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直流电机加装屏蔽罩的方法和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3362516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型直流电机加装屏蔽罩的方法,基于包含附装轴承的铁壳(20)、磁石(30、31)、转子(40)和绝缘端盖组件(50)的微型永磁直流电机(10),该电机(10)有相互平行的平面P1和平面P2,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A.将磁体(30、31)用胶粘剂固定在附装轴承的铁壳(20)内壁;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B.制作一屏蔽罩(60),该屏蔽罩(60)包括:屏蔽板(61、62)、定位条(63)、前缘(64)和带孔端面(65); C.将屏蔽罩(60)沿轴向推入附装轴承的铁壳(20),使带孔端面(65)紧贴在附装轴承的铁壳(20)的内端面(21)之上;并使定位条(63)贴紧在磁体(31、32)的端面(36、38)上; D.将转子(40)的长轴(41)插入前轴孔(27),再将绝缘端盖组件(50)上的后轴孔(57)套入转子(40)的短轴(42)上,使电刷与换向器(45)接触良好,再将绝缘端盖组件(50)向前推,使盖体(56)压住定位条(63); E.将四只卡条(25)向内压下,卡在卡块(55)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电机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以形状、式样和结构为特征的电机机壳或外罩,特别是涉及在一种扁平外形微型直流电机上加屏蔽罩的方法和产品。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扁平外形的微型直流电机应用于对电机形状有特殊要求的场合,这种场合常要求降低换向器上火花产生的电磁干扰,其解决方法之一就是给电机加屏蔽罩,现有技术为扁平外形的微型直流电动加屏蔽罩的方法之一是在电机的两个平面各覆一片金属盖板,然后与附装轴承的铁壳焊接或是用螺钉固定,再就是用胶粘接或是用细金属带箍扎。上述方法都能将盖板可靠地固定于电机之上,其缺点是增加装配工序,相应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在微型直流电机上加屏蔽罩的方法和产品,本专利技术通过制作一独特形状的屏蔽罩,然后对原电机的装配过程只做很小的调整,将添加屏蔽罩加入到装配工序当中,本专利技术方法既不用焊接和螺钉,也不用胶粘和箍扎,屏蔽罩依靠本身的结构即可紧覆于附装轴承的铁壳之上,牢靠固定。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方法步骤A.将两只磁体用胶粘剂固定在附装轴承的铁壳上;尤其是,所述方法还包括B.制作一屏蔽罩,该屏蔽罩包括上下屏蔽板、定位条、前缘和带孔端面;C.将屏蔽罩沿轴向推入附装轴承的铁壳,使带孔端面紧贴附装轴承的铁壳的内端面,并使定位条贴紧在磁体的端面上;D.将转子的长轴插入前轴孔,再将绝缘端盖组件上的后轴孔套入转子的短轴,使电刷与换向器接触良好,再将绝缘端盖组件向前推,使盖体压住定位条; E.将四只卡条向内压下,卡在卡块上。在制造所述屏蔽罩时,前缘要突出在带孔端面之前。所述附装轴承的铁壳的前上边和侧上边、磁体的上端面、绝缘端盖组件的上端面在装配后构成一个平面,装配后构成的另一面也是平面,屏蔽罩的上下屏蔽板紧覆其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设计制造一加屏蔽罩的扁平外形微型直流电机,该电机包括附装轴承的铁壳、两只磁体、转子、和绝缘端盖组件,尤其是所述电机还包括屏蔽罩;所述屏蔽罩包括上下屏蔽板、定位条、前缘和带孔端面;所述前缘突出在带孔端面之前。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只对原电机装配工序做很小的改动,在将磁体粘接固定在附装轴承的铁壳上之后,即装入屏蔽罩,再继续原有的装配工序,就可以依靠屏蔽罩本身特有的结构使屏蔽罩紧覆于附装轴承的铁壳之上,牢靠固定。本专利技术产品美观整齐,尺寸外型统一,利于大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微型直流电机加装屏蔽罩的方法和产品各部件分解展开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在没有加屏蔽罩前电机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在没有加屏蔽罩前电机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加屏蔽罩之后的右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加屏蔽罩之后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加屏蔽罩之后的左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尽的说明。