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家用电器,具体涉及换热装置及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介绍
1、在日常生活中,家用桌面饮水机的热水流量往往比较小,这是由于饮水机的最高功率依据电器安规要求需要限定在2300w以内。理论上,在该功率范围内的直饮水机可以将7.3g/s室温水加热至沸腾,然而,由于存在电热效率及热能利用率的损耗,现有的直饮水机的沸水流量通常不足6.5g/s,出水水流过小,容易形成断流,影响用户体验。针对此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一种具有换热装置的饮水机设备,换热装置可以在饮水机待机时进行储热,从而在饮水机需要将水加热至沸腾时可以先利用换热装置对待加热的水进行预热,以减小饮水机将待加热的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功率,进而增大沸水流量。然而,由于现有的换热装置效率较低,饮水机在预热阶段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导致最终的出水时间过长,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换热装置及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以解决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换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n个加热层;水管组件,所述水管组件包括m个水管层,所述水管层和所述加热层交替层叠设置,所述m个水管层串联或并联,每一所述水管层包括x个串联的水管和包裹设置于所述x个水管外周的储能介质。
3、其中,至少部分所述水管层串联,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若干层接管,所述层接管串联于不同所述水管层之间。
4、其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m
5、其中,所述第一连通管道层包括多个第一连接腔,所述第二连通管道层包括多个第二连接腔,同一所述水管层中的相邻两个所述水管通过一个所述第一连接腔或一个第二连接腔串联。
6、其中,所述第一端盖包括:第一连接套,套设于所述水管层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连接套设置有x个第一连通腔,所述第一连通腔与所述水管一一对应连通;第一连接盖,盖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套背离所述水管层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盖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腔,一所述第一安装腔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通腔,以形成一所述第一连接腔;所述第二端盖包括:第二连接套,套设于所述水管层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套设置有x个第二连通腔,所述第二连通腔与所述水管一一对应连通;第二连接盖,盖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套背离所述水管层一侧,所述第一连接盖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腔,一所述第二安装腔连通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通腔,以形成一所述第二连接腔。
7、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端盖中的m个所述第一连接盖一体成型;和/或,每个所述第二端盖中的m个所述第二连接盖一体成型。
8、其中,每一所述水管层包括的所述水管的数量x为偶数,所述层接管位于所述水管组件的同一端;或者,每一所述水管层包括的所述水管的数量x为奇数,所述层接管交替位于所述水管组件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9、其中,所述水管层包括:框体,所述x个水管并排设置于所述框体,所述x个水管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框体外后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道层和所述第二连通管道层串联。
10、其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两个壳体,各个所述加热层和水管组件夹设于两个所述壳体之间;所述框体、所述加热层和所述壳体围拢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储能介质填充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和/或,所述框体和相邻两个所述加热层之间围拢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储能介质填充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11、其中,所述加热层与所述水管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水管的直径。
12、其中,所述加热层表面具有向所述水管层凸起的凸起部。
13、其中,所述m为n-1,相邻两个加热层之间设置一所述水管层;或者,所述m为n,所述加热层和所述水管层交替设置;或者,所述m为n+1,相邻两个水管层之间设置一所述加热层。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包括本体、水源组件、即加热装置、饮水组件和任一上述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所述水源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且与所述换热装置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即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本体,且与所述换热装置的出水端连通;所述饮水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且与所述即加热装置的出水端连通。
15、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换热装置及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的有益效果是:
16、通过设置储能介质,加热层可提前对储能介质进行预加热,储能介质存储热量,当水管内有水流经过时,储能介质存储的热量可快速用于加热水流,提高了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减少了具有换热装置的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在预热阶段所需花费的时间,改善了用户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水管层串联,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M个第一端盖和M个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位于所述水管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盖位于所述水管组件的第二端,每一所述第一端盖包括一第一连通管道层,每一所述第二端盖包括一第二连通管道层,在同一所述水管层中,一个第一连通管道层和一个第二连通管道层串联所述X个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道层包括多个第一连接腔,所述第二连通管道层包括多个第二连接腔,同一所述水管层中的相邻两个所述水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腔或第二连接腔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端盖中的M个所述第一连接盖一体成型;和/或,每个所述第二端盖中的M个所述第二连接盖一体成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水管层串联,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m个第一端盖和m个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位于所述水管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盖位于所述水管组件的第二端,每一所述第一端盖包括一第一连通管道层,每一所述第二端盖包括一第二连通管道层,在同一所述水管层中,一个第一连通管道层和一个第二连通管道层串联所述x个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道层包括多个第一连接腔,所述第二连通管道层包括多个第二连接腔,同一所述水管层中的相邻两个所述水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腔或第二连接腔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端盖中的m个所述第一连接盖一体成型;和/或,每个所述第二端盖中的m个所述第二连接盖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水管层包括的所述水管的数量x为偶数,所述层接管位于所述水管组件的同一端;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灵丹,左祥贵,张弘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