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锤锤杆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4901 阅读:5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液锤锤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选材、加热、锻造、锻后正火处理、粗加工、探伤并作相应的调质处理、半精加工、精磨、氮化处理、抛光等步骤,尤其是采用二阶段气体氮化工艺,这对锤杆寿命的提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电液锤锤杆的使用寿命大幅度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均锤击次数由原来的6.5万次提高到120万次,提高了近18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锻压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电液锤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取代蒸汽锤的新一代节能设备。由于其具有节能降 耗、不污染环境的优点,已经被国内外许多专业锻造厂家使用。但电液锤(特别是自由锻锤) 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锤杆使用寿命大大低于蒸汽锤锤杆的使用寿命。由于电液锤是利用柔性锻造的原理,将锤杆直径设计的比较细(一般在Φ70 90mm左右),比原蒸汽锤粗锤杆直径小一倍,重量减轻2/3左右。原设计者初衷的想法是 让锤杆变细,减少杆件的刚性,增加它的柔性(即外强内韧),选择了价格昂贵的高强度材料 (如12Cr2Ni4M0V、34CrNi3M0)制作。即使这样在锻造使用过程中仍然发生频繁折断现象, 严重影响了生产。就锤杆的破坏形式而言,疲劳破坏是电液锤锤杆主要失效形式。生产过程中,受非 对称循环应力作用的锤杆(如偏心打击)或重击时锤杆产生侧向弯曲,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 将同时作用在锤杆内部。虽然受力的最大值小于材料的强度极限,但锤杆表面的加工缺陷 或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将导致金属表面或内部产生应力集中,出现局部屈服或滑移,形成 三种形式的疲劳裂纹源表面疲劳裂纹、内部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液锤锤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材,选用电渣钢冶炼制得的锻材作为锻件毛坯,对该锻件毛坯的表面进行剥皮后再进行探伤;(2)加热,将锻件毛坯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200±10℃;(3)锻造,在自由锻锤上将加热后的锻件毛坯锻压成规定形状和尺寸的半成品,保证总锻造比≥3,始锻温度为1180±10℃,终锻温度≥850℃,锻后进行三镦三拔;(4)锻后正火处理,在锻后热处理炉中加热至880±10℃,并保温3.5~4小时后出炉空冷;(5)粗加工并保证锤杆表面粗造度Ra3.2,在装配密封件处的锤杆活塞外圆上加工符合尺寸的凹槽,然后将活塞头加热到350~400℃,保温2小时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贵郑兴东赖辉罗耀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