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6568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包括轨道A和在轨道A上行走的驱动装置和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中的丝杠一端与轨道小车铰接,丝杠由驱动装置中的电机驱动作横向移动,驱动装置与轨道小车上分别安装有止回片b和止回片a;所述轨道小车的一侧插装有可用于设备行走的轨道B,轨道B与轨道小车的插装处设置有用于调节轨道B高低的调节螺钉;所述轨道B的一侧插装有配重平台;所述轨道A的顶部面设置有支撑架一,支撑架一的底部面设置有用于在轨道A上爬行的第一滚轮;所述轨道小车的底部面设置有用于在轨道A上爬行的第二滚轮。本技术能够精准控制控制轨道小车与驱动装置之间的位移距离与其工作幅宽相适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稻育秧,尤其涉及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


技术介绍

1、水稻秧苗高质量生产是优质水稻产业发展的核心,由于水稻单产水平受人工育秧劳动强度大、秧苗素质低等问题的影响,使得水稻产业对秧苗生产环节的规模化、智能化、无人化要求日益增高,出现了工厂化水稻育苗。目前,在水稻育秧工作中,我们常会用到覆土机或播种机,现有技术中在育苗盘中覆土的工作,通常由人工或简单机械辅助完成,较为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作业效率低。

2、为解决上述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120520196.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稻育苗用高效覆土装置,包括机架、锥形料斗、刮动提升架和搅拌轴,所述的机架为槽钢板架,所述的锥形料斗固定在所述的机架的内部,所述的刮动提升架固定在所述的机架的底部,所述的机架的底部两端分别穿有轮轴和两个通轴,所述的轮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行走轮,所述的通轴的端部与所述的机架的侧面通过轴承连接,每个所述的通轴上都套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的皮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上述专利中的水稻育苗用高效覆土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由于覆土机在工作完一幅覆土后,会将覆土机移动到下一个工作位置再进行下一幅的覆土工作,而覆土机的移动长度应当与覆土机的工作幅宽相适配,故而若覆土机的移动距离大于或小于其工作幅宽都会影响育秧质量,因此存在不能精准控制覆土机的移动距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包括轨道a和在轨道a上行走的驱动装置和轨道小车,所述驱动装置中的丝杠一端与轨道小车铰接,丝杠由驱动装置中的电机驱动作横向移动,驱动装置与轨道小车上分别安装有止回片b和止回片a。

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轨道小车的一侧插装有可用于设备行走的轨道b,轨道b与轨道小车的插装处设置有用于调节轨道b高低的调节螺钉;

5、所述轨道b的另一侧插装有可放置配重块的配重平台。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轨道a的顶部面设置有支撑架一,支撑架一的底部面设置有用于在轨道a上爬行的第一滚轮;所述轨道小车的底部面设置有用于在轨道a上爬行的第二滚轮。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轨道a和轨道小车之间,驱动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于轨道小车一侧外壁的连接块、两个呈上下分布均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一一侧面上的齿轮、固定连接于支撑架一一侧面的外壳,电机的底部外壁通过支板固定于外壳的一侧外壁;

8、两个所述齿轮的外壁相啮合,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位于上方的齿轮一端相连接,丝杠的外壁通过螺纹依次贯穿于支撑架一一侧面和位于下方的齿轮中心内壁;

9、所述丝杠的一端外壁设置有圈数传感器。

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止回片b固定连接于支撑架一面朝内的一侧面,止回片b的底端抵接轨道a的顶部面;所述止回片a固定连接于面向支撑架一的轨道小车一侧外壁,止回片a的底端抵接轨道a的顶部面。

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轨道小车的顶部面通过行走结构连接有覆土机构,行走结构为用于在轨道b上爬行的第三滚轮,第三滚轮由滚动轮和驱动电机a1构成。

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一的顶部面固定连接有上土机构,上土机构的顶部面固定连接有土箱;所述上土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向下倾斜状的导料板。

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土机构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操控面板。

