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大型构件运输,尤其涉及一种构件运输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对于各类大型构件运输采用的捆绑加固方式通常是在构件底部与车板接触的地方放置防滑橡胶皮,并在构件的四角及中间部位用钢丝绳及葫芦铰链固定,上述施工技术的主要缺点在于:目前葫芦铰链无法直观的清楚铰链所承受拉应力,不能实时直观的反映预制构件运输时的绑扎情况和状态,危险系数较大;构件在运输过程中,车辆在加速和急刹过程中构件可能出现位移及松动,运输安全性得不到有力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构件运输固定结构,为构件运输提供了一种稳定可靠,并且可直观的监测构件各处支撑力的大小,有助于提高构件运输的安全性。
2、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3、一种构件运输固定结构,包括:前挡块、后挡块、多根斜撑杆组、液压装置及垂直度监测计。前挡块及后挡块分别设置于车板的前后端,用于限定构件的前后端部。斜撑杆组设于构件的两侧,其一端支撑于构件的侧面顶部,另一端支撑于车板两侧,斜撑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件运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挡块(1)、后挡块(2)、多根斜撑杆组(3)、液压装置(4)及垂直度监测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件运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垂直度监测计(5)、轴力监测计(31)及液压装置(4)实时数值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驾驶室内的显示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件运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液压装置(4)与构件的接触部位设有隔板(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构件运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隔板(41)朝向构件的一侧设有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件运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挡块(1)、后挡块(2)、多根斜撑杆组(3)、液压装置(4)及垂直度监测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件运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垂直度监测计(5)、轴力监测计(31)及液压装置(4)实时数值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驾驶室内的显示器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构件运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液压装置(4)与构件的接触部位设有隔板(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构件运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隔板(41)朝向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柳,沈涛,李政柏,雷建,徐严奎,刘家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