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加密通讯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2642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互联网加密通讯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移动互联网服务器将终端标识与预先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生成的由公钥和私钥组成的密钥对进行关联,并将所述密钥对中的公钥发送给对应的终端进行保存;所述终端利用所述非对称加密算法和所述密钥对中的公钥进行加解密,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器利用所述非对称加密算法和所述密钥对中的私钥进行加解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端的网络通讯过程进行加解密,提高了移动网络通讯的安全性,并且不增加硬件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互联网加密通讯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用户越来越多,移动互联网的安全性越来越要引起人们 重视了。在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里,其中很多是要注意安全保密的,比如军网手机、股票交易、 手机银行、手机支付等。目前,移动网络通讯的安全性可能还不够完善,信息传输不安全。例如券商的操 作,招商证券是直接拨打95565这样的服务号码,输入账户和密码进行交易的,有的手机银 行则采用电子口令和动态验证码的方式,其信息传输的过程还是明文的,账号和密码可能 会被截获,不够安全;又如有的手机采用了 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协议进行高 强度的数据加密传输,但又不是每部手机都能支持SSL协议的;有的使用了特定的加密设 备,例如中国移动的手机钱包就使用了使用RFID-SIM卡支持硬件DES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加密,但这又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移动互联网加密通讯的方法、系统及相关 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移动网络通讯中存在的安全性比较低或者加密硬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互联网加密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互联网服务器将终端标识与预先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生成的由公钥和私钥组成的密钥对进行关联,并将所述密钥对中的公钥发送给对应的终端进行保存;所述终端利用所述非对称加密算法和所述密钥对中的公钥进行加解密,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器利用所述非对称加密算法和所述密钥对中的私钥进行加解密。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移动互联网加密通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互联网服务器将终端标识与预先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生成的由公钥和私钥组成的密钥对进行关联,并将所述密钥对中的公钥发送给对应的终端进行保存;所述终端利用所述非对称加密算法和所述密钥对中的公钥进行加解密,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器利用所述非对称加密算法和所述密钥对中的私钥进行加解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方法之前还包括当终端要访问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器并发现所述终端本地没有加密所用的公钥时,将 所述终端的终端标识发送给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器,请求获取所述公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利用所述非对称加密算法和 所述密钥对中的公钥进行加解密,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器利用所述非对称加密算法和所述 密钥对中的私钥进行加解密的过程具体包括所述终端利用所述非对称加密算法和所述密钥对中的公钥对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加 密,并将加密后的数据连同终端标识一起发送给移动互联网服务器;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 器在收到所述终端发来的数据和终端标识时,根据所述终端标识找到对应的密钥对,利用 所述非对称加密算法和所述密钥对中的私钥对所述终端发送过来的数据进行解密;或者,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器利用所述非对称加密算法和所述密钥对中的私钥对需要发送 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数据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终端利用所述非对称加密算法 和所述密钥对中的公钥对所述移动互联网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数据进行解密。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标识为,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5.一种移动互联网加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