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式中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6548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6-27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线式中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路、进气管路以及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与出水管路之间连接有若干根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第二支管相互之间呈并联关系;各第二支管上均设置有气液混合器以及背压阀,在第二支管的流程上,气液混合器位于背压阀的上游;还包括数量与第二支管数量相等的第一支管,各第二支管上的气液混合器均通过单独的第一支管与进气管路相连,所述处理方法基于所述处理装置对待处理水体进行pH值调节,该方案可有效解决处理后水体pH值不稳定、所需管线较长的问题,还具有对装置运行安全性有利、对降低装置设置成本和维护成本有利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管线式中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为保护环境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筑活动所产生的污水中通常含有砂石且通常水体呈碱性,现有处理方法中,可通过筛分以及多级沉降手段,将污水中的砂石在处理流程的不同位置按照粒径进行分离,并对经过沉降的污水ph值调节进行调节,获得中水以加以进一步利用。为避免使用强酸,降低物资管理难度以及处理系统防护难度,采用二氧化碳调节水体ph值的方法为一种环保、安全、经济且能够实现精确酸碱度调节的方法。

2、现有基于二氧化碳对水体进行ph值调节的系统通常包括开放式系统以及封闭式系统,所述开放式系统多采用混合罐以及反应池,具体为水体与二氧化碳在混合罐内进行混合后被引流至反应池进行进一步反应,或者采用曝气池,采用直接将二氧化碳通过设置在曝气池中的曝气装置注入水体的方法;所述封闭式系统即为二氧化碳与水体混合、二氧化碳与水体反应的流程均位于封闭的空间内,相较于开放式系统,以上封闭的空间可有效提升二氧化碳的利用率、实现对过量二氧化碳进行再利用以避免出现环境排放。

3、以上封闭式系统通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管线式中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路(1)、进气管路(4)以及出水管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1)与出水管路(2)之间连接有若干根第二支管(5),所述第二支管(5)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第二支管(5)相互之间呈并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式中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第二支管(5)上均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7)以及第一流量计(8),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7)用于调整第二支管(5)上的水体流量,所述第一流量计(8)用于检测第二支管(5)上的水体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式中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第二支管(5)上均设置有轴流泵(6),所...

【技术特征摘要】

1.管线式中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路(1)、进气管路(4)以及出水管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1)与出水管路(2)之间连接有若干根第二支管(5),所述第二支管(5)的数量大于或等于2,第二支管(5)相互之间呈并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式中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第二支管(5)上均设置有第一流量调节阀(7)以及第一流量计(8),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7)用于调整第二支管(5)上的水体流量,所述第一流量计(8)用于检测第二支管(5)上的水体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式中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第二支管(5)上均设置有轴流泵(6),所述轴流泵(6)位于气液混合器(9)的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式中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第二支管(5)上均设置有反应罐(14),所述反应罐(14)位于气液混合器(9)与背压阀(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线式中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14)包括承压壳体(17)、设置在承压壳体(17)内壁上的防腐内衬层(19)、设置在承压壳体(17)内部并位于承压壳体(17)底侧的多孔支撑板(20)、支撑于多孔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游罗伟李玉友耿宾杰潘小雨叶祥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