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技术_技高网

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6952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涉及砌体结构窗间墙加固技术领域,包括:窗间墙本体、洁净层、交叉碳纤维布层、第一粘接层和约束层,窗间墙本体设置于墙体上的两个窗户之间;交叉碳纤维布层包括第一碳纤维布和第二碳纤维布,第一碳纤维布层沿着窗间墙本体内侧的一个对角设置,第二碳纤维布沿着窗间墙本体内侧的另一个对角设置,第一粘接层用于设置于交叉碳纤维布层与窗间墙本体之间;约束层用于水平设置于交叉碳纤维布层远离窗间墙本体的一侧,约束层与窗间墙本体固定连接,避免破坏文物本体、建筑外立面,有效提高结构的水平承载能力,有效提高结构抗震性能,有效提高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砌体结构窗间墙加固,特别是涉及一种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1、砌体结构窗间墙是主要的竖向支撑构件,用于支撑上部结构,由于墙体受到开洞影响,在地震等水平力作用下,窗间墙是结构受力的薄弱环节,容易遭受地震破坏形成x型交叉裂缝甚至局部倒塌从而造成整体结构破坏,为增强砌体结构窗间墙受力能力,常常对砌体结构进行整体加固,如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喷射混凝土等对砌体墙进行加固,这些加固方法效果显著,但是对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容易破坏文物本体,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在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加固中采用上述常规方案常常不被允许。

2、因此,亟需一种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及方法,在能够避免破坏文物本体、建筑外立面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水平承载能力,有效提高结构抗震性能,有效提高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避免破坏文物本体、建筑外立面,有效提高结构的水平承载能力,有效提高结构抗震性能,有效提高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包括:窗间墙本体、洁净层、交叉碳纤维布层、第一粘接层和约束层,所述窗间墙本体设置于墙体上的两个窗户之间;所述洁净层为对所述窗间墙本体的内侧及两侧进行清理修补找平而形成;所述交叉碳纤维布层包括第一碳纤维布和第二碳纤维布,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层沿着所述窗间墙本体内侧的一个对角设置并向上和向下延伸出所述窗间墙本体,所述第二碳纤维布沿着所述窗间墙本体内侧的另一个对角设置并向上和向下延伸出所述窗间墙本体,所述第一碳纤维布和所述第二碳纤维布交叉设置;所述第一粘接层用于设置于所述交叉碳纤维布层与所述窗间墙本体之间以将所述交叉碳纤维布层与所述窗间墙本体粘接固定;所述约束层用于水平设置于所述交叉碳纤维布层远离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一侧以对所述交叉碳纤维布层进行约束,所述约束层与所述窗间墙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约束层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两侧并与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约束层包括第三碳纤维布和第四碳纤维布,所述第三碳纤维布固定设置于所述窗间墙本体的顶部且设置于所述交叉碳纤维布层的远离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三碳纤维布与所述窗间墙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碳纤维布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两侧并与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碳纤维布固定设置于所述窗间墙本体的底部且设置于所述交叉碳纤维布层远离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一侧,所述第四碳纤维布与所述窗间墙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碳纤维布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两侧并与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约束层还包括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粘接设置于所述约束层的靠近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粘接层与所述窗间墙本体粘接固定。

6、优选的,所述第三碳纤维布的宽度为100~200mm,所述第四碳纤维布与所述第三碳纤维布的宽度相同。

7、优选的,所述第二粘接层的宽度与所述约束层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粘接层为结构胶均匀涂刷而成。

8、优选的,所述第一碳纤维布的宽度为150~200mm,所述第一碳纤维布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布的宽度相同。

9、优选的,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宽度与所述交叉碳纤维布层的宽度相同,且所述第一粘接层为结构胶均匀涂刷而成。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s1:对所述窗间墙本体的内侧及两侧进行清理修补找平;

12、s2:在所述窗间墙本体上所述交叉碳纤维布层的固定位置涂刷所述第一粘接层;

13、s3:将所述交叉碳纤维布层与所述第一粘接层进行粘接固定;

14、s4:将所述约束层与所述窗间墙本体进行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约束层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两侧并与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两侧进行固定连接。

15、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通过设置交叉碳纤维布层并通过第一粘接层与窗间墙本体粘接固定,碳纤维布受力方向与水平力方向基本相同,增强了窗间墙水平承载能力,避免窗间墙在地震作用下,形成x型裂缝,减少了墙体局部脱落的风险,并且由于增加了交叉碳纤维布,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水平承载能力,提高了结构抗震性能,提高了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通过设置洁净层,有效保证了第一粘接层与窗间墙本体之间的粘接效果,通过设置约束层进一步的对交叉碳纤维布层进行约束,保证了交叉碳纤维布层与窗间墙本体之间连接的稳固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层包括第三碳纤维布和第四碳纤维布,所述第三碳纤维布固定设置于所述窗间墙本体的顶部且设置于所述交叉碳纤维布层的远离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三碳纤维布与所述窗间墙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碳纤维布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两侧并与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碳纤维布固定设置于所述窗间墙本体的底部且设置于所述交叉碳纤维布层远离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一侧,所述第四碳纤维布与所述窗间墙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碳纤维布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两侧并与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层还包括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粘接设置于所述约束层的靠近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粘接层与所述窗间墙本体粘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碳纤维布的宽度为100~200mm,所述第四碳纤维布与所述第三碳纤维布的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接层的宽度与所述约束层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粘接层为结构胶均匀涂刷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碳纤维布的宽度为150~200mm,所述第一碳纤维布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碳纤维布的宽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的宽度与所述交叉碳纤维布层的宽度相同,且所述第一粘接层为结构胶均匀涂刷而成。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层包括第三碳纤维布和第四碳纤维布,所述第三碳纤维布固定设置于所述窗间墙本体的顶部且设置于所述交叉碳纤维布层的远离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三碳纤维布与所述窗间墙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三碳纤维布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两侧并与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碳纤维布固定设置于所述窗间墙本体的底部且设置于所述交叉碳纤维布层远离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一侧,所述第四碳纤维布与所述窗间墙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四碳纤维布的两端延伸至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两侧并与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两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间墙内侧交叉粘贴碳纤维布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层还包括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粘接设置于所述约束层的靠近所述窗间墙本体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粘接层与所述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光海马智刚庞书经林燕秋江枣余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