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由复合材料制造板状元件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470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由复合材料制造板状元件的设备,此设备(1)包括:加热板(5)、用于沿一个在加热板(5)上面导引的运输道输送所述元件(4)的输送装置(6)、可垂直于加热板(5)运动的上部(8)、设在上部(8)上的膜(9)以及设在膜(9)与加热板(5)之间可与输送装置(6)同步运动的隔离薄膜(10)。膜(9)贴靠在上部(8)的面朝加热板(5)的环绕的边缘面(46)上并可直接置于加热板(5)表面的平面上,以便与它一起构或一个封闭的腔。最后,膜(9)与张紧装置(25、26、27)连接,该张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产生力的装置(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由复合材料制造板状元件的设备,包括加热板、用于沿一个 在加热板上面导引的运输道输送所述元件的输送装置、可垂直于加热板运动的上部、设在 上部上的膜以及设在膜与加热板之间可与输送装置同步运动的隔离薄膜。
技术介绍
在由复合材料生产板状元件例如光电元件时,将多层和在多层下面的玻璃通过加 压和加热接合在一起。使用于此过程的机器设备通常包括可加热的层合站、冷却站和用于 间歇性输送元件的输送装置。其中层合站具有加热板,以及,在可以下沉到加热板上的上 部,存在一个膜,在下沉状态该膜与加热板形成一个闭合的腔室。通过将此腔室抽成真空而 使元件除气,膜通过作用在其背对所述腔室那一侧的压力压在加热板和元件上并将元件压 在一起。作为用于元件的输送装置,已知设备具有一条传送带,它同时保护加热板防止例 如被从元件流出的胶合剂所污染。为了也保护真空膜,已知的是,元件在其上表面用隔离薄 膜覆盖。不仅传送带而且隔离薄膜均可设计为连续料幅。在这里的缺点是必须设置控制装 置,以保证这些料幅不会走向侧旁离开连续料幅输送或转向辊。为避免此缺点,已知的是, 使用分段而不是连续的料幅,这些分段借助设在运动轨道侧旁的牵引元件,例如链条输送。 在此,各分段通过弹性元件互相连接成一个连续的环。分段通过弹性元件遭受沿输送方向 的拉应力,这样,对于处在隔离薄膜在上方的分段,一旦压制力取消,便会导致元件的抬起。 与此同时,通过被挤出的进到隔离薄膜与元件之间的胶合剂,在元件上施加了一个向上的 力,这尤其在层合站内是有害的,因为在那里元件的各分层之间的胶合剂尚未固化。在许多已知的设备中,所述的膜夹紧在一个框架内,框架本身在压力机闭合时借 助环绕的密封件相对于加热板或其边缘密封。在这里的缺点除了需要昂贵地制造框架和密 封件外还在于下述状况,即,在压制过程中,膜在框架的区域内受到巨大的拉力。在压制过 程中膜撕裂会导致破坏要层合的元件。膜在工作中遭遇大的温度变化,其结果是,它随着每 个工作循环膨胀并重新收缩。若膜过松地保持在框架内,则它倾向于起皱和必须被再张紧。 其中再张紧过程是非常麻烦的,因为必须拆卸框架并且在张紧后重新用螺钉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没有所述缺点的层合设备。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由复合材料制造板状元件的设备,包括加热板、用于 沿一个在加热板上面导引的运输道输送所述元件的输送装置、可垂直于加热板运动的上部、设在上部上的膜以及设在所述膜与加热板之间可与输送装置同步运动的隔离薄膜,其 中,所述膜贴靠在所述上部的面朝加热板的环绕的边缘面上,所述膜可克服外部过压以其 与所述边缘面对置的表面区紧密地置于加热板表面或其边缘上,以及,所述膜与设在所述 上部上的张紧装置连接,其特征为,张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产生力的装置。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措施,隔离薄膜分成一些分段;每一个分段仅在单独一个横 向于运输道定向的边缘上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各分段互不连接;以及,固定装置可通过驱 动装置沿运输道运动。该方案的优点在于,隔离薄膜与要层合的元件的形状良好匹配,因为它松弛地放 在元件上,以及,在压力机打开时未拉伸隔离薄膜并因而不通过隔离薄膜在元件上施加任 何力。此外,采用本专利技术还省去了一些在已知的设备中存在的用于互相连接隔离薄膜分段 的构件及加工费用。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形式,驱动装置具有循环的牵引件,尤其是链条。这些牵引件 可以在加热板旁导弓I并能方便地与输送装置同步化。另一种实施形式规定,各分段经转向装置在一环路中导弓丨,在一个在其中所述分 段基本上垂直向下导引的区域内,设计为刷子的导引装置配置有朝分段的两个表面中的至 少一个定向的刷毛。