根据图1~图3可知在微型直流电机上加装屏蔽罩的方法基于包含附装轴承的铁壳20、磁体30、磁体31、转子40、和绝缘端盖组件50构成的微型永磁直流电机10,该电机10有平面P1和平面P2,该方法包括步骤1.将磁体30、31用胶粘剂在附装轴承的铁壳20的内壁;尤其是,所述方法还包括2.制作一屏蔽罩60,该屏蔽罩60包括屏蔽板61、62、定位条63、前缘64和带孔端面65;3.将屏蔽罩60沿轴向推入附装轴承的铁壳20,使带孔端面65紧贴在附装轴承的铁壳20的内端面21之上;并使定位条63贴紧在磁体31和32的端面36和38上;4.将转子40的长轴41插入前轴孔27,再将绝缘端盖组件50上的后轴孔57套入转子40的短轴42,使电刷与换向器45接触良好,再将绝缘端盖组件50向前推,使盖体56压住定位条63;5.将四只卡条25向内压下,卡在卡块55上。在制造所述屏蔽罩60时,前缘64要突出在带孔端面65之前。所述附装轴承的铁壳20的前上边22和侧上边23、磁体30和31的上端面35、37,以及绝缘端盖组件50的上端面58在装配后构成平面P1,装配后的另一面构成平面P2,屏蔽罩60的屏蔽板61和62紧覆其上。在微型直流电机上加屏蔽罩的产品如图1~图6所示,该产品包括附装轴承的铁壳20、磁体30、31、转子40、和绝缘端盖组件50,尤其是所述产品还包括屏蔽罩60。所述屏蔽罩60包括屏蔽板61、62、定位条63、前缘64和带孔端面65。所述前缘64突出在带孔端面65之前。前缘64的作用是当带孔端面65紧贴在附装轴承的铁壳20的内端面21之上后,定位条63也贴紧在磁体31和32的端面36和38上,并被绝缘端盖组件50的盖体56压紧,整个屏蔽罩60不能向任何方向移动;此时若想掀动上盖板61,但因前缘64卡在附装轴承的铁壳20的前上边22之上,上盖板61本身又有一定的强度,所以上盖板61是不能掀动的。图2中附装轴承的铁壳20的卡条25向内压下,卡在卡块55上,电机10形成平面P1和平面P2。图4~图6是加装了屏蔽罩60的电机外型视图。可以看出屏蔽罩60紧覆于电机10之上,其形态尺寸统一,美观整齐。实践证明,本专利技术在微型直流电机上加屏蔽罩的方法和产品通过制造一形状独特的屏蔽罩,对原电机装配工序只做很小的改动,在将磁体粘接在附装轴承的铁壳上之后,即装入屏蔽罩,再继续原有的装配工序,就可以依靠屏蔽罩本身特有的结构使屏蔽罩紧覆于附装轴承的铁壳之上,牢靠固定。本专利技术产品美观整齐,尺寸外型统一,利于大批量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直流电机加装屏蔽罩的方法,基于包含附装轴承的铁壳(20)、磁石(30、31)、转子(40)和绝缘端盖组件(50)的微型永磁直流电机(10),该电机(10)有相互平行的平面P1和平面P2,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将磁体(30、31)用胶粘剂固定在附装轴承的铁壳(20)内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B.制作一屏蔽罩(60),该屏蔽罩(60)包括屏蔽板(61、62)、定位条(63)、前缘(64)和带孔端面(65);C.将屏蔽罩(60)沿轴向推入附装轴承的铁壳(20),使带孔端面(65)紧贴在附装轴承的铁壳(20)的内端面(21)之上;并使定位条(63)贴紧在磁体(31、32)的端面(36、38)上;D.将转子(40)的长轴(41)插入前轴孔(27),再将绝缘端盖组件(50)上的后轴孔(57)套入转子(40)的短轴(42)上,使电刷与换向器(45)接触良好,再将绝缘端盖组件(50)向前推,使盖体(56)压住定位条(63);E.将四只卡条(25)向内压下,卡在卡块(5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直流电机加装屏蔽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实施所述步骤B时,所述屏蔽罩(60)的前缘(64)要突出在带孔端面(65)之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直流电机加装屏蔽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附装轴承的铁壳(20)的前上边(22)和侧上边(23)、磁体(30、31)的上端面(35、37)绝缘端盖组件(50)的上端面(58)在装配后构成平面P1,装配后构成的另一平面则是P2,屏蔽罩(60)的屏蔽板(61、62)分别紧覆其上。4.一种微型直流电机加装屏蔽罩的产品,该产品包括附装轴承的铁壳(20)、磁体(30、31)、转子(40)和绝缘端盖组件(50),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还包括组装在所述附装轴承的铁壳(20)内,其两屏蔽板(61、62)分别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修圃
申请(专利权)人:金骏达电机制造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