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85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框架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内圈分别固定连接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且从动轴转动套接于主动轴表面,本技术中,设置框架、主动轴、从动轴、横杆、侧板、连杆、U型架、桨叶和卡合结构,通过卡合结构可以使得连杆固定在两个侧板之间,当该旋翼机构不使用时,可以向下转动连杆,并且通过卡合结构再次对连杆固定,由此一来使得桨叶可以向下转动,实现桨叶的折叠收纳,避免该无人机在不使用时,旋翼机构的桨叶占用较大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尤其涉及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


技术介绍

1、共轴双旋翼无人机可以为多种科学任务载荷提供中低空、大范围和高机动能力的升空科学实验平台。具备纯手动、自动飞行控制模式,在保障飞行安全和科学任务圆满完成的前提下有效减小操控人员的操作复杂度。同时可以针对多种科学飞行任务需求。

2、通常共轴无人机为了保证升力,会将旋翼机构的桨叶设计的比较长,但是这样也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无人机在不使用时,其桨叶横向占用的空间比较大,并且桨叶的连接结构比较复杂,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框架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内圈分别固定连接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且从动轴转动套接于主动轴表面,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顶端侧壁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杆,每个所述横杆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侧板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架,所述u型架内部固定连接有桨叶,所述横杆靠近连杆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杆的卡合结构。

3、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轴顶端的多个横杆与从动轴顶端的多个横杆呈交叉设置。

4、进一步的,所述桨叶与u型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得桨叶与u型架之间可以实现拆分,便于更换桨叶。

5、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内侧壁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伞齿轮,所述主动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所述从动轴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均与第三伞齿轮啮合。在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传动下,主动轴可以带动从动轴反向转动。

6、进一步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开设于横杆端头上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连杆靠近横杆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插接卡杆的第一卡槽。通过卡合结构的卡杆卡入第一卡槽,可以使得连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

7、进一步的,所述连杆靠近横杆一端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通过卡合结构的卡杆卡入第二卡槽内部,可以使得连杆在垂直方向上固定。

8、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槽两侧均开设有条形口,所述卡杆靠近两个条形口处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横杆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杆远离卡杆一端穿过条形口与滑套内壁固定连接。通过移动滑套,可以带动卡杆与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脱离,从而便于转动连杆。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0、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框架、主动轴、从动轴、横杆、侧板、连杆、u型架、桨叶和卡合结构,通过卡合结构可以使得连杆固定在两个侧板之间,当该旋翼机构不使用时,可以向下转动连杆,并且通过卡合结构再次对连杆固定,由此一来使得桨叶可以向下转动,实现桨叶的折叠收纳,避免该无人机在不使用时,旋翼机构的桨叶占用较大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所述框架(1)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3),所述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3)内圈分别固定连接有主动轴(4)和从动轴(5),所述从动轴(5)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且从动轴(5)转动套接于主动轴(4)表面,所述主动轴(4)和从动轴(5)顶端侧壁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杆(10),每个所述横杆(10)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11),两个所述侧板(11)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远离侧板(11)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架(13),所述U型架(13)内部固定连接有桨叶(14),所述横杆(10)靠近连杆(12)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杆(12)的卡合结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4)顶端的多个横杆(10)与从动轴(5)顶端的多个横杆(10)呈交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14)与U型架(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侧壁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8),且转轴(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伞齿轮(9),所述主动轴(4)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6),所述从动轴(5)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7),所述第一伞齿轮(6)和第二伞齿轮(7)均与第三伞齿轮(9)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15)包括开设于横杆(10)端头上的活动槽(151),所述活动槽(15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52),所述弹簧(15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杆(153),所述连杆(12)靠近横杆(10)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插接卡杆(153)的第一卡槽(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2)靠近横杆(10)一端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12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151)两侧均开设有条形口(154),所述卡杆(153)靠近两个条形口(154)处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55),所述横杆(10)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156),所述滑杆(155)远离卡杆(153)一端穿过条形口(154)与滑套(156)内壁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所述框架(1)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3),所述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3)内圈分别固定连接有主动轴(4)和从动轴(5),所述从动轴(5)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且从动轴(5)转动套接于主动轴(4)表面,所述主动轴(4)和从动轴(5)顶端侧壁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杆(10),每个所述横杆(10)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11),两个所述侧板(11)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远离侧板(11)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架(13),所述u型架(13)内部固定连接有桨叶(14),所述横杆(10)靠近连杆(12)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杆(12)的卡合结构(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4)顶端的多个横杆(10)与从动轴(5)顶端的多个横杆(10)呈交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14)与u型架(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轴无人机旋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刘贵新张超李伟胡晓艳高姗姗孙金懿鄂淳钰孙悦强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消应特种装备研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