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增材制造,尤其涉及组合式多孔椎间融合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脊柱融合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治疗方法,脊柱融合术的原理是以发生病变的椎体为中心,通过将椎间融合器植入椎体间,使病变的上一椎体和下一椎体融合;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种脊柱疾病的治疗。
2、然而,由于常规操作难以获得足够的自体骨用以骨移植,导致了传统脊柱融合术的成功率受到了限制。因此,人工合成的生物材料成为自体骨的理想替代品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脊柱融合术中。人工合成的生物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塑性,不仅可以有效弥补自体骨的缺乏,而且能够规避在患者其他部位取自体骨所带来的额外损伤和风险。
3、传统的椎间融合器由于结构、材料等因素,使得部分患者术后产生并发症,且少数人存在个体差异,传统的椎间融合器的结构很难满足需求,急需一种结构可调、材料性能优异的椎间融合器解决上述问题。
4、3d打印可制备出有利于骨细胞生长和骨组织再生的多孔结构,提高融合器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同时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为医学上的个体差异化治疗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虽
...【技术保护点】
1.组合式多孔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微观孔的外层和具有宏观多孔结构的内层,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均采用氮化硅陶瓷,所述内层和外层的杨氏模量满足人体骨头杨氏模量的要求,所述内层的多孔结构为互联的极小曲面多孔结构,所述微观孔的孔径为5~50微米,所述宏观孔的孔径为0.2~5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多孔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微孔结构的孔隙率在10-50%,或/和所述内层的多孔结构的孔隙率在2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多孔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还具有微观孔。
4.如权利要求1~2任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式多孔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微观孔的外层和具有宏观多孔结构的内层,所述外层和所述内层均采用氮化硅陶瓷,所述内层和外层的杨氏模量满足人体骨头杨氏模量的要求,所述内层的多孔结构为互联的极小曲面多孔结构,所述微观孔的孔径为5~50微米,所述宏观孔的孔径为0.2~5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多孔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微孔结构的孔隙率在10-50%,或/和所述内层的多孔结构的孔隙率在20-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多孔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还具有微观孔。
4.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多孔椎间融合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多孔椎间融合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多孔椎间融合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