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691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包括上模,所述上模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一翻转组件,且上模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二翻转组件,且第二翻转组件下方的两侧皆设置有移动架,所述底板的两端安装有清理辊组件。该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实现了在模具中设置了多组模槽,需要下料的时候可以启动第一电机,使得第一电机带动主轴进行转动,从而利用主轴将下模的端部顶升,两组端部轮流升起,不用升起的端部通过启动的第二电机带动将其卡住,配合使得其中多组的物料方便轮流倾斜倒出,在物料较多的时候翻转模具使得模具下料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具体为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1、模具是指对原材料、工业配件进行加工的各类专业工具,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生产效率等多个因素,因此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

2、模具根据使用环境不同、生产产品不同分为多种,其中一些模具需要具备翻转功能,翻转功能目的是可能是为了当模具方便清理存在的,也可能是因为方便模具灌注浆料存在的。

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6544238u,提供了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属于模具
,模具装置包括模具以及用于存放模具的托盒;所述托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铰轴;还包括一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一对侧板,两所述侧板的相对侧均设置有一与所述铰轴配合的铰接孔,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两侧板,并在两侧板之间可转动的安装有用于存放模具的托盒,方便在清理时保持模具上表面朝下放置。

4、上述的现有技术,虽然通过翻转的方式将模具的上表面朝下放置已到达方便清理的目的,但是一般模具分为上模和下模,两者为同一轴线上,上模朝下,所以平时难以清理,上模朝上,但是存在内部的物料不便出料的缺点,现有的出料方式一般是顶出机构配推出机构将物料下料,但是对于数量较多的物料,普通的推出操作,已经不能满足。

5、可见,需要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一般模具分为上模和下模,两者为同一轴线上,上模朝下,所以平时难以清理,上模朝上,但是存在内部的物料不便出料的缺点,现有的出料方式一般是顶出机构配推出机构将物料下料,但是对于数量较多的物料,普通的推出操作,已经不能满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一般模具分为上模和下模,两者为同一轴线上,上模朝下,所以平时难以清理,上模朝上,但是存在内部的物料不便出料的缺点,现有的出料方式一般是顶出机构配推出机构将物料下料,但是对于数量较多的物料,普通的推出操作,已经不能满足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包括上模,所述上模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一翻转组件,且上模的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安装有第二翻转组件,且第二翻转组件下方的两侧皆设置有移动架,所述底板的两端安装有清理辊组件;

3、所述上模的上方连接有导流管,且导流管的外侧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连接有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且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内部皆开设有引导槽,且第二侧板中的引导槽上设置有转折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外侧皆安装有液压缸;

4、所述第二翻转组件包括主轴,且主轴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二铰接杆,且第二铰接杆安装在下模下方,所述下模下方的端部连接有卡轴,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有卡块,且卡块的内部被卡合部贯穿,所述卡合部被第二电机驱动移动。

5、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滑块分别位于导流管的两侧,所述导流管的内部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连通上模。

6、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中设置有第一引导槽,所述第二侧板中设置有第二引导槽,且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皆包括有横向部和纵向部,横向部和纵向部垂直设置,所述转折部位于横向部和纵向部的交界处,所述滑块分别在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中移动。

7、优选的,所述液压缸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液压缸分别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一侧,且两组液压缸分别和滑块连接,所述上模和下模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立板。

8、优选的,所述主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的数量皆为两组,所述第二铰接杆在下模的底端转动,所述第二铰接杆位于下模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卡轴位于第二铰接杆的两侧,所述上模和下模中皆设置有多组注液口和成型槽,且注液口和成型槽相匹配。

9、优选的,所述卡块上方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和卡轴相匹配,所述第一卡槽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且第二卡槽与卡合部相匹配,所述卡合部间接与卡轴接触。

10、优选的,所述卡合部的端部连接有纵轴部,且纵轴部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横轴部,所述横轴部包括驱动部,且驱动部设置在横轴部上方的一侧,所述驱动部中设置有多组齿牙,所述齿牙中转动有拨动轮,且拨动轮的前侧设置有多组拨动杆,所述拨动轮的后侧安装有第二电机。

11、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为内部中空两端圆弧结构的矩形形状,所述拨动轮在驱动部中转动,且拨动杆成半圆的弧形结构设置在拨动轮的一侧,所述拨动轮和齿牙间接接触。

12、优选的,所述清理辊组件包括皮带轮组,且皮带轮组的一端连接有转辊,所述转辊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转辊皆位于底板的端部转动。

13、优选的,所述皮带轮组包括皮带轮、皮带、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皮带套接在皮带轮的外侧,所述第一齿轮位于其中一组皮带轮的一侧,且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啮合,且第二齿轮位于其中一组转辊的一端,所述皮带轮组与第二电机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5、第一、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底板、第二翻转组件、移动架,实现了在模具中设置了多组模槽,需要下料的时候可以启动第一电机,使得第一电机带动主轴进行转动,从而利用主轴将下模的端部顶升,两组端部轮流升起,不用升起的端部通过启动的第二电机带动将其卡住,配合使得其中多组的物料方便轮流倾斜倒出,在物料较多的时候翻转模具使得模具下料方便。

