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2566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包括主体架、升降机构、悬吊臂、横向拓展机构、依托机构和通讯机构,主体架包括底盘、设置在底盘上方的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包括支撑件和升降件,支撑件固定在底盘上,升降件在升降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支撑件上下滑动;悬吊臂包括左侧悬吊臂和右侧悬吊臂;横向拓展机构包括双向丝杠和设置在双向丝杠的两螺纹座,通过双向丝杠和两螺纹座来驱动左侧悬吊臂和右侧悬吊臂做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依托机构包括扶手和背部靠板,扶手和背部靠板均与悬吊臂连接;通讯机构设置在主体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双侧悬吊臂在纵向上的升降和横向上的拓展,适应不同体型使用者,便于使用者从外部进入和装卸外骨骼康复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肢康复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1、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为下肢不便者提供康复和行走的功能,在运动过程中,使用者自身质量与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质量较大,且重心上下移动产生冲击,会给使用者造成较大负担,使用辅助移动设备,可以起到减重和减震的效果,使使用者负担和损伤减轻,对行走步态、使用者心率、肌肉负担或痉挛现象都有改善。除此以外,使用者在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时无法单独进行康复或运动,仍然需要医护人员或者其他服务者进行看护,以防使用者因为身体原因摔倒或者其他紧急情况,这需要医护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看护。面对这种情况,一种具有辅助移动的医疗设备对于病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外骨骼辅助移动设备,是一种能很好代替康复治疗师工作的设备。

2、对于外骨骼辅助移动设备的结构,通过对现有专利的检索可知,申请号为:202022604048.7的中国专利,名称:一种无源跟随吊架,该专利方案包括:底盘、设置在底盘上的立柱以及设置在立柱上的用于连接外骨骼机器人的环形力臂。该机构力臂末端设置有连接外骨骼机器人的连接件,连接件与左力臂和右力臂之间都设置有纵向滑动调节部用来保证使用者髋部纵向上的活动空间。但此机构无法调节横向上力臂的距离,固定的力臂距离会导致使用者从外部设备进入辅助移动设备中受到约束,且使用者体型不一,没有横向调节,会使使用者步态较为奇怪,且不是正常的行走步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可以实现双侧悬吊臂在纵向上的升降和横向上的拓展,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便于使用者从外部进入和装卸外骨骼康复设备。

2、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包括主体架、升降机构、悬吊臂、横向拓展机构、依托机构和通讯机构,

3、所述主体架包括底盘、设置在底盘上方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件和升降件,支撑件固定在底盘上,所述升降件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支撑件上下滑动;

4、悬吊臂包括左侧悬吊臂和右侧悬吊臂;

5、所述横向拓展机构包括双向丝杠和设置在双向丝杠的两螺纹座,通过双向丝杠和两螺纹座来驱动左侧悬吊臂和右侧悬吊臂做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

6、所述依托机构包括扶手和背部靠板,扶手和背部靠板均与悬吊臂连接。

7、所述通讯机构设置在主体架上。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的侧壁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升降件套设在支撑件上且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升降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和与电机驱动连接的升降液压杆,升降液压杆的端部与升降件连接。电机推动升级液压杆向上运动,升降液压杆顶端带动升降件向上运动,通过升降机构可以便于根据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调节,提高舒适性。

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件上设置有下导轨固定板,在下导轨固定板上方设置有上导轨固定板,下导轨固定板和上导轨固定板之间通过上下接板连接,双向丝杠设置在上下接板上,上导轨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下导轨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二直线导轨,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二直线导轨之间设置有两第二滑块,两第二滑块分别与两螺纹座连接,且左侧悬吊臂和右侧悬吊臂分别与两第二滑块连接。

11、优选地,所述主体架底盘为u型钢管。钢管末端设置有方形端盖进行密封,在碰撞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底盘下方设有医用万向轮组,四个医用万向轮放置在底盘四角处,医用万向轮上设置限位机构,万向轮组可使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全方向移动,并在停下时可以保持固定不动。

12、支撑件和升降件也均为管状结构,定义为支撑方管和升降方管,所述支撑方管底部通过两个角支撑架与底部法兰固定连接,底部法兰上侧有若干螺纹孔,通过螺纹固定件,底部法兰与底盘固连。支撑方管的侧壁设置滑轨,所述滑轨上布置若干螺纹孔,支撑方管对应位置有小孔,通过螺纹固定件将滑轨与支撑方管固连,每条滑轨布置两个滑块,滑块上布置若干螺纹孔,升降方管上对应位置有小孔,通过螺纹固定件将滑块与升降方管固连。

