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聚碳酸酯化合物,特别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分子量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与其制作方法,以及通过其所形成的聚氨酯。
技术介绍
1、聚氨酯是聚合物主链具有胺基甲酸酯基团的材料。基于其结构的特性,聚氨脂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与加工性质,而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然而,聚氨酯材料的机械性质较硬韧,而无法满足其他须具有良好柔韧性的应用范畴。虽然目前一些方法选用特定的反应单体来调整聚氨酯的机械性质,但是所选用的反应单体通常较为昂贵,或者所制得的聚氨酯仍无法兼具良好的柔韧性与延伸性,而须进一步改善。
2、有鉴于此,亟须提供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与其制作方法及聚氨酯,以进一步改善习知聚碳酸酯化合物与聚氨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具有特定含量的-coo-基团,而可兼具高分子量与较柔韧的机械性质,以及良好的聚醚兼容性。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通过特定的聚醚二醇化合物来进行缩合反应,以制得前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中,所使用的反应器排除精馏单元的设置。
3、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聚氨酯,其是利用前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所形成。
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态样,提出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
5、
6、于式(i)中,r代表衍生自如下式(ii)所示的聚醚二醇化合物的基团,且m代表1至40的整数。
7、
8、于式(ii)中,r1可代表碳数为2至20的直链、支链、环状或含芳香烃的伸烷基,或者聚氧烷基醚;r2与r3可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碳数为1至8的烷基、伸甲基烷基醚,或者伸甲基烯基醚;n1与n2分别代表0至15的整数,且n1与n2的总和不小于1。
9、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前述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分子量为700g/mole至5000g/mole。
10、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前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是由碳酸化合物与聚醚二醇化合物反应所形成。
11、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前述的碳酸化合物包含碳酸乙烯酯及/或碳酸二甲酯。
12、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前述聚醚二醇化合物的分子量为100g/mole至1000g/mole。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态样,提出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此制作方法是先添加碳酸化合物与如下式(ii)所示的聚醚二醇化合物至反应器中,其中反应器排除精馏单元的设置。
14、
15、于式(ii)中,r1可代表碳数为2至20的直链、支链、环状或含芳香烃的伸烷基,或者聚氧烷基醚;r2与r3可分别独立地代表氢原子、碳数为1至8的烷基、伸甲基烷基醚,或者伸甲基烯基醚;n1与n2分别代表0至15的整数,且n1与n2的总和不小于1。
16、然后,对碳酸化合物与聚醚二醇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于进行缩合反应时,碳酸化合物形成与一结构化合物,其中是与聚醚二醇化合物的衍生物反应键结,以形成如下式(i)所示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
17、
18、于式(i)中,r代表衍生自式(ii)所示的聚醚二醇化合物的基团;m代表1至40的整数。其中,基于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为100重量百分比,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含有3重量百分比至30重量百分比的
19、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前述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分子量为700g/mole至5000g/mole。
20、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前述反应器的压力为800torr至6000torr。
21、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前述的缩合反应包含第一阶段反应与第二阶段反应。进行第一阶段反应时,反应器的压力为800torr至6000torr,而进行第二阶段反应时,反应器的压力小于760torr。
22、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进行前述的第一阶段反应时,反应器的压力为1000torr至5000torr,且进行第二阶段反应时,反应器的压力小于400torr。
23、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前述的缩合反应包含第一阶段反应与第二阶段反应。其中,当第一阶段反应的产物具有设定分子量时,进行减压操作,以进行第二阶段反应。
24、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前述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分子量与产物的设定分子量的比例为1∶0.1至1∶0.6。
25、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前述聚醚二醇化合物与碳酸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2至1∶4.0。
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态样,提出一种聚氨酯,其是利用前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所形成,其中此聚氨酯具有良好柔软性、伸缩性及较佳均匀性等机能。
27、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与其制作方法及聚氨酯,其导入-coo-基团于聚碳酸酯化合物的聚合物链段之间,而使聚碳酸酯化合物具有特定含量的-coo-基团,进而兼具较高的分子量与较柔韧的机械性质。其次,通过-coo-基团的导入,本专利技术的聚碳酸酯化合物可为液态,而具有较佳的操作性。本专利技术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可通过缩合反应来形成。通过缩合反应的条件与反应器的参数,缩合反应中副产物的生成可有效被移除,而使碳酸化合物与聚醚二醇化合物间具有良好的反应性,进而可制得本专利技术具有特定含量的-coo-基团与分子量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可进一步反应形成较柔韧且具有较佳延伸性的聚氨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一分子量为700g/mole至5000g/mol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是由碳酸化合物与该聚醚二醇化合物反应所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碳酸化合物包含碳酸乙烯酯及/或碳酸二甲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聚醚二醇化合物的一分子量为100g/mole至1000g/mole。
6.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作方法包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一分子量为700g/mole至5000g/mole。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缩合反应包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态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缩合反应包含: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一分子量与该产物的该设定分子量的一比例为1∶0.1至1∶0.6。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聚醚二醇化合物与该碳酸化合物的一摩尔比为1∶0.2至1∶4.0。
13.一种聚氨酯,其特征在于,该聚氨酯是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所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一分子量为700g/mole至5000g/mol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是由碳酸化合物与该聚醚二醇化合物反应所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碳酸化合物包含碳酸乙烯酯及/或碳酸二甲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聚醚二醇化合物的一分子量为100g/mole至1000g/mole。
6.一种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作方法包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液态聚碳酸酯化合物的一分子量为700g/mole至5000g/mo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柏豪,简玮辰,林雅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日合成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