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锡冶炼,具体一种锡烟化炉水淬渣高效斜道除渣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烟化炉行业多采用水淬方式处理抛渣,产生的抛渣先沉积在面积较大的循环水池中,再用装载机将其铲运至堆场堆存,该种方式有占地面积大,装载机故障率高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锡烟化炉水淬渣高效斜道除渣装置,采用机械方式收集抛渣,高效稳定的将水淬渣进行渣水分离和运输。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锡烟化炉水淬渣高效斜道除渣装置,包括冷却塔,立柱,其特征在于:冷却塔内部左侧上部安装第一卷扬机,第一卷扬机通过第一钢绳连接刮渣斗左侧下部,刮渣斗中部设置有一个三角形的进渣口,立柱上部浇筑一个混凝土斜道,斜道上部右侧设置有卸渣口,卸渣口为钢管交错焊接的多网框结构,斜道右侧顶部设置有第二卷扬机,第二卷扬机上设置有第二钢绳,第二钢绳下端连接在刮渣斗的吊耳上。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道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水条。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塔左侧底部设置有转向辊,第一钢绳绕过转向辊。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塔右侧底部设置有配合套,配合套内部设置有闸门,冷却塔右侧中部设置有电动葫芦,电动葫芦上设置有第三钢绳,第三钢绳下端连接在闸门顶部中间位置。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卸渣口左侧下部的立柱下端安装有挡板。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锡烟化炉水淬渣高效斜道除渣装置,包括冷却塔(7),立柱(14),其特征在于:冷却塔(7)内部左侧上部安装第一卷扬机(1),第一卷扬机(1)通过第一钢绳(4)连接刮渣斗(9)左侧下部,刮渣斗(9)中部设置有一个三角形的进渣口(17),立柱(14)上部浇筑一个混凝土斜道(8),斜道(8)上部右侧设置有卸渣口(12),卸渣口(12)为钢管(16)交错焊接的多网框结构,斜道(8)右侧顶部设置有第二卷扬机(13),第二卷扬机(13)上设置有第二钢绳(11),第二钢绳(11)下端连接在刮渣斗(9)的吊耳(1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烟化炉水淬渣高效斜道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道(8)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水条(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烟化炉水淬渣高效斜道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7)左侧底部设置有转向辊(6),第一钢绳(4)绕过转向辊(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烟化炉水淬渣高效斜道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7)右侧底部设置有配合套(5),配合套(5)内部设置有闸门(3),冷却塔(7)右侧中部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烟化炉水淬渣高效斜道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渣口(12)左侧下部的立柱(14)下端安装有挡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锡烟化炉水淬渣高效斜道除渣装置,包括冷却塔(7),立柱(14),其特征在于:冷却塔(7)内部左侧上部安装第一卷扬机(1),第一卷扬机(1)通过第一钢绳(4)连接刮渣斗(9)左侧下部,刮渣斗(9)中部设置有一个三角形的进渣口(17),立柱(14)上部浇筑一个混凝土斜道(8),斜道(8)上部右侧设置有卸渣口(12),卸渣口(12)为钢管(16)交错焊接的多网框结构,斜道(8)右侧顶部设置有第二卷扬机(13),第二卷扬机(13)上设置有第二钢绳(11),第二钢绳(11)下端连接在刮渣斗(9)的吊耳(1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烟化炉水淬渣高效斜道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道(8)两侧分别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普文杰,万希立,谭伟,杨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乘风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