13、所述升降方管左右两侧各布置一个固连的支撑管,支撑管上端布置若干螺纹孔,通过螺纹固定件与下导轨固定板固连。下导轨固定板通过螺纹固定件与两个上下接板的下端相连固连。两个上下接板的上端通过螺纹固定件与上导轨固定板固连。上导轨固定板在下端面布置若干螺纹孔,两个直线导轨通过螺纹固定件与上导轨固定板相连。下导轨固定板在上端面布置若干螺纹孔,两个直线导轨通过螺纹固定件与下导轨固定板相连。每个导轨通过螺纹固定件分别在两端布置限位块。

14、所述通讯机构包括显示屏、电源、can通讯仪器及控制器,显示器布置在升降方管上端,可移动。电源、can通讯仪及控制器布置在上导轨安装板上,集成一体化后与上导轨安装板通过螺纹固定件固定连接。

15、悬吊臂为l型方管,左侧悬吊臂和右侧悬吊臂对称布置。

16、所述升降方管上端布置牛角管,通过焊接进行固连,牛角管末端布置橡胶套,用于医护人员推动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

17、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拓展机构还包括调节手轮,调节手轮与双向丝杠连接。顺时针转动调节手轮,两个螺纹座反向运动,通过滑块带动左侧悬吊臂和右侧悬吊臂,使两个悬吊臂直接的距离变大,逆时针转动调节手轮,两个螺纹座相向运动,通过滑块带动左侧悬吊臂和右侧悬吊臂,使两个悬吊臂直接的距离变小,横向宽度调节方便不同体型的使用者进行外骨骼辅助设备的穿卸。

18、进一步地,所述扶手的一端与悬吊臂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握把。优选地,握把为橡胶握把,可以增大使用者与扶手之间的摩擦力。

19、优选地,所述扶手为钢管扶手,钢管扶手为l型圆孔钢管,左右侧各布置一个,与悬吊臂前侧固连,且钢管置于悬吊臂方管里。

20、进一步地,所述背部靠板上设置有松紧带,可以调节靠背板包络腰部和胸部的松紧度。

21、进一步地,所述依托机构还包括靠背滑杆,靠背滑杆的两端滑动设置在左侧悬吊臂和右侧悬吊臂上,背部靠板固定在靠背滑杆上。

22、进一步地,所述依托机构还包括托板,托板设置在扶手上,用于承托使用者的手臂。托板的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握紧把手,分担重量。

23、进一步地,所述依托机构还包括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总体外壳、减震轴、第三滑块和减震弹簧,减震总体外壳与悬吊臂固定连接,减震轴固定在减震总体外壳内,第三滑块和减震弹簧均套设在减震轴上,且第三滑块位于减震弹簧上方。人体和外骨骼在行走过程中,重心上下移动,减震机构可以减缓人体受到的冲击力。

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5、(1)本专利技术装置利用升降机构和横向拓展机构,能够分别实现双侧悬吊臂在纵向上的升降和横向上的拓展,适应不同体型的使用者,便于使用者从外部进入和装卸外骨骼康复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架、升降机构、悬吊臂、横向拓展机构、依托机构和通讯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侧壁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升降件套设在支撑件上且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升降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和与电机驱动连接的升降液压杆,升降液压杆的端部与升降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上设置有下导轨固定板,在下导轨固定板上方设置有上导轨固定板,下导轨固定板和上导轨固定板之间通过上下接板连接,双向丝杠设置在上下接板上,上导轨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下导轨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二直线导轨,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二直线导轨之间设置有两第二滑块,两第二滑块分别与两螺纹座连接,且左侧悬吊臂和右侧悬吊臂分别与两第二滑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拓展机构还包括调节手轮,调节手轮与双向丝杠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的一端与悬吊臂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握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靠板上设置有松紧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托机构还包括靠背滑杆,靠背滑杆的两端滑动设置在左侧悬吊臂和右侧悬吊臂上,背部靠板固定在靠背滑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托机构还包括托板,托板设置在扶手上,用于承托使用者的手臂。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托机构还包括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总体外壳、减震轴、第三滑块和减震弹簧,减震总体外壳与悬吊臂固定连接,减震轴固定在减震总体外壳内,第三滑块和减震弹簧均套设在减震轴上,且第三滑块位于减震弹簧上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架、升降机构、悬吊臂、横向拓展机构、依托机构和通讯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侧壁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升降件套设在支撑件上且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升降件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机和与电机驱动连接的升降液压杆,升降液压杆的端部与升降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的辅助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上设置有下导轨固定板,在下导轨固定板上方设置有上导轨固定板,下导轨固定板和上导轨固定板之间通过上下接板连接,双向丝杠设置在上下接板上,上导轨固定板上设置有第一直线导轨,下导轨固定板上固定有第二直线导轨,第一直线导轨和第二直线导轨之间设置有两第二滑块,两第二滑块分别与两螺纹座连接,且左侧悬吊臂和右侧悬吊臂分别与两第二滑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外骨骼康复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航吕晨李亚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九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