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着藻类强化型人工湿地装置及其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2103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1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附着藻类强化型人工湿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桶体,所述桶体内设有由填料堆填而成的基质层,所述基质层的表面倾注有渗透至其内部的藻菌液;所述桶体的侧壁在所述基质层上方的位置设有带阀门的进水口,所述桶体的侧壁底部设有带阀门的出水口;所述基质层自上而下包括第一基质层、第二基质层和第三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和第三基质层所用的填料粒径大于所述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种植有湿地植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藻菌共生系统和人工湿地成功耦合,充分发挥两者协同作用,大大提升污水净化能力,运行稳定性好,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污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附着藻类强化型人工湿地装置。


技术介绍

1、人工生态湿地一般指人为建造的适宜于水生或湿生植物生长的生态系统,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净化水质,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水体的处理与修复。人工湿地是具备物理、化学和生物协同作用的高效低耗绿色污水处理技术,在得到再生水的同时还可作为生态蓄水单元,提升景观和休闲娱乐功能,成为污水资源化和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途径,对于生态保护和绿色环保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2、传统的人工湿地一般由基质填料、微生物和植物构成,在实际应用过中存在不少缺陷:一方面,由于微生物的繁殖消耗营养物质,长期运行容易缺少营养物质,污水处理效率和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功能性菌种相对较少,处理不同种类(生活污水、养殖尾水、工业污水等)的污水效果相差较大,缺乏普适性;再一方面,在进行污水处理时,人工湿地内的微生物也会不断繁殖,植物在新陈代谢中会产生腐败物质,如果不及时处理,会产生淤造成基质堵塞,运行稳定性不佳,可循环性低。

3、近年来,一直有人在设计和改良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着藻类强化型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桶体(3),所述桶体(3)内设有由填料堆填而成的基质层(5),所述基质层(5)的表面倾注有渗透至其内部的藻菌液(4);所述桶体(3)的侧壁在所述基质层(5)上方的位置设有带阀门的进水口(1),所述桶体(3)的侧壁底部设有带阀门的出水口(6);所述基质层(5)自上而下包括第一基质层、第二基质层和第三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和第三基质层所用的填料粒径大于所述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种植有湿地植物(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藻类强化型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质层和第二基质层的厚度相同,并大于所述第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着藻类强化型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开口的桶体(3),所述桶体(3)内设有由填料堆填而成的基质层(5),所述基质层(5)的表面倾注有渗透至其内部的藻菌液(4);所述桶体(3)的侧壁在所述基质层(5)上方的位置设有带阀门的进水口(1),所述桶体(3)的侧壁底部设有带阀门的出水口(6);所述基质层(5)自上而下包括第一基质层、第二基质层和第三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和第三基质层所用的填料粒径大于所述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种植有湿地植物(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藻类强化型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质层和第二基质层的厚度相同,并大于所述第三基质层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着藻类强化型人工湿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藻液(4)中包含藻类和菌类,所述藻类为一种或多种微藻,所述菌类为细菌、真菌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着藻类强化型人工湿地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淼刘雁秋高雪晴王宇凡庭媛媛鲁仙张饮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