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植用无底土水稻育秧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1151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2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稻种植用无底土水稻育秧盘,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装置主体、注水口和培育网兜,注水口设置在装置主体侧上方,培育网兜设置在装置主体内,装置主体上方设置有盖板,培育网兜设置有多个均布在装置主体内,装置主体另一侧设置有加药腔,盖板上方设置有撑杆,由于现有的水稻培育装置将水稻秧苗进行培育后,水稻秧苗底部根茎通常都是缠绕在一起,水稻在移栽过程中底部根茎残渣容易残留在装置内部,对其进行清理费时费力,托盘侧壁上连接板从装置主体内壁上安装板取出,从而使托盘从装置主体内拆下后进行清理,使其秧苗根茎残渣不会残留在装置主体内部,对其清理省时省力。对其清理省时省力。对其清理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种植用无底土水稻育秧盘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种植用无底土水稻育秧盘。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在水稻生产种植过程中,水稻的幼苗时期一般通过育秧盘进行培植,并在一段时间后再移植到农田里进行生长,该种种植方式主要采用育秧盘来培育水稻秧苗,首先将水稻种子放置在育秧盘中,放置相对应的培育肥料,并且此类方式中没有底土,可以密集培育对住水稻秧苗,提高了水稻的种植效率。
[0003]现有的水稻培育装置将水稻秧苗进行培育后,水稻秧苗底部根茎通常都是缠绕在一起,水稻秧苗在移栽过程中底部根茎残渣容易残留在装置内部,对其进行清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由于现有的水稻培育装置将水稻秧苗进行培育后,水稻秧苗底部根茎通常都是缠绕在一起,水稻在移栽过程中底部根茎残渣容易残留在装置内部,对其进行清理费时费力,需要一种水稻种植用无底土水稻育秧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稻种植用无底土水稻育秧盘,包括装置主体、注水口和培育网兜,所述注水口设置在装置主体侧上方,所述培育网兜设置在装置主体内,所述装置主体上方设置有盖板,所述培育网兜设置有多个均布在装置主体内,所述装置主体另一侧设置有加药腔,所述盖板上方设置有撑杆。
[0007]优选的,所述撑杆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固定连接在培育网兜侧上方,且加药腔侧上方开设有导水口。
[0008]优选的,所述加药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所述装置主体底部开设有集水腔,且导水管侧端固定连通在集水腔内。
[0009]优选的,所述集水腔上方设置有换水口,所述换水口顶端固定连通在装置主体内,且换水口内镶嵌有滤水板。
[0010]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培育网兜镶嵌在托盘内。
[0011]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托盘侧端的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限位板底端镶嵌在安装板的上方。
[0012]优选的,所述托盘呈圆柱状设置,所述托盘侧上方开始有溢水口,且溢水口开设有多个均布在托盘侧壁上。
[0013]优选的,所述培育网兜上开设有网孔,且溢水口对称网孔设置。
[0014]有益效果:
[0015]该种水稻种植用无底土水稻育秧盘通过培育网兜将秧苗镶嵌在托盘内后,秧苗在生长过后移栽时将培育网兜从托盘内拉出,秧苗底部根茎残渣向下沉淀堆积在托盘内部,通过将托盘侧壁上连接板从装置主体内壁上安装板取出,从而使托盘从装置主体内拆下后进行清理,使其秧苗根茎残渣不会残留在装置主体内部,对其清理省时省力。
[0016]该种水稻种植用无底土水稻育秧盘通过托盘侧壁上均布的溢水口将培育用水传输至托盘内,从而使培育用水通过网兜上均布的网孔传输至秧苗根茎上进行培育,使其秧苗底部根茎残渣不会跟随流水排入装置主体内,通过装置主体内底部换水口内滤水板将更换的水进行过滤后收集在集水腔内,使其导水管将集水腔内水传输至加药腔内和药物进行混合,从而使药水传输至装置主体内对秧苗进行培育更加高效,节约了水资源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托盘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图2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例说明:
[0022]装置主体

