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转运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转运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7604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运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到机器人领域,一种转运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手臂,所述调节手臂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搭台,所述搭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缸。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实现对转动盘的调节支撑,通过设置调节手臂、调节杆,进行角度调节,通过设置安装板、搭台,保持对操作箱的安装支撑,通过设置液压伸缩缸,提供驱动的动力,通过设置切换夹持机构,进行多种物体的转运,无需进行拆卸,适应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运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机器人能够通过编程和自动控制来执行诸如作业或移动等任务。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

2、机器人在对流水线上的小件物体进行转运时,通常会采用机械手操作进行转运物体,但现有的机械手结构单一,通常一个机械手上只能转运同一种类型的物件,需要对其他类型的物体进行转运时,需要更换机械手,比较麻烦,因此,需要一种转运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运机器人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机器人在对流水线上的小件物体进行转运时,通常会采用机械手操作进行转运物体,但现有的机械手结构单一,通常一个机械手上只能转运同一种类型的物件,需要对其他类型的物体进行转运时,需要更换机械手,比较麻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运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手臂,所述调节手臂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搭台,所述搭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缸,所述液压伸缩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切换夹持机构。

3、优选地,所述切换夹持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液压伸缩缸输出端的左齿条、右齿条,所述左齿条与右齿条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板,所述操作箱的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

4、优选地,所述操作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前定位板、后定位板,所述前定位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前齿条,所述后定位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后齿条,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所述操作箱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避让孔。

5、优选地,所述第一直齿轮与左齿条啮合,所述第二直齿轮与前齿条啮合,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直齿轮、第四直齿轮,所述第三直齿轮与后齿条啮合,所述第四直齿轮与右齿条啮合。

6、优选地,所述前齿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运动夹杆,所述第一运动夹杆的表面与前定位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后齿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运动夹杆,所述第二运动夹杆的表面与后定位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运动夹杆与第二运动夹杆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前后一对所述支撑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7、优选地,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压板,前后一对所述弧形压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摩擦垫片,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弧形压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第一运动夹杆与第二运动夹杆的相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密封箱,所述密封箱的一侧与第一运动夹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箱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气孔。

9、优选地,所述密封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推杆,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贯穿密封箱的内顶壁并固定连接有压力板,所述压力板与密封箱的内壁相适配,所述密封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吸盘。

10、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转运机器人的使用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一、使用者在使用时,将转动盘、调节杆、调节手臂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启动液压伸缩缸,液压伸缩缸的输出端带动左齿条、右齿条上升或下降,由于第一直齿轮与左齿条啮合,使得左齿条运动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第一直齿轮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由于第二直齿轮与前齿条啮合,使得第二直齿轮转动带动前齿条在前定位板的上表面滑动,由于第三直齿轮与后齿条啮合,第四直齿轮与右齿条啮合,使得右齿条运动带动第四直齿轮转动,第四直齿轮转动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三直齿轮转动,第三直齿轮转动带动后齿条在后定位板的上表面滑动,使得前齿条与后齿条相互靠近或远离;

12、步骤二、前齿条运动带动第一运动夹杆运动,后齿条运动带动第二运动夹杆运动,进而带动一对弧形压板相互靠近或远离,当一对弧形压板相互靠近时,摩擦垫片与物体的表面接触,带动复位弹簧压缩以适应物体的表面轮廓,摩擦垫片增加与物体的摩擦,当需要使用吸盘吸附物体时,转动丝杆,带动密封箱滑动下降,此时使得吸盘与物体的表面接触,启动电推杆,电推杆的输出端带动压力板滑动调节其高度,吸盘吸附转运物体,压力板上升的过程中将空气由排气孔处排出。

13、综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左齿条、右齿条,启动液压伸缩缸,液压伸缩缸的输出端带动左齿条、右齿条上升或下降,通过设置加强板,加强左齿条、右齿条之间的强度,通过设置第一转动轴,实现对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的支撑,通过设置第二转动轴,实现对第三直齿轮、第四直齿轮的支撑,通过设置前定位板、后定位板,实现对前齿条与后齿条的支撑,通过设置避让孔,对前齿条与后齿条的运动进行避让。

