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5631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54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端盖、电极组件和绝缘保护件,壳体具有开口,端盖盖合于开口,端盖上设置有泄压结构,电极组件设于壳体内,绝缘保护件设于端盖面向电极组件的一侧,绝缘保护件包括本体,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背离端盖的一侧相对于本体凸出设置,本体两端的支撑结构具有相互面向的第一侧壁,本体的至少一端的支撑结构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设置于第一侧壁,支撑结构至少在与第一侧壁相邻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口。电池单体跌落或振动时,电解液或气流可以被分流,降低了泄压结构被冲击打开而使电解液泄漏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2、电池能够储存电能,可广泛用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 电脑、电瓶车、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电动轮船、电动玩具汽车、电动玩具轮船、电 动玩具飞机和电动工具等。

3、电池跌落或振动时,由于较高的冲击力,电池存在电解液泄漏等损伤风险。如何提高电池的抗冲击能力,降低电池被冲击损伤的风险,是电池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以降低电解液对泄压结构的冲击作用,提高电池的抗冲击能力,降低电解液的泄漏风险。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端盖、电极组件和绝缘保护件,壳体具有开口,端盖盖合于开口,端盖上设置有泄压结构,电极组件设于壳体内,绝缘保护件设于所述端盖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所述绝缘保护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背离所述端盖的一侧相对于所述本体凸出设置,所述本体两端的两所述支撑结构具有相互面向的第一侧壁,所述支撑结构还具有朝向所述电极组件的底壁,同一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并连接,至少一端的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第一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口,设置有所述第一连通口的所述支撑结构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通口连通的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连通口至少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底壁上。

>3、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电池单体跌落或振动导致电解液或气流向端盖侧冲击时,电解液或气流可以从支撑结构的第一连通口流向第二流通口,电解液或气流被分流至绝缘保护件的侧部,并流向电极组件的侧部,减少了电解液或气体在泄压结构位置的堆积,降低了电解液或气流对泄压结构的冲击作用,从而降低了电池单体跌落或振动导致泄压结构开启,而使电解液泄漏的可能,提高了电池单体的抗冲击能力。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或,所述支撑结构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连通口。支撑结构上设置多个间隔的第一连通口和/或第二连通口,可以提高第一连通口和/或第二连通口的流通面积,有利于提高对电解液或气流的分流效果,从而降低电池单体跌落或振动时,电解液或气流对泄压结构冲击的作用。同时,相比一个较大且连续的第一连通口或第二连通口而言,间隔的第一连通口和/或第二连通口对支撑结构的强度影响较小,有利于维持支撑结构对电极组件的支撑限位作用,降低电极组件在壳体内窜动或晃动的可能。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所述支撑结构上所有所述第一连通口的数量不少于四个;和/或,所述支撑结构的第二侧壁上也设置有第二连通口,两所述支撑结构的处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所有所述第二连通口的数量不少于四个,所述第二侧壁为所述支撑结构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壁。本实施例支撑结构上设置多个间隔的第一连通口和/或第二连通口,可以对气流或电解液进行多个位置的分流,有利于提高对电解液或气流的分流效果,从而降低电池单体跌落或振动时,电解液或气流对泄压结构冲击的作用。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所述支撑结构上所有所述第一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泄压结构的泄压面积的1.2倍;和/或,两所述支撑结构上所有所述第二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泄压结构的泄压面积的1.2倍。本实施例对第一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和第二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的限定,有利于提高对电解液或气流的分流效果。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壁与所述电极组件抵接。其中,底壁与电极组件抵接,可以提高电极组件在壳体内的设置稳定性,底壁与电极组件的主体部之间抵接时,依然会存留部分空隙,第二连通口内流出的电解液或气体,可以经这些空隙流至电极组件的两侧。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壁上的所述第二连通口为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的直径为所述底壁的宽度尺寸l3的1/10至1/2倍。本实施例圆形孔的尺寸限定,可以降低第二连通口对底壁的强度影响,使得底壁可以维持对电极组件的限位支撑作用。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孔的直径为0.5毫米至3毫米。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两所述支撑结构的所有位于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二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大于等于所述泄压结构的泄压面积的0.5倍。本实施例底壁上的所有所述第二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限定,可以在具有较好分流效果的同时降低第二连通口对底壁的强度影响,使得底壁可以维持对电极组件的限位支撑作用。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二连通口通过所述支撑结构内部的空腔连通。通过将支撑结构设置为中空结构,可以降低绝缘保护件的重量,有利于电池单体的轻量化设计,并且中空结构也会降低支撑结构的硬度,有利于绝缘保护件的整体形变,降低了在某些情况下,本体形变过大而支撑结构难以形变,导致整体绝缘保护件发生不可预期形变的可能。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加强件。加强件可以提高支撑结构的强度,使得支撑结构设置较大空腔时,依然能够具有较好的支撑性能,提高了绝缘保护件对电极组件的限位支撑作用,降低了电极组件在壳体内窜动或晃动的可能。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件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二侧壁为所述支撑结构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壁。加强件连接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不易对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的连通造成干涉,且可以提高支撑结构的强度,使得支撑结构设置较大空腔时,依然能够具有较好的支撑性能,提高了绝缘保护件对电极组件的限位支撑作用,降低了电极组件在壳体内窜动或晃动的可能。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件将所述支撑结构分隔为多个空腔,所述第一侧壁对应多个所述空腔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的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对应多个所述空腔分别设置有第二连通口。通过对应每个空腔均设置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有利于提高对电解液或气流的分流效果。

