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9169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系统,基于质量平衡法,对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中的物料进行分类;基于分类后的物料建立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核算模型;基于核算模型分别计算分类中不参与循环的物料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分类中参与循环的物料的第二碳排放量;基于第一碳排放量以及第二碳排放量核算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中的碳足迹。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能够为清晰划分产品系统边界,建立完整的全生命周期核算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计算指定产品的碳足迹分布,能够为构建和规划可再生循环的绿色供应链、产业链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生命周期产品碳足迹量化评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生命周期评估(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一种用于评估商品或服务相关的环境因素及其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的工具。按iso14040的定义,生命周期评估是对一个商品的某个过程或某个活动生命周期中物质与能量以及潜在环境影响的评价,全生命周期评估是指商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目前已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纳入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成为国际上进行环境管理重要工具。

2、产品碳足迹(product carbon footprint,pcf)是指衡量某个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总和,即从原材料开采、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分销、使用到最终处置/再生利用等多个阶段的各种温室气体排放的累加。产品碳足迹的计算结果为产品生命周期各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加权之和,用二氧化碳当量(co2e)表示,单位为kgco2e或者gco 2e。在计算产品碳足迹时可以选择基于“摇篮到大门”或“摇篮到坟墓”的方式进行量化,是指产品的碳核算到该产品走出工厂为止,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非终端消费的产品,如钢铁、水泥、玻璃、陶瓷、混凝土等。“摇篮到坟墓”则除考虑原材料生产和运输的排放外,还要考虑产品使用及废弃阶段的排放,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消费端的产品,如手机、电脑、汽车等。无论从“摇篮”到“大门”的全供应链排放,还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全价值链排放,核算边界都是从生产系统的自然资源开发,到生命终结(包括回收活动)的整个阶段。

3、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产品碳足迹核算是基于lca的评价方法,国际上已建立起多种碳足迹评估指南和要求,用于产品碳足迹认证,目前广泛使用的碳足迹评估标准有三种:

4、1)《pas2050:201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此标准是由英国标准协会(bsi)与碳信托公司(carbon trust)、英国食品和乡村事务部(defta)联合发布,是国际上最早的、具有具体计算方法的标准,也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该标准主要应用于对产品和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fullife-cycle)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置进行核算与评估,这里的全生命周期(fullife-cycle)指的是产品从原材料的收集到产品的加工生产、后期产品的市场分配和销售、消费者使用以及产品废弃后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2011年,pas2050的修订版出台,相较于2008年的首版,其更具有针对性并且适用范围更加广泛的组织机构。

5、2)《ghg protocol: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产品生命周期核算和报告标准》,此标准是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简称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简称wbcsd)发布的产品和供应链标准。该标准是根据生命周期评价标准(iso 14044)制定的,是用于评测产品的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报告,旨在帮助企业或组织针对产品设计、制造、销售、购买以及消费使用等等环节制定相应的碳减排策略。

6、3)《iso 14067: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评估要求和指南》,此标准以pas2050为种子文件,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编制发布。该标准提供了产品碳足迹核算最基本的框架要求和指导,被认为是更具普遍性的标准,其正式版本发布于2013年。

7、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

8、排放因子法是适用范围最广、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碳核算办法,适用于对企业碳排量进行核算。计算公式为:

9、温室气体(ghg)排放=活动数据(ad)×排放因子(ef)×全球变暖潜势(gwp)。

10、ad是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生产或消费活动的活动量,如每种化石燃料的消耗量、石灰石原料的消耗量、净购入的电量、净购入的蒸汽量等;ef是与活动水平数据对应的系数,包括单位热值含碳量或元素碳含量、氧化率等,表征单位生产或消费活动置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gwp是全球变暖潜势是某一给定物质在一定时间积分范围内与二氧化碳相比而得到的相对辐射影响值,用于评价各种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对能力的一个参数。产品碳足迹最终通过该特征值归一化后得到产品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置对气候影响的量化评估结果。

11、质量平衡法也称为物料平衡法。在碳质量平衡法下,碳排放由输入碳含量减去非二氧化碳的碳输出量得到。本方法是基于具体设施和工艺流程的碳质量平衡法计算排放置,可以反映碳排放发生地的实际排放置。不仅能够区分各类设施之间的差异,还可以分辨单个和部分设备之间的区别。计算公式为:

12、二氧化碳(co2)排放=(原料投入量×原料含碳量-产品产出量×产品含碳量-废物输出量×废物含碳量)×44/12

13、所有的温室气体通过上式转换成co2的排放当量,44/12是转换系数(即co2/c的相对原子质量)。

14、实测法基于排放源实测基础数据,汇总得到相关碳排放量。这里又包括两种实测方法,即现场测量和非现场测量。

15、现场测量一般是在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中搭载碳排放监测模块,通过连续监测浓度和流速直接测量其排放量;非现场测置是通过采集样品送到有关监测部门,利用专门的检测设备和技术进行定置分析。二者相比,由于非现场实测时采样气体会发生吸附反映、解离等问题,现场测量的准确性要明显高于非现场测量。

16、物料回收与再生循环核算模型:

17、国际标准iso 14044(gb/t 24044)规定要求对全生命周期循环物料在闭环产品系统中对碳排放总量的影响,例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的处置或回收过程所涉及的所有预处理工艺单元产生的碳排放。iso 14067附录d中提供了一种闭环分配程序,用于计算原材料获取和产品报废运营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但该方法确少产品系统模型与核算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说明,以及相关参数具体的定义的计算公式,因此该公式并不完整,仅从概念上给出了框架方法。欧盟的pef认证体系为报废流程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公式,但由于国内外废弃物报废和处置方式不同,该公式并不适用于我国电力设备产品碳足迹的研究。

18、因此,需要一种技术,以实现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碳足迹核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系统,以解决如何对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碳足迹进行核算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基于质量平衡法,对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中的物料进行分类;

4、基于分类后的物料建立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核算模型;...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质量平衡法,对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中的物料进行分类,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分类后的物料建立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核算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分类后的物料建立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核算模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核算模型分别计算分类中不参与循环的物料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分类中参与循环的物料的第二碳排放量,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核算模型分别计算分类中不参与循环的物料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分类中参与循环的物料的第二碳排放量,包括:

7.一种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碳足迹核算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所述初始单元,用于基于质量平衡法,对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中的物料进行分类,还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所述建立单元,用于基于分类后的物料建立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核算模型,还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所述建立单元,用于基于分类后的物料建立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核算模型,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所述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核算模型分别计算分类中不参与循环的物料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分类中参与循环的物料的第二碳排放量,还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所述基于核算模型分别计算分类中不参与循环的物料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分类中参与循环的物料的第二碳排放置,包括: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碳足迹核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质量平衡法,对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中的物料进行分类,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分类后的物料建立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核算模型,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分类后的物料建立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核算模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核算模型分别计算分类中不参与循环的物料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分类中参与循环的物料的第二碳排放量,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核算模型分别计算分类中不参与循环的物料的第一碳排放量,以及分类中参与循环的物料的第二碳排放量,包括:

7.一种闭环产品系统物料闭环循环过程的碳足迹核算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所述初始单元,用于基于质量平衡法,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颖苗博刘超迟永宁李淑珍袁秋洁赵大明赵钊李成钢董洪达曹慧李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