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尺度两相流体运移控制及可视化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059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观尺度两相流体运移控制及可视化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微流控芯片包括相对设置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中部为多孔流通区域,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连接有第四三通阀和第五三通阀,并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四三通阀连接有第三三通阀;第一注射器通过第一三通阀分别连通第一相流体集液烧杯和第三三通阀;第二注射器通过第二三通阀分别连通第二相液体集液烧杯和第三三通阀;流体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注射泵和第二注射泵连接;微流控芯片安装于观测平台的中部,CCD观测相机和显微镜设于观测平台的顶部和底部;压力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该结构具有动态高精度成像、模拟实际岩心工况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尤其涉及一种微观尺度两相流体运移控制及可视化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油气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油气田开发的热点与难点问题逐渐由常规油气的开发转变为老油田提高采收率和非常规油气高效开发等方面。受孔隙尺度的限制,常规实验方法难以直观呈现出原油在微纳尺度通道中的流动行为,而依靠常规实验方法建立的油气渗流理论也大多基于连续介质假设,只适用于常规油气藏的开发初期。对于微尺度效应显著的非常规油气藏和油水界面作用显著的高含水老油藏,常规实验手段很难为认识油气渗流通道内部流动规律提供参考。

2、在油气藏高效开发难度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旨在直观认识岩心内部渗流机理的核磁共振、ct扫描、微观可视化等实验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应用,能更直观地了解油气渗流机理,从而为油气藏高效开发提供有效理论支撑。微流控技术能够在微米尺度空间对流体进行操控,将生物、化学等实验室的基本功能微缩到一个几平方厘米的模型上,承载这一功能的微流控模型又可成为芯片实验室。

3、在油气田开发领域,微流控模型多以微观多孔模型出现,以模拟储层微观多孔渗流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观尺度两相流体运移控制及可视化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观尺度两相流体运移控制及可视化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底座、上下调节机构、左右调节机构和前后调节机构,所述上下调节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前后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上下调节机构上,所述左右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前后调节机构上,其中,所述上下调节机构驱动所述前后调节机构和所述左右调节机构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前后调节机构驱动所述左右调节机构沿前后向移动,所述左右调节机构沿上下向分别间隔安装有CCD观测相机和芯片台,所述芯片台用于固定所述微流控芯片,所述芯片台与所述左右调节机构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观尺度两相流体运移控制及可视化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观尺度两相流体运移控制及可视化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底座、上下调节机构、左右调节机构和前后调节机构,所述上下调节机构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前后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上下调节机构上,所述左右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前后调节机构上,其中,所述上下调节机构驱动所述前后调节机构和所述左右调节机构沿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前后调节机构驱动所述左右调节机构沿前后向移动,所述左右调节机构沿上下向分别间隔安装有ccd观测相机和芯片台,所述芯片台用于固定所述微流控芯片,所述芯片台与所述左右调节机构之间通过旋转调节机构连接,以调节所述芯片台的角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观尺度两相流体运移控制及可视化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调节机构包括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两个调节杆、及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上调节块和下调节块,所述上调节块和所述下调节块上贯设有两个通孔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调节杆上,所述上调节块和所述下调节块的侧壁上分别对应其中一通孔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安装有第一松紧旋钮,所述第一锁紧旋钮的端部与所述调节杆相抵接;

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康侬邹双梅许沛星陈冬郑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