1,注水口

101,盖板

2,卡槽

21,撑杆

3,连接杆

31,培育网兜

4,托盘

41,溢水口

5,连接板

51,换水口

6,滤水板

61,加药腔

7,导水口

71,导水管

8,集水腔

81,安装板

9,限位板

9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图1

4,一种水稻种植用无底土水稻育秧盘,包括装置主体1、注水口101和加药腔7,注水口101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侧上方,通过注水口101将秧苗培育用水添加至装置主体1内,加药腔7设置在装置主体1另一侧,通过加药腔7将药物和水进行混合,使其混合后的药水传输至装置主体1内对秧苗进行培育更加便捷,装置主体1上方设置有盖板2,盖板2上方设置有撑杆3,撑杆3通过盖板2支撑在上方,培育网兜4设置在撑杆3的下方,使其培育网兜4将秧苗收纳在内进行培育更加高效,培育网兜4设置有多个均布在装置主体1内,培育网兜4通过撑杆3支撑在盖板2的下方,从而使培育网兜4将秧苗进行培育时间隔开来,使其培育网兜4内秧苗不会和另一秧苗缠绕在一起,提高了秧苗的移栽效率。
[0024]如图2所示,撑杆3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1,连接杆31底端固定连接在培育网兜4侧上方,且加药腔7侧上方开设有导水口71,通过连接杆31将培育网兜4支撑在装置主体1内,使其撑杆3拉起时带动连接杆31下方培育网兜4从装置主体1内取出,从而使培育网兜4从装置主体1内拆装时更加便捷。
[0025]如图2所示,加药腔7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8,装置主体1底部开设有集水腔81,且导水管8侧端固定连通在集水腔81内,导水管8呈L形设置,使其集水腔81内收集的水通过导水管8传输至加药腔7内,使其加药腔7内药物和水混合后通过导水口71传输至装置主体1内。
[0026]如图2所示,集水腔81上方设置有换水口6,换水口6顶端固定连通在装置主体1内,且换水口6内镶嵌有滤水板61,换水口6将装置主体1内水向下排入集水腔81内,装置主体1
内水排出时通过滤水板61将水进行过滤,从而使排出后的水传输至集水腔81内收集二次使用更加便捷。
[0027]如图2所示,装置主体1内设置有托盘41,托盘41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1,且培育网兜4镶嵌在托盘41内,托盘41对称培育网兜4设置有多个,托盘41之间通过连接板51相互固定,使其托盘41的稳定性更好。
[0028]如图4所示,装置主体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9,托盘41侧端的连接板51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91,且限位板91底端镶嵌在安装板9的上方,托盘41侧壁上连接板41卡在安装板9的上方进行支撑,安装板9上方开设有限位槽,使其连接板41底部限位板91卡入限位槽内对托盘41进行限位,从而使托盘41将培育网兜4安装后更加稳定。
[0029]如图3所示,托盘41呈圆柱状设置,托盘41侧上方开始有溢水口5,且溢水口5开设有多个均布在托盘41侧壁上,溢水口5将装置主体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种植用无底土水稻育秧盘,包括装置主体(1)、注水口(101)和培育网兜(4),所述注水口(101)设置在装置主体(1)侧上方,所述培育网兜(4)设置在装置主体(1)内,所述装置主体(1)上方设置有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网兜(4)设置有多个均布在装置主体(1)内,所述装置主体(1)另一侧设置有加药腔(7),所述盖板(2)上方设置有撑杆(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种植用无底土水稻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3)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1),所述连接杆(31)底端固定连接在培育网兜(4)侧上方,且加药腔(7)侧上方开设有导水口(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种植用无底土水稻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腔(7)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水管(8),所述装置主体(1)底部开设有集水腔(81),且导水管(8)侧端固定连通在集水腔(81)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种植用无底土水稻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腔(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洲宋海龙闫维民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明瑞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