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7602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2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涉及电池组技术领域。电池冷却结构包括电池组、电气板、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所述电气板设置于所述电池组的一侧,并与所述电池组电连接,所述第一液冷板相对设置于所述电池组远离所述电气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液冷板设有两个且均与第一方向平行,两个所述第二液冷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组的两个相对面,所述第一液冷板与所述第二液冷板内部均设有冷却液通道,所述第一液冷板与所述第二液冷板的冷却液通道相互连通。本申请使电池组的多个侧面同时进行散热,提升电池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组,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电池组系统在新能源汽车及各类储能系统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大型储能及长续航的大能量化车储系统已成主流趋势。但由于电池模组的充放电电流较大,仅仅依靠自然冷却或是风冷已不能满足电池模组的散热需求,极易造成热量积累,轻者影响电芯循环寿命,重者导致安全事故。

2、目前,液冷技术的冷却效果更好、温度控制更均衡,从而在电动汽车领域广泛应用,并逐步推广至大型储能领域。现有技术中,对于电池组的液冷散热主要为以下两种结构:一种是采用冷却板与箱体一体化结构,不便于拆装回收,也不利于维修,更换成本高;另一种是将冷却板与电池模组绑定,装配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可靠性较差。为此,现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冷板拆装繁琐或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冷却结构,包括:

4、电池组;

5、电气板,所述电气板设置于所述电池组的一侧,并与所述电池组电连接;

6、第一液冷板,所述第一液冷板相对设置于所述电池组远离所述电气板的一侧;

7、第二液冷板,所述第二液冷板设有两个且均与第一方向平行,两个所述第二液冷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电池组的两个相对面;

8、所述第一液冷板与所述第二液冷板内部均设有冷却液通道,所述第一液冷板与所述第二液冷板的冷却液通道相互连通。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冷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接头;

10、两个所述第二液冷板上设置有第二接头,两个所述第二接头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接头连接。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冷却结构还包括散热管矩阵,所述散热管矩阵包括沿第三方向分布的至少一排散热管及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的多列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均与第二方向平行,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液冷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液冷板的冷却通道连通;

12、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芯,多个所述电芯均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相邻两个电芯之间均设置有一列所述散热管。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缺口且两个所述缺口的方向相反。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气板包括基板、采集线路和输出接口,所述采集线路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输出接口安装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采集线路分别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输出接口电连接。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气板还包括接线排,所述接线排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与所述电池组的电极柱连接,所述接线排分别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采集线路电连接。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连接弹片,所述连接弹片设有多个且周向分布于所述连接孔内。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冷却结构还包括束缚带,所述束缚带绕设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第二液冷板上。

1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冷却结构,所述电池冷却结构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电池冷却结构分别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依次组合。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液冷板上设置有承力管,沿所述第三方向分布的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冷却结构通过螺栓依次穿设两者的所述承力管进行连接。

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池冷却结构及电池模组,用于电池组的液冷散热。电池冷却结构包括电池组、电气板、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其中,电气板设置于电池组的一侧并与电池组电连接,第二液冷板设有两个并相对设置于电池组的两个侧面,第一液冷板与第二液冷板的冷却液通道相互连通。如此一来,电气板可收集电池组的各类参数,便于查看电池组的工作状态,第一液冷板与第二液冷板内的冷却液相互流通,对电池组的多个侧面循环散热,提升电池组散热效率。另外,电气板与第一液冷板分布和第二液冷板连接,形成箱体结构,使电池组被限定于液冷板之间,液冷板与电池组接触稳定,可靠性增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结构还包括散热管矩阵,所述散热管矩阵包括沿第三方向分布的至少一排散热管及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的多列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均与第二方向平行,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液冷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液冷板的冷却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缺口且两个所述缺口的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板包括基板、采集线路和输出接口,所述采集线路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输出接口安装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采集线路分别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输出接口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板还包括接线排,所述接线排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与所述电池组的电极柱连接,所述接线排分别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采集线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内设置有连接弹片,所述连接弹片设有多个且周向分布于所述连接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结构还包括束缚带,所述束缚带绕设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第二液冷板上。

9.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冷却结构,所述电池冷却结构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电池冷却结构分别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依次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冷板上设置有承力管,沿所述第三方向分布的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冷却结构通过螺栓依次穿设两者的所述承力管进行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结构还包括散热管矩阵,所述散热管矩阵包括沿第三方向分布的至少一排散热管及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的多列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均与第二方向平行,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液冷板连接并与所述第二液冷板的冷却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均设置有缺口且两个所述缺口的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板包括基板、采集线路和输出接口,所述采集线路安装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输出接口安装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采集线路分别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输出接口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生辉娄豫皖陈海廷和祥运丁丽平马万伏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宝丰昱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