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用电装置和电池单体组的压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5631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54
本申请公开了电池、用电装置和电池单体组的压力检测装置。其中,电池包括外壳、电池单体组和压力传感器。外壳开设有容纳腔。电池单体组设置于容纳腔。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外壳,且至少部分朝向电池单体组暴露,以用于接收并检测电池单体组往外壳方向所施加的压力;压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和感应组件,感应组件设置于传感器外壳的内部且固定于传感器外壳。传感器外壳嵌设于外壳。通过上述方式,能够降低压力传感器的量程,从而提高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特别是涉及电池、用电装置和电池单体组的压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电池单体应用于越来越多的领域,并在汽车动力领域逐渐替代传统的石化能源。电池单体可存储有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可控地转化为电能。在可循环利用的电池单体中,在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

2、一般,电池内设置有由电池单体组成的电池单体组,电池单体有发生膨胀的风险,可通过压力传感器测量电池单体组对外施加的压力来评估电池单体组的膨胀程度。现有的压力传感器普遍量程较大,导致对压力的测量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电池、用电装置和电池单体组的压力检测装置,能够降低压力传感器的量程,从而提高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电池包括外壳、电池单体组和压力传感器。外壳开设有容纳腔。电池单体组设置于容纳腔。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外壳,且至少部分朝向电池单体组暴露,以用于接收并检测电池单体组往外壳方向所施加的压力。压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和感应组件,感应组件设置于传感器外壳的内部且固定于传感器外壳。传感器外壳嵌设于外壳。

3、通过上述方式,检测电池单体组对外施加的压力,从而可以及时检测出电池单体发生膨胀,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规避风险,同时通过将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外壳,且压力传感器至少部分朝向电池单体组暴露,外壳会为压力传感器分担部分电池单体组向外壳方向施加的压力,电池单体组对外施加的压力一部分施加于压力传感器之上,从而可以允许降低压力传感器的量程,从而提高压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并缩减压力传感器的体积。此外,通过上述方式,便于进行压力传感器在外壳上的装配,外壳可对压力传感器进行限位,提高对压力传感器的固定效果。

4、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开设有容纳槽,每个压力传感器对应地设置于一容纳槽内,且传感器外壳的至少部分经容纳槽朝向电池单体组暴露。

5、通过上述方式,通过将压力传感器的至少部分设置为经容纳槽朝向电池单体组暴露,压力传感器能够感应到电池单体组所施加的压力并进行检测。

6、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具有从外壳朝向电池单体组的一侧连通容纳腔的暴露口,传感器外壳具有朝向电池单体组的感应端面,感应端面经暴露口朝向电池单体组暴露。

7、通过上述方式,可使得电池单体组的压力通过感应端面作用于压力传感器,有利于提高检测准确率。

8、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端面与暴露口边缘平齐。或,感应端面凸出于暴露口边缘外。

9、通过上述方式,可使得感应端面与外壳同步受到电池单体组的压力,减轻感应端面受到的压力载荷,降低压力传感器的过载风险。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应端面与暴露口边缘所在平面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或等于1mm。

11、通过上述方式,可允许在感应端面受到电池单体组的压力后能够运动至与暴露口边缘平齐,以减轻感应端面受到的压力载荷,降低压力传感器的过载风险。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的内轮廓与压力传感器的外轮廓相匹配。

13、通过上述方式,便于进行压力传感器在容纳槽内的装配,容纳槽侧壁可在径向上对压力传感器进行限位,提高对压力传感器在容纳槽内的固定效果。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包括连通暴露口的主槽,主槽位于暴露口远离电池单体组的一侧,且主槽和暴露口在连接处形成背离容纳腔的第一支撑台面。传感器外壳包括主壳体部和承压部,感应组件设置于主壳体部的内部且固定于主壳体部,主壳体部容置于主槽,且支撑于第一支撑台面。承压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暴露口,承压部具有感应端面。

15、通过上述方式,通过设置承压部,可减少压力传感器向电池单体组暴露区域的面积,有利于减少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降低量程。通过设置主壳体部容置于主槽且支撑于第一支撑台面,感应主体可以弥补外壳在安装压力传感器的位置的结构缺失和强度不足。

16、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槽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第一槽段位于第二槽段远离电池单体组的一侧,第一槽段的径向尺寸大于第二槽段的径向尺寸,进而在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的连接处形成背离电池单体组的第二支撑台面。主壳体部包括配合部和安装部,配合部连接于承压部与安装部之间。配合部处于第二槽段内,并支撑于第一支撑台面,安装部处于第一槽段内,并支撑于第二支撑台面。

17、通过上述方式,通过设置第二槽段和安装部,便于进行压力传感器装配固定,提高对压力传感器在容纳槽内的固定效果。

18、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体组包括至少两个电池单体,至少两个电池单体堆叠设置。外壳包括沿至少两个电池单体的堆叠方向设置于至少两个电池单体的至少一侧的端板,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端板。端板沿至少两个电池单体的堆叠方向与电池单体组相对设置。

19、通过上述方式,压力传感器可对电池单体组在至少两个电池单体的堆叠方向上对外界施加的压力进行检测,从而通过压力传感器可获取电池单体组在至少两个电池单体的堆叠方向上的膨胀状态。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电池单体包括单体顶部、单体侧部和单体底部。单体侧部连接于单体顶部和单体底部之间。单体侧部包括两个第一单体侧部和两个第二单体侧部,两个第一单体侧部相背设置,两个第二单体侧部相背设置,两个第二单体侧部连接于两个第一单体侧部之间,第二单体侧部的面积大于第一单体侧部的面积。至少两个电池单体以第二单体侧部彼此相对的方式堆叠设置,端板与堆叠于最外侧的电池单体的第二单体侧部相对设置。

21、通过上述方式,每个膨胀的电池单体在至少两个电池单体的堆叠方向上发生的膨胀产生叠加,从而进一步增加了电池单体组在至少两个电池单体的堆叠方向上的膨胀程度,可使得压力传感器布局更加合理,压力检测结果能够更准确反应电池单体组的膨胀程度,提高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有效性。

22、在一些实施例中,端板包括承压板体和支撑板体。承压板体沿至少两个电池单体的堆叠方向与电池单体组相对设置。承压板体开设有贯穿其两侧的容纳槽,支撑板体连接于承压板体背离电池单体组的一侧,以在承压板体背离电池单体组的一侧封堵容纳槽。压力传感器容纳于容纳槽内,且至少部分支撑于承压板体和支撑板体之间。

23、通过上述方式,可使得压力传感器被限位于承压板体和支撑板体之间,便于对压力传感器进行装配,提高压力传感器的位置稳定性。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承压板体的厚度范围为3mm至20mm。

25、通过上述方式,承压板体的厚度可与压力传感器的厚度相匹配,通过将承压板体的厚度范围设置为3mm至20mm,有利于实现压力传感器的小型化。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体和/或承压板体背离电池单体组的一侧设置有镂空孔。

27、通过上述方式,有利于减轻外壳重量,进而降低电池的重量。

28、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盖板和底板,端板连接于上盖板和底板之间。端板的一端设置有装配孔并通过装配孔与上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5.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6.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7.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8.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9.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20.一种电池单体组的压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翠翠张继君王少飞魏奕民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