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电刷安装的超微型直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933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电刷安装的超微型直流电机,包括转子、定子及刷组。刷组包括位于机壳一端的座板以及安装于座板上、并且位于机壳内的上、下电刷;座板靠近机壳的端面上凸设有两个凸柱,每一凸柱的外侧与凸柱相隔一定间距的位置处设有柱体;电刷具有直板部、由直板部的一端垂直延伸而出的垂直部、以及由直板部的另一端弯折倾斜延伸而出的倾斜部,直板部位于凸柱与柱体之间。其中,柱体上设有卡槽,电刷的直板部上向外凸设有定位片,电刷的直板部与垂直部都紧贴凸柱,定位片位于卡槽内。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定位片与卡槽的配合,可有效控制电刷的安装位置,保证刷距一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微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电刷安装的超微型直流电 机。
技术介绍
目前,微型直流电机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及航模领域,以分别作为移动通信工 具的振动源及航模飞行器上的驱动源。随着移动通信工具及航模飞行器不断向功能更强、 体积更小、更薄、重量更轻的方向发展,电机也要求体积更小、更高效。如图1所示,现有微型电机通常包括转子1’、定子2’及刷组3’。转子1’包括转 子架11,及绕组12,,转子架11,包括转轴111,、套设于转轴111,一端的固定环112,以及 位于转轴111’ 一端的换向器113’。定子2’包括机壳21’及位于机壳21’内的磁钢组合 22,,磁钢组合22,包括套设于转轴111,上的轴承221,、套设于轴承221,上的拉管222,以 及套设于拉管222’上的磁钢223’,其中,拉管222’ 一端的外壁面与机壳21’ 一端的内壁 面接触。刷组3’包括位于机壳21’ 一端的座板31’以及安装于座板31’上、并且位于机壳 21,内的两个电刷32’,二电刷32’上分别连接有一根导线4’。如图2所示,电刷32’具有直板部321’、由直板部321’的一端垂直延伸而出的垂 直部322’、以及由直板部321’的另一端弯折倾斜延伸而出的倾斜部323’。座板31’靠近 机壳21’的端面314’上凸设有两个凸柱317’,每一凸柱317’具有两条直角棱,合格电机要 求电刷32’的直板部321,与垂直部322,交接的直角位置处紧贴座板31,上凸柱317,的 直角棱,即直板部321’与垂直部322’同时紧贴凸柱317’(如图2中II’处),产生的刷距 为A。然而,由于现有电刷32’没有左右限位结构,往往装配人员在装配时为追求速度或 其他人为原因,造成电刷32’的直角连接处没有紧贴座板31’凸柱317’的直角棱(如图3 中III’处),这样制成的产品的刷距为B,B > A,为不合格产品。此外,上述电机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之处(1)如图2及图3所示,座板31’靠近机壳21,的端面314’的中央设有中心孔 315’,换向器113’安装在中心孔315’中。换向器113’的外径大于二电刷32’之间的刷 距,安装换向器113’时,要求换向器113’下压下电刷32’的倾斜部323’,滑到座板31’的 中心孔315’中。在换向器113’安装的过程中,下电刷32’的倾斜部323’发生了适度变 形,需避免上电刷32’变形,待换向器113’安装到位后,下电刷32’的倾斜部323’弹性回 复至原始状态。然而,实际操作中,人工操作下压下电刷32’的尺度不一,尺度小了,换向器 113’容易挂到上电刷32’的倾斜部323’,造成上电刷32’变形,尺度大了,又容易造成下电 刷32’过度变形(图2中示出了换向器113’正确的初始安装位置,而图3中示出的换向器 113’初始安装位置太靠下,安装时尺度较大,下电刷32’易过度变形)。(2)如图4所示,于座板31’上开设有通孔311’,电机导线4’穿过通孔311’,从通 孔311’处引出。现有电机的导线4’从通孔311’引出后可上下左右活动,当电机安装到产品上后,工作时,由于振动,导线4’根部与座板31’端面的通孔311’处(如图4中I’处) 产生摩擦,导线4’根部易发生疲劳折断。(3)为了保证拉管222,与机壳21,的接触面积,以及拉管222,与机壳21,之间的 附着力度,拉管222’外径不能做得太小,对于体积要求较小的电机(如直径为3. 2mm的超 微型电机),如果采用上述结构,磁钢223’壁厚太薄,不易加工,另外,即使采用高磁性的钕 铁硼磁性材料,表磁也达不到设计要求,电机综合性能太差。(4)如图5所示,现有电机一般采用三极换向,其换向器113’具有三个换向片,由 于换向片之间的平均电压与换向片数量成反比,因此,电位差相对较大,火花较大,这会影 响电机的寿命,并有可能产生电气噪音。(5)现有电机一般采用手工锡焊将电刷32’与导线4’焊接在一起,然而,锡焊的原 材料不够环保,并且手工锡焊用锡量过多,操作中排除的有害气体较大,污染环境。另一方 面,由于微型电机的电刷32’太小,焊接面很小,手工焊锡的操作难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电刷安 装的超微型直流电机,其可控制电刷的安装位置,保证刷距一致。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便于电刷安装的超微型直流电机,包括转子、 定子及刷组。转子包括转子架及绕组;转子架包括转轴、套设于转轴一端的固定环以及位于 转轴一端的换向器。定子包括机壳及位于机壳内的磁钢组合;磁钢组合包括套设于转轴上 的轴承、套设于转轴上的拉管以及套设于拉管上的磁钢。