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3500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59
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基座、第一同步摆臂、第二同步摆臂和同步齿轮。同步齿轮的第一齿轮、中间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斜齿轮,第一齿轮、中间齿轮和第二齿轮并排且平行设置,中间齿轮位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并与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啮合。第一同步摆臂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第二同步摆臂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同步齿轮安装于固定基座内,并与固定基座转动连接,第一同步摆臂和第二同步摆臂分别位于固定基座在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第一同步摆臂与第二同步摆臂的转动方向相反,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本申请提供的转动机构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动机构的传动平稳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产品,尤其涉及一种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外观(id)形态有从直板机往折叠机发展的趋势。折叠机在打开状态下具有大面积屏幕,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视觉体验,在闭合状态下体积小,便于携带。现有技术中的折叠机,大多通过同步机构中的同步齿轮实现同步运动。然而,现有的同步齿轮大多为直齿结构,传动平稳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转动机构和可折叠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动机构的传动平稳性差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一种转动机构,包括固定基座、第一同步摆臂、第二同步摆臂和同步齿轮。所述同步齿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中间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为斜齿轮。所述第一齿轮、所述中间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并排且平行设置,所述中间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同步摆臂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同步摆臂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同步齿轮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内,并与所述固定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同步摆臂和所述第二同步摆臂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基座在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同步摆臂与所述第二同步摆臂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3、转动机构应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中,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显示屏。第一壳体与第一同步摆臂连接,第二壳体与第二同步摆臂连接。转动机构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并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动连接。转动机构的转动可带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转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还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用于容纳电子设备的处理器、电路板、摄像模组等电子元件以及结构元件。

4、转动机构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同步摆臂和第二同步摆臂相对折叠。也就是,第一同步摆臂和第二同步摆臂朝向相互靠近方向转动,以使第一同步摆臂和第二同步摆臂层叠设置。转动机构处于展平状态时,第一同步摆臂和第二同步摆臂相对固定基座展平,第一同步摆臂和第二同步摆臂之间的夹角接近180度。

5、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齿轮、中间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设置为斜齿轮,增加了中间齿轮与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的重合度,从而增加了同步齿轮传动的稳定性,提升转动机构转动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将第一齿轮、中间齿轮和第二齿轮设为斜齿轮,还能防止齿根发生断裂,提高转动机构的抗冲击能力与承载能力,提升转动机构的耐用性。同时,同步齿轮的重合度增加之后,在满足连续传动的条件下,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适当增大齿轮模数,减小齿轮的齿数,从而可以减小齿轮的直径,减小转动机构在折叠状态的厚度,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轻薄化。此外,通过将第一齿轮、中间齿轮和第二齿轮并排且平行设置,可以减小转动机构的厚度,从而可以进一步实现可折叠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6、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所述转动机构处于所述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同步摆臂相对所述第二同步摆臂展开,所述第一同步摆臂朝向靠近所述固定基座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同步摆臂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同步摆臂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同步摆臂相对所述第二同步摆臂折叠,并使所述转动机构处于所述折叠状态。

7、本实施例中,第一同步摆臂和第二同步摆臂通过同步齿轮实现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转动机构的同步转动,进而提升转动机构转动的便利性和可靠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8、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2,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2。

9、需要说明的是,重合度等于端面重合度与纵向重合度之和。本实施例中,通过将中间齿轮与第一齿轮的重合度设为大于1.2,且中间齿轮与第二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2,能够增加同步齿轮的传动稳定性,提升转动机构的转动稳定性。

10、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齿轮包括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均为斜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均设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且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及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11、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设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并且第一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四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实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同步转动,从而可以提升同步齿轮传动的稳定性,提升转动机构转动的稳定性。

12、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2。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的重合度设为大于1.2,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同步齿轮的传动稳定性,提升转动机构的转动稳定性。

13、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第一齿,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第二齿,所述第三齿轮包括第三齿,所述第四齿轮包括第四齿。所述第一齿、所述第二齿、所述第三齿和所述第四齿均为螺旋型,且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的螺旋方向相反。

14、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齿、第二齿、第三齿和第四齿设为螺旋型,可以提升中间齿轮与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的重合度,进而可以增加同步齿轮的传动稳定性,提升转动机构的转动稳定性,并且可以防止齿根发生断裂,提高转动机构的抗冲击能力与承载能力,提升转动机构的耐用性。

15、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所述第二齿、所述第三齿和所述第四齿的螺旋角均为15°~45°。

16、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齿、第二齿、第三齿和第四齿的螺旋角度均设为15°~45°,从而可以提升相邻两个齿轮之间的重合度,进而可以增加同步齿轮的传动稳定性,提升转动机构的转动稳定性。

17、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第一齿,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第二齿,所述第三齿轮包括第三齿,所述第四齿轮包括第四齿;所述第一齿、所述第二齿、所述第三齿和所述第四齿均为“v”字型。

18、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齿、第二齿、第三齿和第四齿均设为“v”字型,能够减小同步齿轮转动时的轴向力,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同步齿轮转动的稳定性,提升转动机构转动的稳定性。