若没有此导引装置,隔离薄膜沿输送方向看在后面的、只在其前端借助 固定装置固定的分段在上述区域内将向下跌落并妨碍元件往设备内的导入。按另一种实施形式,固定装置具有C形型材,分段的一个闭合的环伸入其纵侧的 开口内,在此闭合的环内置入一根锚定杆,它的直径大于开口的宽度。这种固定装置能特别 简单和经济地制造,而且除此之外还保证了隔离薄膜各分段无褶皱地固定。按本专利技术,所述目的采取以下措施达到膜贴靠在上部的面朝加热板的环绕的边 缘面上,膜可克服外部过压以其与所述边缘面对置的表面区紧密地置于加热板表面或其边 缘上,以及,膜与设在上部上的张紧装置连接。该方案的主要优点在于,膜本身在隔离薄膜和必要时输送装置作为中间层但没有 框架和附加的密封件的情况下密封在加热板上并与加热板形成一个封闭的腔。因此,在压 制过程中膜上作用较小的拉力,因为膜在其中被夹紧的区域是处于加热板的平面上,而不 是如在现有技术中那样在加热板上方。因此膜内的最大拉力只是在压力机打开时才产生, 从而膜可能产生的断裂不会导致损坏层合的元件。此外通过张紧装置可以调整并保持膜内 预定的张力,从而避免膜内应力过大和起皱。按一种实施形式,张紧装置借助夹紧装置与膜连接。这些夹紧装置允许将膜固定 和张紧,无需在其边缘内加工孔,众所周知,这种孔倾向于导致撕裂。按另一种实施形式,每个夹紧装置由两块可通过螺钉彼此夹紧的夹板组成,夹板 具有沿纵向设置的槽并将膜夹紧在它们之间,其中在至少一个槽内嵌入一个使膜转向的型 材。采取这些经济的措施,可实现特别可靠的固定,而不会例如由于严重挤压造成膜的应力 过大。本专利技术规定,张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产生力的装置。与蓄力装置如弹簧不同,产生 力的装置,如伺服电动机,即使在膜的长度改变很大时仍能始终保持膜内相同的张力。按另一种实施形式,产生力的装置是活塞-缸单元。这种单元是节省位置的并可 以特别简单地工作。4最后,另一种实施形式规定,产生力的装置通过牵引件与膜连接。这项措施允许产 生力的装置根据现实存在的位置状况定位在设备上。附图说明下面借助附图表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按本专利技术设备的一种实施形式的示意纵剖面图;图2图1中的局部的与图1相比尺寸放大的图;图3与图2相应的局部在另一个工作状态时;图4隔离薄膜固定装置的一种实施形式;图5膜张紧装置的一种实施形式;以及图6按现有技术的设备的局部。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规定,在不同的实施形式中,相同部分采用同样的附图标记或同样的构件符 号,其中,包含在全部说明内的公开内容可以按意义转移给有同样附图标记或同样构件符 号的相同部分。在本说明内所选择的位置说法,例如上方、下方、侧面等,是针对直接说明和 描述的图而言的,在位置改变时可按意义转移到新的位置。这些实施例表示设备的一些可能的实施方案,在这里应当指出,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 所具体描述的专利技术实施方案,而是确切地说还可以将各种实施方案进行各种各样的组合, 以及,基于技术手段的教导,通过具体的专利技术,这种改变可能性是属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 的能力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所有可以想到的可以通过组合所图示及所描述的实施方案的 各种细节得出的实施方案均包含于保护范围内。最后为规范起见还应指出,为了更好地理解设备的结构,该设备或其组成部分局 部上并未按比例和/或放大和/或缩小表示。图1表示通过按本专利技术的设备1的一种实施形式纵轴线剖切的大大简化后的示意 图。当然,该设备安装在机架内,但为了视图更清楚起见没有示出机架。板状元件4,例如光 电元件,在设备内通过输送装置6输送到层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由复合材料制造板状元件(4)的设备(1),包括:加热板(5)、用于沿一个在加热板(5)上面导引的运输道输送所述元件(4)的输送装置(6)、可垂直于加热板(5)运动的上部(8)、设在上部(8)上的膜(9)以及设在所述膜(9)与加热板(5)之间可与输送装置(6)同步运动的隔离薄膜(10),其中,所述膜(9)贴靠在所述上部(8)的面朝加热板(5)的环绕的边缘面(46)上,所述膜可克服外部过压以其与所述边缘面对置的表面区紧密地置于加热板(5)表面或其边缘上,以及,所述膜(9)与设在所述上部(8)上的张紧装置(25、26、27)连接,其特征为,张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产生力的装置(2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查恩德C布斯
申请(专利权)人:三S瑞士太阳能系统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