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架和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5610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4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架和储能系统,涉及锂电池领域;其中,该电池架包括框架本体、托盘和冷却循环管道;框架本体至少设有一个电池模组放置区;托盘与电池模组放置区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且托盘用于承载第一冷却介质,且第一冷却介质到托盘底部的距离定义为h,电池模组到托盘底部的最大距离定义为H;冷却循环管道与框架本体固定连接并用于承载第二冷却介质,冷却循环管道包括至少一个冷却弯管,每一冷却弯管分别置于对应的一个托盘内,冷却弯管到托盘底部的最大距离定义为d,其中,d<h<H。本申请通过第一冷却介质与电池模组直接接触进行冷却,第二冷却介质能够对电池模组和第一冷却介质进行降温,大大提高了冷却能力和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架和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我国锂电池的冷却方式主要包括风冷和液冷,其中,风冷是通过导风结构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存在冷却效率低的缺点,液冷是通过制作液冷板,将液冷板安装于电池模组的底部形成电池包,然后再将电池包放置于电池架上,此时电池模组与液冷板内的冷却介质并未直接接触,冷却效率极低,且液冷板的结构复杂,安装步骤繁琐,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池架和储能系统,能够提高冷却效率,简化电池架的结构,便于安装和维护,并降低了成本。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架,该电池架用于放置电池模组,该电池架包括框架本体、托盘和冷却循环管道;

3、所述框架本体至少设有一个电池模组放置区;

4、所述托盘与所述电池模组放置区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且所述托盘用于承载第一冷却介质,且所述第一冷却介质到所述托盘底部的距离定义为h,所述电池模组到所述托盘底部的最大距离定义为h;

5、所述冷却循环管道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架,用于放置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本体、托盘和冷却循环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托盘内分别设有多个支撑部,所述电池模组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且至少部分所述电池模组浸泡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所述支撑部设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托盘底部的距离定义为D,其中,d≤D<h。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部间隔布设,所述冷却弯管设有多个连续的弯曲部,各所述支撑部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任意两个弯曲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管道还包括进液管道和出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架,用于放置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本体、托盘和冷却循环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托盘内分别设有多个支撑部,所述电池模组放置于所述支撑部上,且至少部分所述电池模组浸泡于所述第一冷却介质,所述支撑部设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与所述托盘底部的距离定义为d,其中,d≤d<h。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部间隔布设,所述冷却弯管设有多个连续的弯曲部,各所述支撑部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任意两个弯曲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管道还包括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与各所述冷却弯管连通以向各所述冷却弯管输入第二冷却介质,所述出液管道与各所述冷却弯管连通以输出第二冷却介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豫皖臧彦来和祥运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宝丰昱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