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伟专利>正文

一种坐床式蚊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478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坐床式蚊帐,包括蚊帐网、顶框、纵向支撑杆和底座,底座固定置于床板上,顶框设于底座的正上方,底座与顶框通过多根纵向支撑杆固定连接,纵向支撑杆穿套于蚊帐网对应的侧面,蚊帐网的上部通过多个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在顶框上。本技术的坐床式蚊帐,只需要四根纵向杆穿套结构外加多个可拆卸连接件即可完成坐床式蚊帐的组装,用可拆卸连接件代替了常用的顶杆穿套,在安装过程中,无需同时兼顾顶杆穿套、纵向杆穿套和底杆穿套,不仅提高了安装速率,而且降低了出错率,使蚊帐的安装和拆卸大为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蚊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坐床式蚊帐


技术介绍

1、目前的坐床框架式蚊帐分为两种:一种是支撑架底座放置于床垫上,另一种是支撑架底座放置于床板上。

2、现有支撑架底座放置于床垫上的坐床框架式蚊帐:安装后为立体结构,直接将其放置于床垫上。采用拉链全封闭,具有较好的防蚊效果,非常受市场欢迎。对于此类蚊帐,由于床垫为软体,稳定性不够。当成人或儿童在睡眠中翻身,或蚊帐受外力作用时,蚊帐容易移位,轻则造成支架、三通和蚊帐的损坏,重者造成蚊帐从床上掉落,安全防护作用大为减弱,防蚊叮咬作用也受影响。加之,为保证蚊帐主体同支撑架之间不发生移动错位,市场中大多数这类蚊帐均采用12个棱边套筒穿套在支撑杆上,每次安装都要兼顾顶杆穿套、纵向杆穿套和底杆穿套,顺序不能搞错,安装和拆卸都非常麻烦。另外,这种套筒穿管模式的蚊帐无法张挂遮光防风帘。

3、而现有支撑架底座安放在床板上的坐床框架式蚊帐,没有采用底框定位,从而造成支撑不够稳定;最重要的是,没有解决因床垫厚度不同而造成的帐门底部横向拉链位置不匹配的问题,以及防蚊布层同人体卧躺位高度不匹配的问题,所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床式蚊帐,其特征在于:包括蚊帐网(1)、顶框(2)、纵向支撑杆(4)和底座(5),所述底座(5)固定置于床板(23)上,所述顶框(2)设于底座(5)的正上方,所述底座(5)与顶框(2)通过多根纵向支撑杆(4)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支撑杆(4)穿套于蚊帐网(1)对应的侧面,所述蚊帐网(1)的上部通过多个可拆卸连接件(26)连接在顶框(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床式蚊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件(26)包括挂钩(261)、调节件(262)和第一调节带(263),所述挂钩(261)的上端为钩部,所述钩部用于悬挂在顶框(2)上,所述挂钩(261)的下端设有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床式蚊帐,其特征在于:包括蚊帐网(1)、顶框(2)、纵向支撑杆(4)和底座(5),所述底座(5)固定置于床板(23)上,所述顶框(2)设于底座(5)的正上方,所述底座(5)与顶框(2)通过多根纵向支撑杆(4)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支撑杆(4)穿套于蚊帐网(1)对应的侧面,所述蚊帐网(1)的上部通过多个可拆卸连接件(26)连接在顶框(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床式蚊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件(26)包括挂钩(261)、调节件(262)和第一调节带(263),所述挂钩(261)的上端为钩部,所述钩部用于悬挂在顶框(2)上,所述挂钩(261)的下端设有穿孔,所述第一调节带(263)的下端与蚊帐网(1)的上部固接,所述第一调节带(263)的上端活动穿设穿孔,所述第一调节带(263)的中部设有用于调节和锁定第一调节带(263)长度的调节件(2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床式蚊帐,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件(26)包括插扣母件(264)、插扣子件(265)和第二调节带(267),所述插扣母件(264)的下端与插扣子件(265)的上端插配连接,所述插扣母件(264)的上端通过连接带(266)活动连接在顶框(2)上,所述插扣母件(264)的下端设有长度调节部(268),所述第二调节带(267)的下端与蚊帐网(1)的上部固接,所述第二调节带(267)的上端与长度调节部(268)以可调节长度并可锁定的方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床式蚊帐,其特征在于:所述蚊帐网(1)的侧面设有横向拉链组件(12),通过调节可拆卸连接件(26)的长度,可使横向拉链组件(12)齐平于放置在蚊帐网(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刘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