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0225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7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包括回转组件、地板组件、气缸驱动组件,其中,回转组件设在地板组件上;气缸驱动组件设在回转组件的下方并安装于地板组件上,用于驱动回转组件旋转;若干载具和手动夹钳,其中,若干载具通过手动夹钳可拆卸的固定在回转组件上,载具通过手动夹钳夹持固定在回转组件上,使得载具可以快捷更换,可满足多车型混流生产模式下多种车型的共线生产及快速切换,并预留新车型快速导入的空间和能力,通过设置定位销和定位孔,便于载具安装时的快速定位,提高载具切换的便捷性,通过设置旋转承台的顶部通过格挡和载具定位架形成有四个载具安装区,便于实现分区化作业,提升车型快速导入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装夹具,尤其涉及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


技术介绍

1、随着车型多元化的发展,很多时候为了节约场地、人工和辅助设备的投入,降低成本,满足多车型钣金加工,需要将不同的设备放在同一个场地上使用,随即多车型混流生产模式出现了。

2、多车型混流生产是现代主流汽车工厂应用的主要汽车生产流水线,它是一种柔性生产系统,实现多设备复合生产,可以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也可以按照客户订单生产小批量非标准化产品。在多车型混流生产模式中,各设备之间的工件流转多采用上料平台来完成,上料平台上安装有载具,载具用来承载产品。

3、工装载具的性能是影响生产进度的关键性因素。目前用于多车型混流生产模式中的上料平台上的工装载具大多不支持快拆快换,严重影响多种车型的共线生产及产品的切换效率。

4、公开号为cn114799928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钣金件自动化复合成型系统,包括旋转承台,旋转承台连接有伺服驱动电机;至少四组环设于旋转承台上的加工载具;以及,依次环设在旋转承台外侧的上下料工位、切割工位、铆压工位和折弯工位,切割工位处设有激光切割设备,激光切割设备的一侧设有用于抓取切割废料的取料机构,铆压工位处设有铆压机,折弯工位处设有冲压机,冲压机上连接有冲压模头。其中,旋转承台和加工载具用来流转工件

5、至少四组环设于旋转承台上的加工载具,加工载具包括:固定于所述旋转承台的载具基体、开设于所述载具基体用于限制加工坯料的限位槽,加工时,在上下料工位处将加工坯料放置在限位槽内,通过限位槽对加工坯料进行定位和限制。

6、如上述的技术方案,专利技术人发现根本原因在于,其载具固定在旋转承台上,不方便快速拆卸更换,不能满足多车型混流生产模式下多种车型的共线生产及快速切换所需,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快速更换载具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其载具可以快速更换,可满足多车型混流生产模式下多种车型的共线生产及快速切换,并预留新车型快速导入的空间和能力。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包括回转组件、地板组件、气缸驱动组件,其中,

3、回转组件设在地板组件上;气缸驱动组件设在回转组件的下方并安装于地板组件上,用于驱动回转组件旋转;

4、还包括若干载具和手动夹钳,其中,

5、若干载具通过手动夹钳可拆卸的固定在回转组件上。

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回转组件包括旋转承台、格挡和载具定位架,其中,

7、旋转承台转动连接在地板组件的顶部;

8、格挡纵向设置在旋转承台的顶部,且格挡和旋转承台固定连接;

9、载具定位架横向设置在旋转承台的顶部,且载具定位架和旋转承台固定连接;

10、载具定位架的一端与格挡抵持,另一端沿着格挡的法线方向向外延伸;

11、旋转承台的顶部通过格挡和载具定位架形成有四个载具安装区。

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载具包括上载具和下载具,所述手动夹钳包括上夹钳和下夹钳,其中,

13、上夹钳设置在载具定位架上;

14、下夹钳设置在旋转承台上;

15、上夹钳的活动端相对于载具定位架转动并抵持在上载具的表面;

16、下夹钳的活动端相对于旋转承台转动并抵持在下载具的表面。

1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格挡同一侧的相邻的上载具和下载具均阵列的设置有挡片,且相邻的挡片的间距相当,且向外伸出。

1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旋转承台和载具定位架上均设有定位销,所述上载具和下载具均设有定位孔,其中,

19、旋转承台上的定位销与设在下载具的定位孔插接配合;

20、载具定位架上的定位销与设在上载具的定位孔插接配合。

21、更进一步优选的,定位销的上端为锥形状,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的定位孔为圆孔。

22、更进一步优选的,定位销设在旋转承台和载具定位架的两端边缘处,定位孔设在上载具和下载具的两端边缘处。

23、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地板组件为框架结构,其侧部安装有锁死组件,锁死组件包括气动夹钳和限位板,其中,

24、气动夹钳固定连接在地板组件的侧部;

25、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旋转承台的侧部,限位板的另一端与气动夹钳夹持配合。

2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气缸驱动组件包括气缸、齿条、旋转轴、齿轮,其中,

27、气缸水平设置,且气缸固定连接在地板组件的侧部;

28、齿条固定连接在气缸的输出轴上;

29、旋转轴竖直设置,且旋转轴转动连接在地板组件的顶部;

30、齿轮固定连接在旋转轴的下端,且齿轮和齿条相啮合,旋转轴的上端和旋转承台固定连接。

31、本技术的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2、(1)通过设置载具通过手动夹钳夹持固定在回转组件上,使得载具可以快捷更换,可满足多车型混流生产模式下多种车型的共线生产及快速切换,并预留新车型快速导入的空间和能力。

33、(2)通过设置定位销和定位孔,便于载具安装时的快速定位,提高载具切换的便捷性。

34、(3)通过设置旋转承台的顶部通过格挡和载具定位架形成有四个载具安装区,便于实现分区化作业,提升车型快速导入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包括回转组件(1)、地板组件(2)、气缸驱动组件(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组件(1)包括旋转承台(11)、格挡(12)和载具定位架(13),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4)包括上载具(41)和下载具(42),所述手动夹钳(5)包括上夹钳(51)和下夹钳(52),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挡(12)同一侧的相邻的上载具(41)和下载具(42)均阵列的设置有挡片(43),且相邻的挡片(43)的间距相当,且向外伸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承台(11)和载具定位架(13)上均设有定位销(101),所述上载具(41)和下载具(42)均设有定位孔(102),其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101)的上端为锥形状,与所述定位销(101)相配合的定位孔(102)为圆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101)设在旋转承台(11)和载具定位架(13)的两端边缘处,所述定位孔(102)设在上载具(41)和下载具(42)的两端边缘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组件(2)为框架结构,其侧部安装有锁死组件(21),锁死组件(21)包括气动夹钳(211)和限位板(212),其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驱动组件(3)包括气缸(31)、齿条(32)、旋转轴(33)、齿轮(34),其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包括回转组件(1)、地板组件(2)、气缸驱动组件(3),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组件(1)包括旋转承台(11)、格挡(12)和载具定位架(13),其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4)包括上载具(41)和下载具(42),所述手动夹钳(5)包括上夹钳(51)和下夹钳(52),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挡(12)同一侧的相邻的上载具(41)和下载具(42)均阵列的设置有挡片(43),且相邻的挡片(43)的间距相当,且向外伸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车型混流生产用上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承台(11)和载具定位架(13)上均设有定位销(101),所述上载具(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健江鑫余召春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一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