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丁烯-1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丁烯-1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462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烯烃聚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丁烯‑1聚合的催化剂及其应用,该催化剂含有固体催化剂组分、三异丁基铝和外给电子体;其中,所述固体催化剂组分含有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i)含镁化合物;(ii)含钛化合物;以及(iii)内给电子体,其含有给电子体a和给电子体b,所述给电子体a选自二醇酯类化合物,所述给电子体b选自二醚类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催化剂用于丁烯‑1聚合时聚合活性高,且活性衰减慢,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催化剂不含塑化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烯烃聚合,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丁烯-1聚合的催化剂,以及该催化剂在丁烯-1聚合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高全同聚丁烯-1因其具有的突出的耐热蠕变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和良好的韧性,被誉为“塑料黄金”,适合做管材、薄膜,尤其适合做热水管材。丁烯-1主要来源于乙烯装置、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副产物。将其转化为聚烯烃材料是有效利用丁烯-1的途径之一。随着国内石化行业的发展,丁烯-1资源日益丰富,开发聚丁烯-1成为研究热点。

2、1954年,natta成功合成了聚丁烯-1,聚丁烯-1产品的首次工业化生产早在1964年就已经实现,但由于其聚合技术难度较高,带来了聚丁烯-1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限制了聚丁烯-1的工业化。聚丁烯-1树脂并没能像其他同一时代开发的聚烯烃材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一样得到快速应用和推广。

3、聚丁烯-1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淤浆法、液相本体法和气相法,淤浆法溶剂回收复杂、生产效率低且成本较高;液相本体法可简化溶剂分离纯化但由于体系黏度较大,存在传质传热问题,限制了转化率;气相法操作相对简单,但容易出现结块等问题,难以长时间运行。总体上聚丁烯-1不同工艺路线生产成本均较高,且工艺稳定性欠缺,因此商业化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应用和市场需求。

4、聚丁烯-1一直未能像聚乙烯和聚丙烯一样实现大规模工业化与应用,除了受丁烯-1单体产量少、价格昂贵等因素影响外,与催化剂技术以及聚合工艺的发展也密切相关。

5、聚合活性和活性衰减速率是催化剂重要的性能指标。研究开发具有高的聚合活性和低的活性衰减速率的用于丁烯-1聚合的催化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工作中意外地发现,在丁烯-1聚合时,采用包含有钛、镁、卤素、二醇酯和二醚类化合物的催化剂组分,并以三异丁基铝为活化剂,在聚合时,聚合活性高,且活性衰减较慢,有利于提高聚合效率和开发优良产品。基于该发现,提出本专利技术。

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丁烯-1聚合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含有固体催化剂组分、三异丁基铝和外给电子体;

3、其中,所述固体催化剂组分含有以下组分的反应产物:

4、(i)含镁化合物;

5、(ii)含钛化合物;以及

6、(iii)内给电子体,其含有给电子体a和给电子体b,所述给电子体a选自二醇酯类化合物,所述给电子体b选自二醚类化合物。

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的催化剂在丁烯-1聚合中的应用。

8、本专利技术的催化剂用于丁烯-1聚合时聚合活性高,且活性衰减慢,并且本专利技术催化剂不含塑化剂。

9、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丁烯-1聚合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含有固体催化剂组分、三异丁基铝和外给电子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丁烯-1聚合的催化剂,其中,所述含镁化合物选自卤化镁、镁的醇化物、镁的卤代醇化物和卤化镁加合物载体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丁烯-1聚合的催化剂,其中,所述给电子体a选自通式如(I)所示的二醇酯类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丁烯-1聚合的催化剂,其中,所述给电子体a选自通式如(II)所示的二醇酯类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丁烯-1聚合的催化剂,其中,所述给电子体a选自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乙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丙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丁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2-二甲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乙基-2-丁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2-二乙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2-丙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异丙基-2-异戊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3-甲基-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3-乙基-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3-丙基-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3-丁基-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3,3-二甲基-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2-二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乙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丁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乙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丙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丁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2-二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2-二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乙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丁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3-甲基-3-丁基-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2-二甲基-1,5-戊二醇二苯甲酸酯、1,6-己二醇二苯甲酸酯、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甲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5-甲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甲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5-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5-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丁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丁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5-丁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丁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二甲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二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二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二丁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3-二甲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3-二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3-二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3-二丁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5-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5-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丁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3-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4-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5-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3-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4-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5-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4-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丁烯-1聚合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含有固体催化剂组分、三异丁基铝和外给电子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丁烯-1聚合的催化剂,其中,所述含镁化合物选自卤化镁、镁的醇化物、镁的卤代醇化物和卤化镁加合物载体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丁烯-1聚合的催化剂,其中,所述给电子体a选自通式如(i)所示的二醇酯类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丁烯-1聚合的催化剂,其中,所述给电子体a选自通式如(ii)所示的二醇酯类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丁烯-1聚合的催化剂,其中,所述给电子体a选自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乙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丙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丁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2-二甲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乙基-2-丁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2-二乙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2-丙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异丙基-2-异戊基-1,3-丙二醇二苯甲酸酯、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3-甲基-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3-乙基-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3-丙基-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3-丁基-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3,3-二甲基-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2-二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乙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丁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乙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丙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丁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2-二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2-二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乙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丁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2,4-三甲基-1,3-戊二醇二苯甲酸酯、3-甲基-3-丁基-2,4-戊二醇二苯甲酸酯、2,2-二甲基-1,5-戊二醇二苯甲酸酯、1,6-己二醇二苯甲酸酯、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甲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5-甲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甲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5-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5-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丁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丁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5-丁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丁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二甲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二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二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二丁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3-二甲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3-二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3-二丙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3-二丁基-6-庚烯-2,4-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5-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6-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5-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丙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丁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3-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4-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5-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3-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2,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4-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5-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3,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5-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6-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酸酯、4,4-二甲基-3,5-庚二醇二苯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瑾周俊领谭扬陈龙夏先知刘月祥任春红高富堂李威莅凌永泰杨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