16、第二、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上模、第一翻转组件,实现了上下模在合模的时候位于同一轴线,分离的时候,上模的运动轨迹是先纵向再横向,脱离下模运动的轴线,从而不会阻挡下模翻转下料,另外上模横向转动之后,会将注模口暴露出来,这样会方便维修或者清理人员操作,一举两得。

17、第三、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清理辊组件,实现了下模翻转将其内部的物料倒出之后,可能会有一些物料下落在底板的端部,通过转辊的转动可以将物料转动排料,使其不必落在底板上,而转辊可以采用较为柔软的材质,避免磕碰受损,且驱动两组转辊的为第二电机,使得清理辊组件和移动架之间实现联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包括上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一翻转组件(2),且上模(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顶端安装有第二翻转组件(4),且第二翻转组件(4)下方的两侧皆设置有移动架(5),所述底板(3)的两端安装有清理辊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0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滑块(102)分别位于导流管(101)的两侧,所述导流管(101)的内部连接有连接管(103),且连接管(103)连通上模(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01)中设置有第一引导槽(202),所述第二侧板(203)中设置有第二引导槽(204),且第一引导槽(202)和第二引导槽(204)皆包括有横向部和纵向部,横向部和纵向部垂直设置,所述转折部(205)位于横向部和纵向部的交界处,所述滑块(102)分别在第一引导槽(202)和第二引导槽(204)中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206)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液压缸(206)分别位于第一侧板(201)和第二侧板(203)的一侧,且两组液压缸(206)分别和滑块(102)连接,所述上模(1)和下模(405)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40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401),所述第一铰接杆(403)和第二铰接杆(404)的数量皆为两组,所述第二铰接杆(404)在下模(405)的底端转动,所述第二铰接杆(404)位于下模(405)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卡轴(406)位于第二铰接杆(404)的两侧,所述上模(1)和下模(405)中皆设置有多组注液口和成型槽,且注液口和成型槽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407)上方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4071),且第一卡槽(4071)和卡轴(406)相匹配,所述第一卡槽(4071)上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4072),且第二卡槽(4072)与卡合部(501)相匹配,所述卡合部(501)间接与卡轴(406)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501)的端部连接有纵轴部(502),且纵轴部(502)的中间位置处连接有横轴部(503),所述横轴部(503)包括驱动部(5031),且驱动部(5031)设置在横轴部(503)上方的一侧,所述驱动部(5031)中设置有多组齿牙(5032),所述齿牙(5032)中转动有拨动轮(505),且拨动轮(505)的前侧设置有多组拨动杆(5051),所述拨动轮(505)的后侧安装有第二电机(50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5031)为内部中空两端圆弧结构的矩形形状,所述拨动轮(505)在驱动部(5031)中转动,且拨动杆(5051)成半圆的弧形结构设置在拨动轮(505)的一侧,所述拨动轮(505)和齿牙(5032)间接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辊组件(6)包括皮带轮组(601),且皮带轮组(601)的一端连接有转辊(602),所述转辊(60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转辊(602)皆位于底板(3)的端部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组(601)包括皮带轮、皮带、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皮带套接在皮带轮的外侧,所述第一齿轮位于其中一组皮带轮的一侧,且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啮合,且第二齿轮位于其中一组转辊(602)的一端,所述皮带轮组(601)与第二电机(504)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包括上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一翻转组件(2),且上模(1)的下方设置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顶端安装有第二翻转组件(4),且第二翻转组件(4)下方的两侧皆设置有移动架(5),所述底板(3)的两端安装有清理辊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02)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滑块(102)分别位于导流管(101)的两侧,所述导流管(101)的内部连接有连接管(103),且连接管(103)连通上模(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01)中设置有第一引导槽(202),所述第二侧板(203)中设置有第二引导槽(204),且第一引导槽(202)和第二引导槽(204)皆包括有横向部和纵向部,横向部和纵向部垂直设置,所述转折部(205)位于横向部和纵向部的交界处,所述滑块(102)分别在第一引导槽(202)和第二引导槽(204)中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206)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液压缸(206)分别位于第一侧板(201)和第二侧板(203)的一侧,且两组液压缸(206)分别和滑块(102)连接,所述上模(1)和下模(405)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立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转机构的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402)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401),所述第一铰接杆(403)和第二铰接杆(404)的数量皆为两组,所述第二铰接杆(404)在下模(405)的底端转动,所述第二铰接杆(404)位于下模(405)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卡轴(406)位于第二铰接杆(404)的两侧,所述上模(1)和下模(405)中皆设置有多组注液口和成型槽,且注液口和成型槽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麦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