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阵面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106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线阵面吊装装置,其吊具(11)通过螺栓与天线阵面(10)连接,位于左端前吊点的第一卸扣(9)依次通过第一吊索(7)、第一手拉葫芦(6)、第二吊索(2)挂到吊车吊勾(1)上,左端后吊点的第二卸扣(18)依次通过第七吊索(16)、第二手拉葫芦(4)、第三吊索(14)挂到吊勾(1)上,右端前吊点的第三卸扣(19)依次通过第四吊索(8)、第三手拉葫芦(5)、第五吊索(3)挂到吊车的吊勾(1)上,右端后吊点的第四卸扣(20)通过第六吊索(22)挂到吊车的吊勾(1)上;连接在吊具(11)的下沿的配重吊篮(12)内放配重块(13);在阵面(10)的下端左右两侧设有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阵面吊装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吊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固定载体天线阵面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无固定载体的相控阵天线阵面而言,安装到指定地点的载体时,天线阵面的 安装姿态要适应载体上的天线阵面基座的姿态。因此,在吊装时,天线阵面的三个姿态(俯 仰角、横向水平角、方位角)必须都可调整才能保证同一个阵面在安装在不同姿态的载体 上的天线阵面基座内。以往的天线吊装主要涉及载体上的天线基座为水平,通过手拉葫芦 调整角度。当大角度俯仰角下的天线安装时,采用上述方式,吊索与天线的夹角越小.吊索 内力就越大.而且它的分力会对天线产生相当大的压力,引起天线的变形,对天线造成伤 害。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天线阵面吊装装置, 满足无固定载体天线阵面适应载体上的天线阵面基座的姿态要求。技术方案一种天线阵面吊装装置,包括吊勾、第一吊索、第二吊索、第三吊索、第四吊索、第 五吊索、第六吊索、第七吊索、第一手拉葫芦、第二手拉葫芦、第三手拉葫芦、第一卸扣、第二 卸扣、第三卸扣、第四卸扣、第一拉绳、第二拉绳、天线阵面、吊具、吊篮、配重块;吊具通过第 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第四螺栓与天线阵面连接,吊具的顶部设有四个吊点,每个吊 点都安装有卸扣,即第一卸扣、第二卸扣、第三卸扣、第四卸扣,左端前吊点的第一卸扣依次 通过第一吊索、第一手拉葫芦、第二吊索挂到吊车的吊勾上,左端后吊点的第二卸扣依次通 过第七吊索、第二手拉葫芦、第三吊索挂到吊车的吊勾上,右端前吊点的第三卸扣依次通过 第四吊索、第三手拉葫芦、第五吊索挂到吊车的吊勾上,右端后吊点的第四卸扣通过第六吊 索挂到吊车的吊勾上;在吊具的下沿连接一个配重吊篮,吊篮内放配重块;在阵面的下端 左右两侧设有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所述的第一卸扣、第二卸扣、第三卸扣、第四卸扣的型号为M-DWlOJB 8112-1999。所述的第一吊索、第二吊索、第三吊索、第四吊索、第五吊索、第六吊索、第七吊索 的直径为16mm,第一手拉葫芦、第二手拉葫芦、第三手拉葫芦重量为5吨,吊车的重量为25 吨。所述的配重块的重量为800kg,配重距离阵面重心为2. 5m。有益效果本技术是为无固定载体的相控阵天线阵面安装姿态要适应载体上的天线阵 面基座的大角度俯仰角安装姿态而设计的。采用本技术后,大角度俯仰角下的天线安 装时,在吊装状态下,天线阵面的三个姿态(俯仰角、横向水平角、方位角)均可调整,而且,吊索内力的分力不会对天线阵面产生压力,不会引起天线的变形,保证了天线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吊具11通过高强度的第一螺栓17、第二螺栓25、第三螺栓26、 第四螺栓27与天线阵面10连接,吊具的顶部设有四个吊点,每个吊点都安装有卸扣,即第 一卸扣9、第二卸扣18、第三卸扣19、第四卸扣20 (型号=M-DfflOJB 8112-1999),左端前吊 点的第一卸扣9依次通过第一吊索7 (直径16mm)、第一手拉葫芦6 (5吨)、第二吊索2 (直 径16mm)挂到吊车(25吨吊车)的吊勾1上,如图2。