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身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的车体结构、设计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1、在现有车体结构中,对于小偏置碰撞工况,25%的碰撞重叠量会导致前纵梁和刚性壁障无重叠区或重叠区很小,前纵梁在碰撞过程中参与变形吸能的作用非常小,导致碰撞能量主要由轮胎、前上边梁以及乘员舱变形吸收,会侵入、压迫乘员的生存空间,致使乘员伤亡,以上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的车体结构、设计方法及车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的车体结构,包括:
3、前防撞梁总成,所述前防撞梁总成包括前防撞梁和前防撞梁吸能盒,所述前防撞梁包括迎面梁和侧斜梁,所述迎面梁和侧斜梁连接,所述迎面梁延y向设置,所述侧斜梁设置于迎面梁两侧,且向着靠近车体方向偏斜预设角度,所述前防撞梁吸能盒与所述侧斜梁连接;
4、前上边梁和前纵梁,所述前防撞梁吸能盒分别与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汽车小偏置碰撞性能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7)采用挤压成型铝合金材质,“目”字型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汽车小偏置碰撞性能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斜梁(72)向着靠近车体方向偏斜的预设角度不干涉其周边的车辆配件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汽车小偏置碰撞性能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副车架小防撞梁(2),所述前副车架小防撞梁(2)设置于前防撞梁(7)下方,与前副车架(3)连接。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小偏置碰撞性能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汽车小偏置碰撞性能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7)采用挤压成型铝合金材质,“目”字型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汽车小偏置碰撞性能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斜梁(72)向着靠近车体方向偏斜的预设角度不干涉其周边的车辆配件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汽车小偏置碰撞性能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副车架小防撞梁(2),所述前副车架小防撞梁(2)设置于前防撞梁(7)下方,与前副车架(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汽车小偏置碰撞性能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梁吸能盒(8)设置有安装座(81),所述前上边梁(4)和前纵梁(5)分别与所述安装座(81)连接;所述前防撞梁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锐,朱飞,姜波海,李志平,范晓松,元燚,温泉,刘思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