒座的中心位置与防尘盖上的开口和盖中盖的中心位置垂直相对,集尘缸筒座内设置有集尘缸,集尘缸的数量至少为三个,集尘缸通过第二升降器进行升降。

4、本专利技术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中所述开口的尺寸仅容许所述第二升降器带动的一个集尘缸完整地在开口处上下移动。

5、本专利技术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中所述开口的边缘形成上翻边结构。

6、本专利技术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中所述盖中盖为上凸结构,每个盖中盖对应能够遮蔽一个集尘缸,盖中盖的底面安装有密封垫。

7、本专利技术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中所述集尘缸包括一个位于静风位的静风缸和至少两个分方位集尘缸。

8、本专利技术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中所述第一升降器包括盖板连接件,盖板连接件与防尘盖固定连接,盖板连接件的下方与上支座固定连接,电机带动与防尘盖同轴设置的中轴杆转动,中轴杆与上支座通过螺纹连接。

9、本专利技术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中所述上支座下方设置有固定座和下支座,固定座和下支座之间设置有导杆座,下支座上安装有导杆,导杆向上依次穿过固定座和上支座。

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一种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包括以下步骤:

11、s10,系统初始化;

12、s20,检测上云台、下云台、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工作是否正常;

13、s30,若步骤s20中检测不正常,则进行手动调试,使上云台、下云台、第一升降器和第二升降器恢复正常;若步骤s20中检测正常,则进入自动流程,直到手动退出自动流程。

14、本专利技术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自动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5、s31,实时获取当前风向和风速,判断采样周期内是否为静风;

16、s32,若步骤s31中检测为静风,则第一升降器带动防尘盖升起,同时第二升降器带动集尘缸下降,上云台带动防尘盖上的开口切换至静风缸后防尘盖下降,同时第二升降器带动静风缸升起,对静风状态进行采样;若步骤s31中检测矢量法平均风向变化>1°,则将下云台定位至最新矢量法平均风向位置,同步判断风向的采样角度范围是否改变;

17、s33,若风向的采样角度范围没有改变,则返回步骤s31;若风向的采样角度范围有变化,则第一升降器带动防尘盖升起,同时第二升降器带动集尘缸下降,上云台带动防尘盖上的开口切换至新风向对应的分方位集尘缸后防尘盖下降,同时第二升降器带动对应的分方位集尘缸升起,进行采样。

18、本专利技术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的控制方法,其中当所述自动流程中,有位置出现故障时,自动流程结束。

19、本专利技术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及其控制方法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及其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平均风速和矢量法平均风向自动准确分离收集静风和分方位的降尘,为城市环境空气降尘量溯源提供监测设备保障。更进一步本实施例的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可长时间自动工作,无需人工干预,且可避免人工操作误差对降尘收集的干扰,保证收集结果的准确性。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及其控制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包括防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的表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一个开口和若干个盖中盖,防尘盖设置在第一升降器上,第一升降器设置在上云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尺寸仅容许所述第二升降器带动的一个集尘缸完整地在开口处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边缘形成上翻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中盖为上凸结构,每个盖中盖对应能够遮蔽一个集尘缸,盖中盖的底面安装有密封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缸包括一个位于静风位的静风缸和至少两个分方位集尘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器包括盖板连接件,盖板连接件与防尘盖固定连接,盖板连接件的下方与上支座固定连接,电机带动与防尘盖同轴设置的中轴杆转动,中轴杆与上支座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下方设置有固定座和下支座,固定座和下支座之间设置有导杆座,下支座上安装有导杆,导杆向上依次穿过固定座和上支座。

8.一种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自动流程中,有位置出现故障时,自动流程结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包括防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的表面沿周向均匀分布有一个开口和若干个盖中盖,防尘盖设置在第一升降器上,第一升降器设置在上云台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尺寸仅容许所述第二升降器带动的一个集尘缸完整地在开口处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边缘形成上翻边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中盖为上凸结构,每个盖中盖对应能够遮蔽一个集尘缸,盖中盖的底面安装有密封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多方位降尘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缸包括一个位于静风位的静风缸和至少两个分方位集尘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多方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虎李贝贝胡玮秦建平任碧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