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及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80458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9
本申请公开换热装置及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其中换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N个加热层和水管组件。所述水管组件包括M个水管层,所述水管层和所述加热层交替层叠设置,所述M个水管层串联或并联,每一所述水管层包括X个串联或并联的水管和包裹设置于所述X个水管外周的储能介质。通过设置储能介质,加热层可提前对储能介质进行预加热,储能介质存储热量,储能介质存储的热量可快速用于加热水流,提高了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减少了具有换热装置的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在预热阶段所需花费的时间,改善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家用电器,具体涉及换热装置及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介绍

1、在日常生活中,家用桌面饮水机的热水流量往往比较小,这是由于饮水机的最高功率依据电器安规要求需要限定在2300w以内。理论上,在该功率范围内的直饮水机可以将7.3g/s室温水加热至沸腾,然而,由于存在电热效率及热能利用率的损耗,现有的直饮水机的沸水流量通常不足6.5g/s,出水水流过小,容易形成断流,影响用户体验。针对此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一种具有换热装置的饮水机设备,换热装置可以在饮水机待机时进行储热,从而在饮水机需要将水加热至沸腾时可以先利用换热装置对待加热的水进行预热,以减小饮水机将待加热的水加热至沸腾所需的功率,进而增大沸水流量。然而,由于现有的换热装置效率较低,饮水机在预热阶段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导致最终的出水时间过长,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换热装置及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以解决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换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水管层串联,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M个第一端盖和M个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位于所述水管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盖位于所述水管组件的第二端,每一所述第一端盖包括一第一连通管道层,每一所述第二端盖包括一第二连通管道层,在同一所述水管层中,一个第一连通管道层和一个第二连通管道层串联所述X个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水管层串联,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m个第一端盖和m个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位于所述水管组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端盖位于所述水管组件的第二端,每一所述第一端盖包括一第一连通管道层,每一所述第二端盖包括一第二连通管道层,在同一所述水管层中,一个第一连通管道层和一个第二连通管道层串联所述x个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道层包括多个第一连接腔,所述第二连通管道层包括多个第二连接腔,同一所述水管层中的相邻两个所述水管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腔或第二连接腔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端盖中的m个所述第一连接盖一体成型;和/或,每个所述第二端盖中的m个所述第二连接盖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水管层包括的所述水管的数量x为偶数,所述层接管位于所述水管组件的同一端;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灵丹左祥贵张弘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