1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直齿轮与左齿条啮合,使得左齿条运动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第一直齿轮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由于第二直齿轮与前齿条啮合,使得第二直齿轮转动带动前齿条在前定位板的上表面滑动,由于第三直齿轮与后齿条啮合,第四直齿轮与右齿条啮合,使得右齿条运动带动第四直齿轮转动,第四直齿轮转动通过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三直齿轮转动,第三直齿轮转动带动后齿条在后定位板的上表面滑动,通过设置第一运动夹杆,前齿条运动带动第一运动夹杆运动,通过设置第二运动夹杆,后齿条运动带动第二运动夹杆运动,通过设置第一运动夹杆、第二运动夹杆,实现对支撑板的支撑,通过设置伸缩杆,实现对弧形压板的支撑,通过设置摩擦垫片,加大摩擦,通过设置复位弹簧,使得弧形压板变形后复位。

16、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丝杆,转动丝杆,丝杆转动带动密封箱的高度发生变化,通过设置排气孔,便于压力排气,通过设置电推杆,启动电推杆,电推杆的输出端带动压力板滑动调节其高度,通过设置吸盘,吸附转运物体,借由上述结构,进行多种物体的转运,无需进行拆卸,适应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运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盘(2),所述转动盘(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杆(3),所述调节杆(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手臂(4),所述调节手臂(4)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搭台(8),所述搭台(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箱(6),所述操作箱(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缸(7),所述液压伸缩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切换夹持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夹持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于液压伸缩缸(7)输出端的左齿条(915)、右齿条(916),所述左齿条(915)与右齿条(916)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板(917),所述操作箱(6)的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903)、第二转动轴(9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前定位板(902)、后定位板(911),所述前定位板(90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前齿条(909),所述后定位板(91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后齿条(910),所述第一转动轴(9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907)、第二直齿轮(908),所述操作箱(6)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避让孔(9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齿轮(907)与左齿条(915)啮合,所述第二直齿轮(908)与前齿条(909)啮合,所述第二转动轴(9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直齿轮(912)、第四直齿轮(913),所述第三直齿轮(912)与后齿条(910)啮合,所述第四直齿轮(913)与右齿条(916)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齿条(90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运动夹杆(904),所述第一运动夹杆(904)的表面与前定位板(90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后齿条(9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运动夹杆(927),所述第二运动夹杆(927)的表面与后定位板(91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运动夹杆(904)与第二运动夹杆(927)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19),前后一对所述支撑板(919)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9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9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压板(906),前后一对所述弧形压板(906)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摩擦垫片(922),所述伸缩杆(920)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921),所述复位弹簧(921)的一端与支撑板(919)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921)的另一端与弧形压板(906)的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夹杆(904)与第二运动夹杆(927)的相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24),所述固定杆(924)的内壁螺纹连接有丝杆(925),所述丝杆(925)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密封箱(905),所述密封箱(905)的一侧与第一运动夹杆(904)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密封箱(905)的上表面开设有排气孔(92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90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推杆(926),所述电推杆(926)的输出端贯穿密封箱(905)的内顶壁并固定连接有压力板(9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板(923)与密封箱(905)的内壁相适配,所述密封箱(90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吸盘(918)。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转运机器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机器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盘(2),所述转动盘(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杆(3),所述调节杆(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手臂(4),所述调节手臂(4)的右侧转动连接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搭台(8),所述搭台(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操作箱(6),所述操作箱(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伸缩缸(7),所述液压伸缩缸(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切换夹持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夹持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于液压伸缩缸(7)输出端的左齿条(915)、右齿条(916),所述左齿条(915)与右齿条(916)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板(917),所述操作箱(6)的内壁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903)、第二转动轴(9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前定位板(902)、后定位板(911),所述前定位板(902)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前齿条(909),所述后定位板(911)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后齿条(910),所述第一转动轴(90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907)、第二直齿轮(908),所述操作箱(6)的前后表面均开设有避让孔(9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齿轮(907)与左齿条(915)啮合,所述第二直齿轮(908)与前齿条(909)啮合,所述第二转动轴(91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直齿轮(912)、第四直齿轮(913),所述第三直齿轮(912)与后齿条(910)啮合,所述第四直齿轮(913)与右齿条(916)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运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齿条(90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运动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艾米机器人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