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可调电容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可调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4144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电容器,包括:筒体、高压电极、低压电极、可调电极和多个屏蔽机构;高压电极、低压电极均为一部分设置于筒体内,高压电极、低压电极均为另一部分穿设于筒体且置于筒体外;高压电极置于筒体内的部分与低压电极置于筒体内的部分沿筒体的高度方向交替设置;各屏蔽机构均设置于筒体内,每个屏蔽电极均置于相邻的高压电极与低压电极之间;可调电极设置于筒体,用于调节高压电极与低压电极之间的距离,以调节电容量。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屏蔽机构能阻断高低压电极之间的泄漏电流流通路径,减小了高低压电极间的等效电阻,降低了电容器的介质损耗,可调电极对电容器的电容量进行平滑调整,减少了电容器的电容量与额定电容量之间的差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电容器


技术介绍

1、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

2、电容量和介质损耗是电容器的两个关键参数,其中,电容量取决于电容器高低压极板间的距离、有效正对面积和电介质特性。然而,电容器因加工工艺限制,使得实际电容量与额定电容量之间的差异较大。

3、介质损耗取决于电容器高低压电极间电介质特性,其决定电容分压器测量误差中的角差分量。然而,在一些高频及冲击信号测量场合,电容器的介质损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调电容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容器的电容量与额定电容量之间的差异大且介质损耗高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调电容器,该电容器包括:内部中空的筒体、高压电极、低压电极、可调电极和多个屏蔽机构;其中,高压电极的一部分设置于筒体内,高压电极的另一部分穿设于筒体且置于筒体外;低压电极的一部分设置于筒体内,低压电极的另一部分穿设于筒体且置于筒体外;高压电极置于筒体内的部分与低压电极置于筒体内的部分沿筒体的高度方向交替设置;各屏蔽机构均设置于筒体内,并且,每个屏蔽电极均置于相邻的高压电极与低压电极之间;可调电极设置于筒体,用于调节高压电极与低压电极之间的距离,以调节电容量。

3、进一步地,上述可调电容器中,高压电极包括:均为金属材质的两个第一导杆和多个第一板体;其中,每个第一板体均沿筒体的横向夹设于两个屏蔽机构之间,每个第一板体均开设有两个第一穿设孔;两个第一导杆均依次穿设于各第一板体和低压电极置于筒体内的部分,并且,两个第一导杆与各第一板体均相连接,以及,两个第一导杆的其中一端均穿设于筒体的顶壁且置于筒体的外部。

4、进一步地,上述可调电容器中,筒体的顶壁在对应于每个第一导杆处均开设有第一开孔,每个第一导杆均穿设于对应的第一开孔并通过第一绝缘件相连接。

5、进一步地,上述可调电容器中,低压电极包括:均为金属材质的两个第二导杆和多个第二板体;其中,每个第二板体均沿筒体的横向夹设于两个屏蔽机构之间,并且,各第二板体与各第一板体沿筒体的高度方向交替设置;两个第二导杆的位置与两个第一穿设孔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第一穿设孔的孔径大于第二导杆的外径;两个第二导杆均依次穿设于各第二板体和各第一穿设孔,并且,两个第二导杆与各第二板体均相连接,以及,两个第二导杆的其中一端均穿设于筒体的顶壁且置于筒体的外部;每个第二板体均开设有两个第二穿设孔,两个第二穿设孔的位置与两个第一导杆的位置相对应,并且,第二穿设孔的孔径大于第一导杆的外径,两个第一导杆均依次穿设于各第一板体和各第二穿设孔。

6、进一步地,上述可调电容器中,筒体的顶壁在对应于每个第二导杆处均开设有第二开孔,每个第二导杆均穿设于对应的第二开孔并通过第二绝缘件相连接。

7、进一步地,上述可调电容器中,每个第一板体与筒体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预设间隙;每个第二板体与筒体的内壁之间均具有预设间隙。

8、进一步地,上述可调电容器中,每个屏蔽机构均包括:屏蔽环和两个绝缘支撑件;其中,屏蔽环横设于筒体内;两个绝缘支撑件分别设置于屏蔽环在筒体高度方向上的两侧。

9、进一步地,上述可调电容器中,各第一板体与各第二板体中位于最上方的是第二板体,并且,位于最上方的第二板体的下方与屏蔽机构相接触;可调电极设置于位于最上方的第二板体的上方。

10、进一步地,上述可调电容器中,可调电极包括:第三导杆、第三板体和第三绝缘件;其中,第三导杆与第三板体均为金属材质,第三导杆位置可动地穿设于筒体的顶壁且第一端置于筒体内;第三板体与第三导杆的第一端垂直连接,并且,第三板体与位于最上方的第二板体相对设置;第三绝缘件设置于筒体的顶壁与第三导杆之间。

11、进一步地,上述可调电容器中,筒体的顶壁开设有螺纹孔;第三导杆的外壁设置有螺纹,第三导杆与螺纹孔相螺接;第三绝缘件设置于螺纹孔与第三导杆之间。

12、本专利技术中,高压电极和低压电极均为一部分置于筒体外,另一部分置于筒体内,高压电极置于筒体内的部分与低压电极置于筒体内的部分沿筒体的高度方向交替设置,在筒体内相邻的高压电极与低压电极之间均设置一个屏蔽机构,屏蔽机构能够有效地阻断高低压电极之间的泄漏电流流通路径,减小了高低压电极间的等效电阻,有效降低了电容器的介质损耗,能够适应于各种场合,并且,可调电极调节高压电极与低压电极之间的距离,能够对电容器的电容量进行平滑调整,减少了电容器的电容量与额定电容量之间的差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容器的电容量与额定电容量之间的差异大且介质损耗高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筒体(1)、高压电极(2)、低压电极(3)、可调电极(4)和多个屏蔽机构(5);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2)包括:均为金属材质的两个第一导杆(21)和多个第一板体(22);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顶壁在对应于每个所述第一导杆(21)处均开设有第一开孔(11),每个所述第一导杆(21)均穿设于对应的第一开孔(11)并通过第一绝缘件(6)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电极(3)包括:均为金属材质的两个第二导杆(31)和多个第二板体(32);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顶壁在对应于每个所述第二导杆(31)处均开设有第二开孔,每个所述第二导杆(31)均穿设于对应的第二开孔并通过第二绝缘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屏蔽机构(5)均包括:屏蔽环(51)和两个绝缘支撑件(52);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电极(4)包括:第三导杆(41)、第三板体(42)和第三绝缘件(43);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筒体(1)、高压电极(2)、低压电极(3)、可调电极(4)和多个屏蔽机构(5);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电极(2)包括:均为金属材质的两个第一导杆(21)和多个第一板体(22);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顶壁在对应于每个所述第一导杆(21)处均开设有第一开孔(11),每个所述第一导杆(21)均穿设于对应的第一开孔(11)并通过第一绝缘件(6)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电极(3)包括:均为金属材质的两个第二导杆(31)和多个第二板体(32);其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俭王健刘俊杰方田张军易姝慧周峰殷小东雷民李明陈卓王斌武刘彩霞吴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