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塞及贯通高炉风口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4641 阅读:3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堵塞和贯通高炉风口的方法及装置。该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其可紧密嵌设于高炉风口小套中,为由脆性耐火材料制成的一中空构件,其上端开口,下端为封闭端。该堵塞及贯通高炉风口的方法为:将上述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紧密嵌设于高炉风口小套中,从而将高炉风口堵塞;以一喷射或弹射装置发射刚性物体击碎所述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封闭端,从而将高炉风口贯通。与该方法配套的贯通高炉风口的装置优选采用主要由煤枪改造形成的喷射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成本低廉,可产生良好的堵塞和贯通高炉风口效果,同时,其配套方法便于施行,成功率高,可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的顺利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和贯通高炉风口的方法及装置。
在高炉正常生产中所有进风口小套都是敞开的,但高炉炉况发生严重失常时,为 保证高炉一定的鼓风动能,需要临时堵塞部分风口小套或,当部分进风口小套破损漏水严 重时,为不使漏水风口小套前形成大量凝聚渣铁再次烧坏风口小套,往往也需要临时堵塞 该区域的进风口小套。传统的堵塞高炉进风口小套的方式主要是以人工方式用散状不定型 耐火料如水炮泥等堵塞风口,但由于堵料本身的缺陷和操作者技术水平的差异,经常发生 被堵塞的风口小套自动吹开,或需要捅开风口小套时捅不开,以及堵料不在风口小套前端 位置,导致风口小套烧坏或吹管烧穿事故,从而对高炉炉况和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专利公开号CN2934249公开日为2007年8月15日的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 堵塞高炉风口小套的耐火芯1,其为截头圆锥状,耐火芯的长度为70 IOOmm 耐火芯上底 面3和下底面2直径与进风口小套内径相等,下底面圆心留有一个捅管孔4。捅管孔孔径为 20 40mm ;捅管孔深度为截头圆锥耐火芯总长的1/3 1/2。该技术虽然克服了不定 型耐火材料堵风口易于被吹散的缺陷,但其仍需手工方式疏通,且贯通操作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堵塞高炉风口装置,其可牢固堵塞高炉风口,且 可轻易贯通,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种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其可紧密嵌设于高炉风口小套中,其特征在于,该装置 为由脆性耐火材料制成的一中空构件,其上端开口,下端为封闭端。具体而言,该装置为锥台型薄壳构件。该装置为花盆状构件。所述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外壁上套设耐高温套体。一种堵塞及贯通高炉风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1)将如上所述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紧密嵌设于高炉风口小套中,从而将高炉风 口堵塞;(2)以一喷射或弹射装置发射刚性物体击碎所述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封闭端,从 而将高炉风口贯通。进一步的,所述喷射或弹射装置采用具有直管状结构的高压气体喷射装置,且所 述管状结构中沿高压气体喷射方向依次设置两个气阀,该两个气阀之间的管壁上开设一可 供一球形刚性物体进出的侧阀,所述球形刚性物体直径 <所述管状结构的内径。所述步骤(2)具体为a)取一具有管状结构的高压气体喷射装置,并沿高压气体喷射方向在该高压气 体喷射装置内设置两个气阀,且该两个阀之间管壁上开设一可供一球形刚性物体进出的侧阀;b)关闭上述两个气阀,打开侧阀,将一球形刚性物体置入高压气体喷射装置中,再 关闭侧阀;c)将高压气体喷射装置的出口端指向高炉风口小套,并迅速打开上述两个气阀, 使球形刚性物体在高压气体的推动下由高压气体喷射装置出口端飞出,并击碎所述堵塞高 炉风口的装置的封闭端,使高炉风口贯通。步骤c中打开气阀的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打开远离高压气体喷射装置出口端的 气阀,而后迅速打开靠近高压气体喷射装置出口端的气阀。所述高压气体喷射装置采用煤枪。一种贯通高炉风口的装置,用于贯通采用如上所述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堵塞的高 炉封口,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一具有直管状结构的高压气体喷射装置,该高压气体喷射装 置上沿指向其出口端的方向依次设置至少两个气阀,该两个气阀之间的管壁上设置至少一 可供直径<高压气体喷射装置内径的球形刚性物体进出的侧阀,且高压气体喷射装置中通 有可推动球形刚性物体击碎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的高压气体。该贯通高炉风口的装置包括一煤枪,该煤枪上沿指向其出口端的方向依次设置两 个气阀,该两个气阀之间的煤枪枪壁上设置一可供一球形刚性物体进出的侧阀,且煤枪中 通有可推动球形刚性物体击碎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的高压气体。本专利技术采用陶土等材料制成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中空构件,特别是锥台型的薄 壳构件,并以之堵塞高炉风口小套,不仅克服了传统技术中以不定型散状材料堵塞高炉风 口易于被吹散的缺陷,且较之现有技术中的厚度大、捅管孔口径小的耐火芯,更易于贯通。 