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聚合物,具体为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生产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高聚合物又称高分子聚合物,指由键重复连接而成的高分子量化合物,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态结构以及织态结构,按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分类,可将高聚物分为塑料、橡胶和纤维,现有的高聚合物不便于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废弃物进行制备,节能环保效果较差,淀粉原料与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混合效果较差,降低了高聚合物的可降解性能。
2、现有的高聚合物存在的缺陷是:
3、1、专利文件kr100791557b1中,主要考虑的是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和化学耦合在塑料基材的表面上形成反应性官能团来提高塑料基材和金属薄膜之间的结合强度的问题,没有考虑到现有的高聚合物在制备时缺少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生产塑料基材问题,制备出的塑料金属薄膜不便于降解,节能环保性能较差;
4、2、专利文件kr100782908b1中,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提高塑料薄膜的抗冲击性能和防断裂性能的问题,没有考虑到现有的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的抗静电性能较差的问题,容易在高聚合物表面和内部产生电荷聚集的现象;
5、3、专利文件cn112280178b中,主要考虑如何提高塑料的防火效果和阻燃性能,并没有考虑到现有的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的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
6、4、专利文件cn113667285a中,主要考虑如何提高塑料的韧性和扭矩,并没有考虑到现有的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的降解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合成树脂55—75份,淀粉51—60份,增塑剂9—12份,稳定剂2—5份,润滑剂3—4.5份,增韧剂1—2.5份,光催化剂2—4份,复合抗静电剂1—3份,分散剂0.5—1.5份,偶联剂3—12份,甘油10—15份,纳米纤维素15—20份;
3、将淀粉与分散剂混合均匀,并加入至超微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得到预处理淀粉,将预处理淀粉与偶联剂混合均匀加入反应釜反应,经保温、冷却、干燥得到改性淀粉,改性淀粉与甘油和纳米纤维素混合,形成淀粉基混合物;
4、所述复合抗静电剂为改性离子型抗静电剂与静电导电性抗静电剂的混合物,所述改性离子型抗静电剂与静电导电型抗静电剂的质量比为1:(0.5~1),所述改性离子型抗静电剂由阴离子型抗静电剂添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均匀混合形成。
5、优选的,所述合成树脂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醇、聚异丁烯、聚丙交酯和聚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6、优选的,所述淀粉为小麦淀粉、玉米淀粉和土豆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7、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酯和松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8、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聚乙烯蜡、聚丙烯蜡和软质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9、优选的,所述增韧剂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10、优选的,所述改性淀粉中淀粉与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0.001~0.003),预处理淀粉与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05~0.2)。
11、优选的,所述纳米纤维素为小麦秸秆纤维素。
12、优选的,该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3、步骤一:在制备该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时,首先将小麦秸秆切割成小块,并浸入水中浸泡3~5h,将浸泡软化后的秸秆置于15%浓度的过氧化氢或10%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在温度为100℃条件下,反应90~95min,使用离心机分离含纳米纤维素的上清液,并通过过滤、洗涤、干燥、提纯得到小麦秸秆纳米纤维素;
14、步骤二:将淀粉与分散剂混合均匀,加入至超微粉碎机内进行粉碎,将淀粉粉碎至200目,得到预处理淀粉,将预处理淀粉与偶联剂混合均匀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95℃,反应3~5h,经保温、冷却、干燥得到改性淀粉;步骤三:将改性淀粉与甘油和纳米纤维素均匀混合,形成淀粉基混合物;步骤四:将合成树脂和部分润滑剂共同混匀后挤出造粒,得到母粒,挤出温度为180~200℃;
15、步骤五:将阴离子型抗静电剂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均匀混合,形成改性离子型抗静电剂,将离子型抗静电剂与静电导电型抗静电剂混合均匀,形成复合抗静电剂;
16、步骤六:将步骤四中的母粒与步骤三种的淀粉基混合物混合,并加入剩余润滑剂、增塑剂、稳定剂、增韧剂、光催化剂、复合抗静电剂混合均匀,再次挤出后,得到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挤出温度为180~200℃。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专利技术的高聚合物通过采用淀粉作为高聚合物制备原料,利用可再生淀粉原料取代不可再生的石油基原料,实现节能的目的,通过从小麦秸秆中提取纳米纤维素,利用分散剂和偶联剂对淀粉进行物理改性,通过甘油和纳米纤维素对淀粉进行化学改性,通过利用淀粉基混合物与高聚合物其它原料混合,得到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改性淀粉基混合物作为高聚合物制备原料,提升高聚合物的可降解性能,提高高聚合物的环境友好性。
19、2、本专利技术的高聚合物通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阴离子型抗静电剂混合,形成改性离子型抗静电剂,提高合成树脂与离子型抗静电剂之间的相容性,通过添加改性离子型抗静电剂,与高聚合物之间形成氢键或产生离子交换反应,提高高聚合物的导电性,通过将复合抗静电剂添加高聚合物内壁或涂抹与高聚合物表面,在高聚合物内部和表面形成导电路径,提高高聚合物的抗静电性能,减少高聚合物摩擦生热或吸附灰尘的现象。
20、3、本专利技术的高聚合物通过使用分散剂和偶联剂对淀粉进行物力改性,提高淀粉的分散性,使淀粉与合成树脂混合更加充分,提高淀粉的疏水性,降低淀粉与合成树脂之间的界面差异性,使淀粉与合成树脂能够更好的混合,提高高聚合物的可降解性,通过甘油和纳米纤维素对淀粉进行改性,提高该高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提高其拉伸强度,增强高聚合物的韧性,降低其吸水率。
21、4、本专利技术的高聚合物通过添加淀粉基混合物,提高该高聚合物的生物可降解性能,通过添加光催化剂,在高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的条件下增加其光降解效率,进一步加快高聚合物的降解效率,降低高聚合物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合成树脂55—75份,淀粉51—60份,增塑剂9—12份,稳定剂2—5份,润滑剂3—4.5份,增韧剂1—2.5份,光催化剂2—4份,复合抗静电剂1—3份,分散剂0.5—1.5份,偶联剂3—12份,甘油10—15份,纳米纤维素1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树脂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醇、聚异丁烯、聚丙交酯和聚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为小麦淀粉、玉米淀粉和土豆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酯和松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聚乙烯蜡、聚丙烯蜡和软质酸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和乙烯-丙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淀粉中淀粉与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0.001~0.003),预处理淀粉与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05~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素为小麦秸秆纤维素。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合成树脂55—75份,淀粉51—60份,增塑剂9—12份,稳定剂2—5份,润滑剂3—4.5份,增韧剂1—2.5份,光催化剂2—4份,复合抗静电剂1—3份,分散剂0.5—1.5份,偶联剂3—12份,甘油10—15份,纳米纤维素1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树脂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醇、聚异丁烯、聚丙交酯和聚乳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为小麦淀粉、玉米淀粉和土豆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高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酯和松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连,贾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中安亿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