左端后吊点的第二卸扣18依次通过 吊索16(直径16mm)、第二手拉葫芦4(5吨)、第三吊索14(直径16mm)挂到吊车的吊勾1 上,如图2。右端前吊点的第三卸扣19依次通过第四吊索8 (直径16mm)、第三手拉葫芦5 (5 吨)、第五吊索3 (直径16mm)挂到吊车的吊勾1上,如图1。右端后吊点的第四卸扣20通 过第六吊索22(直径16mm)挂到吊车的吊勾1上,如图3。在吊具11的下沿连接一个配重 吊篮12,吊篮内放配重块13 (重量800kg,配重距离阵面重心2. 5m)。在阵面10的下端左右 两侧设有第一拉绳23和第二拉绳24,如图1。通过第三手拉葫芦5、第一手拉葫芦6调节吊 索长短实现天线阵面10俯仰角的调整。通过手第二拉葫芦4、第一手拉葫芦6调节吊索长 短实现天线阵面10水平角的调整,通过第一拉绳23、第二拉绳24实现天线阵面10方位角 的调整。天线阵面10的俯仰角与安装载体的俯仰(70° )等角度时,天线阵面才能装入安 装载体的开口内。天线阵面10的水平角与安装载体15的水平角等角度时,天线阵面10的 安装孔与安装载体的安装孔对准。天线阵面10与安装载体的方位角夹角为0°时,才能保 证天线阵面10的安装面与安装载体的安装面平行,保证天线阵面10四边的安装孔与安装 载体四边的安装孔同时对准。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它们并不是用来限定本技术, 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技术之精神和范围内,自当可作各种变化或润饰,因此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的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阵面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勾(1)、第一吊索(7)、第二吊索(2)、第三吊索(14)、第四吊索(8)、第五吊索(3)、第六吊索(22)、第七吊索(16)、第一手拉葫芦(6)、第二手拉葫芦(4)、第三手拉葫芦(5)、第一卸扣(9)、第二卸扣(18)、第三卸扣(19)、第四卸扣(20)、第一拉绳(23)、第二拉绳(24)、天线阵面(10)、吊具(11)、吊篮(12)、配重块(13);吊具(11)通过第一螺栓(17)、第二螺栓(25)、第三螺栓(26)、第四螺栓(27)与天线阵面(10)连接,吊具的顶部设有四个吊点,每个吊点都安装有卸扣,即第一卸扣(9)、第二卸扣(18)、第三卸扣(19)、第四卸扣(20),左端前吊点的第一卸扣(9)依次通过第一吊索(7)、第一手拉葫芦(6)、第二吊索(2)挂到吊车的吊勾(1)上,左端后吊点的第二卸扣(18)依次通过第七吊索(16)、第二手拉葫芦(4)、第三吊索(14)挂到吊车的吊勾(1)上,右端前吊点的第三卸扣(19)依次通过第四吊索(8)、第三手拉葫芦(5)、第五吊索(3)挂到吊车的吊勾(1)上,右端后吊点的第四卸扣(20)通过第六吊索(22)挂到吊车的吊勾(1)上;在吊具(11)的下沿连接一个配重吊篮(12),吊篮内放配重块(13);在阵面(10)的下端左右两侧设有第一拉绳(23)和第二拉绳(24)。...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天线阵面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勾(1)、第一吊索(7)、第二吊索(2)、第三吊索(14)、第四吊索(8)、第五吊索(3)、第六吊索(22)、第七吊索(16)、第一手拉葫芦(6)、第二手拉葫芦(4)、第三手拉葫芦(5)、第一卸扣(9)、第二卸扣(18)、第三卸扣(19)、第四卸扣(20)、第一拉绳(23)、第二拉绳(24)、天线阵面(10)、吊具(11)、吊篮(12)、配重块(13);吊具(11)通过第一螺栓(17)、第二螺栓(25)、第三螺栓(26)、第四螺栓(27)与天线阵面(10)连接,吊具的顶部设有四个吊点,每个吊点都安装有卸扣,即第一卸扣(9)、第二卸扣(18)、第三卸扣(19)、第四卸扣(20),左端前吊点的第一卸扣(9)依次通过第一吊索(7)、第一手拉葫芦(6)、第二吊索(2)挂到吊车的吊勾(1)上,左端后吊点的第二卸扣(18)依次通过第七吊索(16)、第二手拉葫芦(4)、第三吊索(14)挂到吊车的吊勾(1)上,右端前吊点的第三卸扣(19)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