刷组包括位于机壳一端的座板以 及安装于座板上、并且位于机壳内的上、下电刷;座板靠近机壳的端面上凸设有两个凸柱, 每一凸柱的外侧与凸柱相隔一定间距的位置处设有柱体;电刷分别与一导线连接,每一电 刷具有直板部、由直板部的一端垂直延伸而出的垂直部、以及由直板部的另一端弯折倾斜 延伸而出的倾斜部,直板部位于凸柱与柱体之间。其中,柱体上设有卡槽,电刷的直板部上 向外凸设有定位片,电刷的直板部与垂直部都紧贴凸柱,定位片位于卡槽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座板靠近机壳的端面的中央设有中心孔及 换向器安装滑轨,滑轨的一端与中心孔相连通,其下边缘与中心孔边缘相切,并且其下边缘 与下电刷倾斜部之间的间距等于下电刷倾斜部允许的形变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座板上开设有通孔,导线穿过通孔,从通孔 处引出;座板远离机壳的端面上设有用于限制导线移动的凸耳。进一步地,所述凸耳具有两个相隔一定间距的延伸部及两个挡止部,延伸部从座 板端面向外延伸而出,挡止部由两个延伸部相对弯折延伸而成,并且压置在导线上。进一步地,所述凸耳具有两个相隔一定间距的延伸部及一挡止部,延伸部从座板 端面向外延伸而出,挡止部连接两个延伸部,并且压置在导线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管一端的外壁面与机壳的内壁面接触, 拉管呈阶梯状,其供磁钢套设的部位的直径小于与机壳接触的部位的直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具有两个轴承,拉管位于二轴承之间, 并且其直径较大的部位套设在其中一个轴承上,磁钢同时套设于另一轴承及拉管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换向器为五极换向,其具有五个换向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刷与导线采用点焊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电刷的直板部上设置定位片,通过定位片与卡槽的配合,可 有效控制电刷的安装位置,保证刷距一致。此外,上述各个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分别具有以下优点(1)在座板上增设换向器安装滑轨,由于滑轨的下边缘与中心孔边缘相切,并且其 下边缘与下电刷倾斜部之间的间距等于下电刷倾斜部允许的形变量,这样,换向器在安装 时可沿着滑轨下边缘滑到座板中央,可有效避免电刷变形。(2)在座板上增设凸耳,这样,导线从座板引出后可直接向一个方向打弯,并通过 凸耳限制位移,可避免电机振动时,导线根部与座板端面的通孔处摩擦而发生断裂。(3)将拉管设计呈阶梯状,在保证拉管与机壳接触面积及附着力度的同时,可增加 磁钢壁厚,从而提高磁钢的表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电刷安装的超微型直流电机,包括转子、定子及刷组;所述转子包括转子架及绕组,所述转子架包括转轴、套设于所述转轴一端的固定环以及位于所述转轴一端的换向器;所述定子包括机壳及位于所述机壳内的磁钢组合,所述磁钢组合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拉管以及套设于所述拉管上的磁钢;所述刷组包括位于所述机壳一端的座板以及安装于所述座板上、并且位于所述机壳内的上、下电刷,所述座板靠近所述机壳的端面上凸设有两个凸柱,每一凸柱的外侧与凸柱相隔一定间距的位置处设有柱体,所述电刷分别与一导线连接,每一电刷具有直板部、由所述直板部的一端垂直延伸而出的垂直部、以及由所述直板部的另一端弯折倾斜延伸而出的倾斜部,所述直板部位于所述凸柱与柱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上设有卡槽,所述电刷的直板部上向外凸设有定位片,所述电刷的直板部与垂直部都紧贴所述凸柱,所述定位片位于所述卡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便于电刷安装的超微型直流电机,包括转子、定子及刷组;所述转子包括转子架及绕组,所述转子架包括转轴、套设于所述转轴一端的固定环以及位于所述转轴一端的换向器;所述定子包括机壳及位于所述机壳内的磁钢组合,所述磁钢组合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轴承、套设于所述转轴上的拉管以及套设于所述拉管上的磁钢;所述刷组包括位于所述机壳一端的座板以及安装于所述座板上、并且位于所述机壳内的上、下电刷,所述座板靠近所述机壳的端面上凸设有两个凸柱,每一凸柱的外侧与凸柱相隔一定间距的位置处设有柱体,所述电刷分别与一导线连接,每一电刷具有直板部、由所述直板部的一端垂直延伸而出的垂直部、以及由所述直板部的另一端弯折倾斜延伸而出的倾斜部,所述直板部位于所述凸柱与柱体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上设有卡槽,所述电刷的直板部上向外凸设有定位片,所述电刷的直板部与垂直部都紧贴所述凸柱,所述定位片位于所述卡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电刷安装的超微型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靠近 所述机壳的端面的中央设有中心孔及换向器安装滑轨,所述滑轨的一端与所述中心孔相连 通,其下边缘与所述中心孔边缘相切,并且其下边缘与所述下电刷倾斜部之间的间距等于 所述下电刷倾斜部允许的形变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电刷安装的超微型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玲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双环全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