19、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包括第一子齿和第二子齿,所述第一子齿和所述第二子齿均为斜齿,所述第一子齿与所述第二子齿沿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包括第三子齿和第四子齿,所述第三子齿和所述第四子齿均为斜齿,所述第三子齿与所述第四子齿沿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包括第五子齿和第六子齿,所述第五子齿和所述第六子齿均为斜齿,且所述第五子齿与所述第六子齿沿所述第三齿轮的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齿包括第七子齿和第八子齿,所述第七子齿和所述第八子齿均为斜齿,且所述第七子齿与所述第八子齿沿所述第四齿轮的轴向固定连接。

20、所述第一子齿与所述第五子齿啮合,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第一同步摆臂、第二同步摆臂和同步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所述转动机构处于所述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同步摆臂相对所述第二同步摆臂展开,所述第一同步摆臂朝向靠近所述固定基座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同步摆臂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同步摆臂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同步摆臂相对所述第二同步摆臂折叠,并使所述转动机构处于所述折叠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2,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齿轮包括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均为斜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均设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且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及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2。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第一齿,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第二齿,所述第三齿轮包括第三齿,所述第四齿轮包括第四齿;所述第一齿、所述第二齿、所述第三齿和所述第四齿均为螺旋型,且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的螺旋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所述第二齿、所述第三齿和所述第四齿的螺旋角均为15°~45°。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第一齿,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第二齿,所述第三齿轮包括第三齿,所述第四齿轮包括第四齿;所述第一齿、所述第二齿、所述第三齿和所述第四齿均为“V”字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包括第一子齿和第二子齿,所述第一子齿和所述第二子齿均为斜齿,所述第一子齿与所述第二子齿沿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包括第三子齿和第四子齿,所述第三子齿和所述第四子齿均为斜齿,所述第三子齿与所述第四子齿沿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包括第五子齿和第六子齿,所述第五子齿和所述第六子齿均为斜齿,且所述第五子齿与所述第六子齿沿所述第三齿轮的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齿包括第七子齿和第八子齿,所述第七子齿和所述第八子齿均为斜齿,且所述第七子齿与所述第八子齿沿所述第四齿轮的轴向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齿与所述第五子齿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五子齿与所述第七子齿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七子齿与所述第三子齿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子齿、所述第五子齿、第七子齿和所述第三子齿的螺旋角度均为15°~45°。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2,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2,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2。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包括阻尼弹簧、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阻尼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且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均与所述阻尼弹簧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基座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同步摆臂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同步摆臂滑动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设有第一转动槽和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和所述第二转动槽相对设置;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主摆臂和第二主摆臂,所述第一主摆臂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槽,并可以沿所述第一转动槽滑动并转动,且所述第一主摆臂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摆臂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槽,并可沿所述第二转动槽滑动并转动,且所述第二主摆臂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摆臂包括第一转动体和第一摆动体,所述第一转动体与所述第一摆动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体包括第一滑动部和两个第二滑动部,两个所述第二滑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部的相对两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第二滑轨包括滑轨底壁和凸块,所述凸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第一同步摆臂、第二同步摆臂和同步齿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折叠状态和展平状态,所述转动机构处于所述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同步摆臂相对所述第二同步摆臂展开,所述第一同步摆臂朝向靠近所述固定基座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同步摆臂朝向靠近所述第一同步摆臂方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同步摆臂相对所述第二同步摆臂折叠,并使所述转动机构处于所述折叠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2,所述中间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齿轮包括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均为斜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四齿轮均设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之间,且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及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2。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第一齿,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第二齿,所述第三齿轮包括第三齿,所述第四齿轮包括第四齿;所述第一齿、所述第二齿、所述第三齿和所述第四齿均为螺旋型,且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的螺旋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所述第二齿、所述第三齿和所述第四齿的螺旋角均为15°~45°。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包括第一齿,所述第二齿轮包括第二齿,所述第三齿轮包括第三齿,所述第四齿轮包括第四齿;所述第一齿、所述第二齿、所述第三齿和所述第四齿均为“v”字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包括第一子齿和第二子齿,所述第一子齿和所述第二子齿均为斜齿,所述第一子齿与所述第二子齿沿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包括第三子齿和第四子齿,所述第三子齿和所述第四子齿均为斜齿,所述第三子齿与所述第四子齿沿所述第二齿轮的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包括第五子齿和第六子齿,所述第五子齿和所述第六子齿均为斜齿,且所述第五子齿与所述第六子齿沿所述第三齿轮的轴向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齿包括第七子齿和第八子齿,所述第七子齿和所述第八子齿均为斜齿,且所述第七子齿与所述第八子齿沿所述第四齿轮的轴向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齿与所述第五子齿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五子齿与所述第七子齿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七子齿与所述第三子齿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子齿、所述第五子齿、第七子齿和所述第三子齿的螺旋角度均为15°~45°。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2,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2,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重合度大于1.2。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阻尼件,所述阻尼件包括阻尼弹簧、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所述阻尼件安装于所述固定基座,且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均与所述阻尼弹簧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转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基座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第一同步摆臂与所述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同步摆臂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豪董绍洪彭高峰苏帅黄健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