优选的,所述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外壁上可设有耐高温套体,防止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收 到外力冲击,使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受损,另外,藉此耐高温套体,还可达到令堵塞高炉风 口的装置与高炉风口小套之间实现完全密封。进一步的,考虑到现有技术中以手工方式贯通高炉风口时可能存在的危险,本发 明还提出了采用喷射或弹射装置发射刚性物体击打上述高炉风口小套的封堵装置至其封 闭端破碎,从而导通高炉风口的技术方案,藉此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无需靠近高炉风口,保障 了其人身安全,又且因上述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具有较大口径和较薄厚度,易于锚定,易于 击碎,从而使贯通操作易于实行,成功率高。上述喷射或弹射装置可采用以高压气体、弹簧、拉索等作为动力源的常规手动或 自动喷射或弹射装置,如类似火药枪械、气枪或弓弩等。但考虑到炼钢炼铁厂的特殊环境, 本专利技术优选采用对煤枪等高压气体喷射装置设备结构进行改进,使之形成一种贯通高炉风 口的装置,工作人员在需要疏通高炉风口时,仅需在煤枪中通以高压煤气等,并对煤枪上的 气阀和侧阀等进行简单操作,即可以煤枪喷射出的,具有较大动能的钢珠击碎上述堵塞高 炉风口的装置,其动力源廉价易得,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 生产,成本低廉,且可牢固堵塞高炉风口小套,并易于贯通,同时,用于贯通以该堵塞高炉风 口的装置堵塞的高炉风口的方法便于施行,成功率高,成本低,可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和生产的顺利运行,同时该方法的配套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生产维护。本专利技术可被广泛应用 于各类高炉或炼焦、炼油等企业中。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耐火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又一种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贯通高炉风口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进一步说明。如图2 4所示,一种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其可紧密嵌设于高炉风口小套6中, 该装置为由耐火陶土、脆性石材、粘土、石墨等材料制成的一花盆状构件5,其上端51开口, 下端52为封闭端。进一步的,上述花盆状构件5的外壁上还可套设一耐高温套体8,其可防止花盆状 构件5在安装的过程中由于收到外力冲击而受损,并可令花盆状构件5与高炉风口小套之 间实现完全密封。贯通由上述装置堵塞的高炉风口的方法为以一喷射或弹射装置发射刚性物体击 碎所述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封闭端,从而将高炉风口贯通。上述喷射或弹射装置可选用以高压气体、弹簧、拉索等作为动力源的常规喷射装 置或弹射装置,如类似火药枪械、气枪或弓弩的设备等,其发射的刚性物体可选用球形、块 状或其他不特定形状的硬物。优选的,本案专利技术人利用炼钢、炼铁厂内的常用设备发展了一种贯通高炉风口的 装置,其包括一煤枪7,该煤枪上沿指向其出口端的方向依次设置两个气阀71、72,该两个 气阀之间的煤枪枪壁上设置一可供一球形刚性物体球形刚性物体(如钢球、铁球、石球、铅 球或其他材质的硬质球体)74进出的侧阀73,且煤枪中通有可推动球形刚性物体击碎堵塞 高炉风口的装置的高压气体(流向A)。该球形刚性物体直径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其可紧密嵌设于高炉风口小套中,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由脆性耐火材料制成的一中空构件,其上端开口,下端为封闭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其可紧密嵌设于高炉风口小套中,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由脆性耐火材料制成的一中空构件,其上端开口,下端为封闭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锥台型薄壳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为花盆状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高炉风口 的装置外壁上套设耐高温套体。5.一种堵塞及贯通高炉风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1)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紧密嵌设于高炉风口小套中,从而将高 炉风口堵塞;(2)以一喷射或弹射装置发射刚性物体击碎所述堵塞高炉风口的装置封闭端,从而将 高炉风口贯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堵塞及贯通高炉风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或弹射装 置采用具有直管状结构的高压气体喷射装置,且所述管状结构中沿高压气体喷射方向依次 设置两个气阀,该两个气阀之间的管壁上开设一可供一球形刚性物体进出的侧阀,所述球 形刚性物体直径<所述管状结构的内径。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堵塞及贯通高炉风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a)取一具有管状结构的高压气体喷射装置,并沿高压气体喷射方向在该高压气体喷射 装置内设置两个气阀,且该两个阀之间管壁上开设一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智民高永生李增伟潘永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