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次顶出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693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次顶出的注塑模具,包括凸模、凹模、一级顶推机构、二级顶推机构和三级顶推机构;所述凸模上设有一级大斜顶、二级盖帽直顶和二级大斜顶;所述凸模与凹模闭合后,所述凸模、凹模、一级大斜顶、二级盖帽直顶和二级大斜顶之间形成塑件的注塑型腔。本技术设置了一级顶推机构、二级顶推机构和三级顶推机构,先通过一级顶推机构顶出一级大斜顶对塑件的外侧抽芯,然后通过二级顶推机构顶出二级大斜顶对塑件的内侧抽芯,并同时顶出二级盖帽直顶,最后通过三级顶推机构用于将塑件从二级盖帽直顶上顶出,从而实现对复杂的扰流板进行注塑,同时还能便于塑件的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三次顶出的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1、车辆后扰流板是设置于车辆尾部的一种结构,以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可利用扰流板克服一定空气阻力的影响,从而可相对降低车辆行驶的能耗,同时可增加车辆行驶的稳定性。

2、扰流板大多为塑料产品,通过注塑成型。有些车辆的扰流板结构较为复杂,其外观面和内侧面在开模方向均存在纵多倒勾,一般的斜顶模具无法针对较为复杂的扰流板的注塑,或是注塑完成后塑件脱模较为困难。

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三次顶出的注塑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模具无法注塑结构复杂的扰流板,以及注塑后塑件脱模困难的问题,而提出一种三次顶出的注塑模具。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次顶出的注塑模具,包括凸模、凹模、一级顶推机构、二级顶推机构和三级顶推机构;所述凸模上设有一级大斜顶、二级盖帽直顶和二级大斜顶;所述凸模与凹模闭合后,所述凸模、凹模、一级大斜顶、二级盖帽直顶和二级大斜顶之间形成塑件的注塑型腔;所述一级顶推机构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次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凸模(1)、凹模(2)、一级顶推机构(3)、二级顶推机构(4)和三级顶推机构(5);所述凸模(1)上设有一级大斜顶(6)、二级盖帽直顶(7)和二级大斜顶(8);所述凸模(1)与凹模(2)闭合后,所述凸模(1)、凹模(2)、一级大斜顶(6)、二级盖帽直顶(7)和二级大斜顶(8)之间形成塑件的注塑型腔;所述一级顶推机构(3)用于顶出一级大斜顶(6)对塑件的外侧抽芯;所述二级顶推机构(4)用于顶出二级大斜顶(8)对塑件的内侧抽芯,并同时顶出二级盖帽直顶(7);所述三级顶推机构(5)用于将塑件从二级盖帽直顶(7)上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次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凸模(1)、凹模(2)、一级顶推机构(3)、二级顶推机构(4)和三级顶推机构(5);所述凸模(1)上设有一级大斜顶(6)、二级盖帽直顶(7)和二级大斜顶(8);所述凸模(1)与凹模(2)闭合后,所述凸模(1)、凹模(2)、一级大斜顶(6)、二级盖帽直顶(7)和二级大斜顶(8)之间形成塑件的注塑型腔;所述一级顶推机构(3)用于顶出一级大斜顶(6)对塑件的外侧抽芯;所述二级顶推机构(4)用于顶出二级大斜顶(8)对塑件的内侧抽芯,并同时顶出二级盖帽直顶(7);所述三级顶推机构(5)用于将塑件从二级盖帽直顶(7)上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次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顶推机构(3)包括一级顶推板(3-1)以及对称滑动连接于一级顶推板(3-1)上的一级顶杆(3-2);所述一级顶杆(3-2)滑动伸入凹模(2)内并与一级大斜顶(6)接触;所述一级顶推板(3-1)的四个角处均设有用于驱动一级顶推板(3-1)运动的第一驱动件(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次顶出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顶推机构(4)包括设于一级顶推板(3-1)上方的二级顶推板(4-1);所述二级顶推板(4-1)上对称滑动连接有二级顶杆(4-2);所述二级顶杆(4-2)滑动伸入凹模(2)内,并与二级大斜顶(8)接触;所述第一驱动件(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全良张杰王金史亦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威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