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面向所述端盖的一侧镂空设置。支撑结构面向端盖的一侧镂空,降低绝缘保护件的重量,有利于电池单体的轻量化设计。

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的第二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端盖的端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为所述支撑结构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壁。第二侧壁上的第二连通口并未贯通至第二侧壁的顶端,可以使得支撑结构具有较好的支撑强度,降低第二连通口对第二侧壁强度的影响。

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端盖朝向所述电极组件的方向,所述第二侧壁的尺寸为l1,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端盖的端面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2,l2是l1的1/10至1/4倍。本实施例对所述第二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或,所述支撑结构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连通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结构上所有所述第一连通口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结构上所有所述第一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泄压结构的泄压面积的1.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与所述电极组件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上的所述第二连通口为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的直径为所述底壁的宽度尺寸L3的1/10至1/2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孔的直径为0.5毫米至3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结构的所有位于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二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大于等于所述泄压结构的泄压面积的0.5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二连通口通过所述支撑结构内部的空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加强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二侧壁为所述支撑结构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将所述支撑结构分隔为多个空腔,所述第一侧壁对应多个所述空腔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的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对应多个所述空腔分别设置有第二连通口。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面向所述端盖的一侧镂空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的第二侧壁也设置有所述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端盖的端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为所述支撑结构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端盖朝向所述电极组件的方向,所述第二侧壁的尺寸为L1,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端盖的端面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的最小距离为L2,L2是L1的1/10至1/4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端盖的端面与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所述第二连通口之间的最小距离L2为0.5毫米至2毫米。

17.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端盖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连通口间隔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支撑结构为一体结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支撑结构均为塑胶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保护件与所述泄压结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排气孔。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保护件还包括与所述泄压结构位置对应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位于所述本体背离所述端盖的一侧,并与所述电极组件抵接,所述排气孔包括贯穿所述本体和所述凸起结构的第一排气孔。

22.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1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

23.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或,所述支撑结构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连通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结构上所有所述第一连通口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结构上所有所述第一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泄压结构的泄压面积的1.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与所述电极组件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上的所述第二连通口为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的直径为所述底壁的宽度尺寸l3的1/10至1/2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孔的直径为0.5毫米至3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支撑结构的所有位于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二连通口的总流通面积大于等于所述泄压结构的泄压面积的0.5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二连通口通过所述支撑结构内部的空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在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加强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连接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所述第二侧壁为所述支撑结构的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将所述支撑结构分隔为多个空腔,所述第一侧壁对应多个所述空腔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侧壁相邻的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对应多个所述空腔分别设置有第二连通口。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璐璐杨道伟郑挺李全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