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的,具体地,主要涉及一种多极耳极片、电芯和锂电池。
技术介绍
1、圆柱电池是锂电池常见的结构形式,其电芯由极片经卷绕制得;为了将电池的两个电极引出,一般会在极片的活性涂层的边缘处设空箔区,空箔区经过模切后形成多极耳结构,从而卷绕后的多极耳结构能够与汇流盘、极柱等结构相连接,形成电池的电极。
2、申请公布号为cn115377480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圆柱锂电池结构,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电极组件的中心为中心孔,电极组件的上部引出正极多极耳与负极多极耳,正极多极耳与负极多极耳分布在中心孔的对侧并对称分布,电极组件的上方设置有端盖,端盖包括主体、极柱、绝缘构件、密封构件,主体的中心设置有通孔,绝缘构件包裹极柱外圆周表面,极柱位于通孔内,绝缘构件密封极柱与端盖间隙,密封构件密封主体与壳体上沿,负极多极耳电连接主体,正极多极耳电连接极柱。一般地,该圆柱锂电池的多极耳在卷绕后需要经过整形、压平等工艺,方可与极柱焊接牢固,且在注液时需要从注液孔对锂电池内部进行注液。
3、上述的新型圆柱锂电池结构存在如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极耳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1)包括集流体(101)和涂布于所述集流体(101)表面的活性涂层(102),所述活性涂层(102)涂布的区域为涂布区(11),未涂布的区域为空箔区(12),所述空箔区(12)具有多个模切极耳(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极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模切极耳(121)之间的间隔在1~3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极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空箔区(12)端部的所述模切极耳(121)的外侧设置有留空位,所述留空位包括第一留空位(1201)和第二留空位(1202),所述第一留空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极耳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1)包括集流体(101)和涂布于所述集流体(101)表面的活性涂层(102),所述活性涂层(102)涂布的区域为涂布区(11),未涂布的区域为空箔区(12),所述空箔区(12)具有多个模切极耳(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极片,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模切极耳(121)之间的间隔在1~3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耳极片,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空箔区(12)端部的所述模切极耳(121)的外侧设置有留空位,所述留空位包括第一留空位(1201)和第二留空位(1202),所述第一留空位(1201)和所述第二留空位(1202)分别设置在所述空箔区(12)的两端,在所述集流体(101)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留空位(120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留空位(1202)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极耳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留空位(1201)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留空位(1202)的长度比为3:1。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多极耳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极耳(121)的组数为奇数个,沿所述集流体(101)长度方向上位于中间位置的一组所述模切极耳(121)的高度最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华敏,齐东方,屈永辉,李聪,纪荣进,陈杰,郑明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锂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