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土机构的内壁设置有传送带机构,传送带机构包括两个传动轮、套设于两个传动轮外壁的传动带和设置于上土机构一侧外壁的驱动组件构成,驱动组件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传送带机构的输入端相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通过设置有驱动装置,电机控制覆土机构在装填土料期间被动逐渐远离上土机构,直至达到圈数传感器的检测圈数阈值后控制驱动组件和电机停止,从而能够精准控制轨道小车与驱动装置之间的位移距离与其工作幅宽相适配,保证育秧质量。

17、2.该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通过设置止回片a和止回片b,能够使得上土机构和覆土机构只能在轨道a上朝固定方向移动,而不能倒退,辅助覆土机构和上土机构的准确移动方向,保证作业效果;覆土机构在轨道小车上移动覆土期间,配重平台能够起到使得轨道小车平衡的作用,进而能够保证覆土效果。

18、3.该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操控第三滚轮带动覆土机构横向移动进行覆土工作,紧接着再次控制电机反向作业,由于轨道小车会在止回片a的制动作用下不发生倒退,故而会在螺纹带动下使得支撑架一及其上结构经第一滚轮前移,进而可使得上土机构逐渐靠近覆土机构方向,直至达到圈数传感器的检测圈数阈值后停止,按照上述步骤周而复始,直至完成所有种植区域的覆土工作,能够辅助提高覆土作业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包括轨道A(1)和在轨道A(1)上行走的驱动装置和轨道小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中的丝杠(4)一端与轨道小车(2)铰接,丝杠(4)由驱动装置中的电机(401)驱动作横向移动,驱动装置与轨道小车(2)上分别安装有止回片b(12)和止回片a(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小车(2)的一侧插装有可用于设备行走的轨道B(201),轨道B(201)与轨道小车(2)的插装处设置有用于调节轨道B(201)高低的调节螺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A(1)的顶部面设置有支撑架一(101),支撑架一(101)的底部面设置有用于在轨道A(1)上爬行的第一滚轮(1011);所述轨道小车(2)的底部面设置有用于在轨道A(1)上爬行的第二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轨道A(1)和轨道小车(2)之间,驱动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于轨道小车(2)一侧外壁的连接块、两个呈上下分布均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一(101)一侧面上的齿轮(402)、固定连接于支撑架一(101)一侧面的外壳,电机(401)的底部外壁通过支板固定于外壳的一侧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片b(12)固定连接于支撑架一(101)面朝内的一侧面,止回片b(12)的底端抵接轨道A(1)的顶部面;所述止回片a(5)固定连接于面向支撑架一(101)的轨道小车(2)一侧外壁,止回片a(5)的底端抵接轨道A(1)的顶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小车(2)的顶部面通过行走结构连接有覆土机构(9),行走结构为用于在轨道B(201)上爬行的第三滚轮(2011),第三滚轮(2011)由滚动轮和驱动电机A1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一(101)的顶部面固定连接有上土机构(3),上土机构(3)的顶部面固定连接有土箱(8);所述上土机构(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向下倾斜状的导料板(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土机构(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操控面板(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土机构(3)的内壁设置有传送带机构(6),传送带机构(6)包括两个传动轮、套设于两个传动轮外壁的传动带和设置于上土机构(3)一侧外壁的驱动组件(601)构成,驱动组件(601)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传送带机构(6)的输入端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包括轨道a(1)和在轨道a(1)上行走的驱动装置和轨道小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中的丝杠(4)一端与轨道小车(2)铰接,丝杠(4)由驱动装置中的电机(401)驱动作横向移动,驱动装置与轨道小车(2)上分别安装有止回片b(12)和止回片a(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小车(2)的一侧插装有可用于设备行走的轨道b(201),轨道b(201)与轨道小车(2)的插装处设置有用于调节轨道b(201)高低的调节螺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a(1)的顶部面设置有支撑架一(101),支撑架一(101)的底部面设置有用于在轨道a(1)上爬行的第一滚轮(1011);所述轨道小车(2)的底部面设置有用于在轨道a(1)上爬行的第二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设备横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轨道a(1)和轨道小车(2)之间,驱动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于轨道小车(2)一侧外壁的连接块、两个呈上下分布均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一(101)一侧面上的齿轮(402)、固定连接于支撑架一(101)一侧面的外壳,电机(401)的底部外壁通过支板固定于外壳的一侧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育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明熊亚文刘吉龙贾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明瑞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