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器缓冲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4068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0
本技术公开了蒸发器缓冲罐结构,包括蒸发器壳体和水箱,所述蒸发器壳体的内部依次固定安装有缓冲罐本体、给水泵、炉体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水端与缓冲罐本体连通,所述缓冲罐本体的出水端连通给水泵与炉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炉体的出水端与冷凝器顶部连通。本技术通过在冷凝器与炉体管路之间安装缓冲罐结构,可瞬间降低水流速,避免高速水直接冲击给水泵叶轮,同时循环口安装球阀后接入外部水箱进行泄压,保持给水泵入口处压力稳定,使给水泵输出压力控制更稳定,也就保证了蒸汽压力的稳定,同时加装放气阀,将管道内的多余气体排出,加装排污阀,不定期对罐体进行排污清理,延长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蒸发器缓冲罐结构,属于蒸发器缓冲罐。


技术介绍

1、蒸汽发生器是一种免检的蒸汽生产设备,从给水泵截止阀到蒸汽出口阀的容积要求不大于30l,为满足此要求,给水泵必须安装在冷凝器和炉体之间,而离心泵没有吸程,必须在冷凝器前再加装1个增压泵,使水能顺利流过冷凝器进入给水泵前,产生的问题就是过快的水流速直接冲击给水泵叶轮,同时随着给水泵的启停,压力波动变化大,造成给水泵输出压力不稳定,一般的解决方案如图3所示,通过在给水泵前管路加装一个膨胀罐,可以减少水路的压力变化,使给水泵输出压力控制更稳定。

2、该中方法虽然能够解决输出压力控制不稳定的问题,但是稳压罐只能安装在水路通过三通方式连接,水路流速无法降低,无法解决增压泵启动时对叶轮的机械冲击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蒸发器缓冲罐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蒸发器壳体和水箱,所述蒸发器壳体的内部依次固定安装有缓冲罐本体、给水泵、炉体和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蒸发器缓冲罐结构,包括蒸发器壳体(1)和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壳体(1)的内部依次固定安装有缓冲罐本体(4)、给水泵(5)、炉体(7)和冷凝器(8),所述冷凝器(8)的出水端与缓冲罐本体(4)连通,所述缓冲罐本体(4)的出水端连通给水泵(5)与炉体(7)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炉体(7)的出水端与冷凝器(8)顶部连通,所述炉体(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燃烧火筒(6),所述水箱(2)的出水端固定安装有增压泵(3),所述增压泵(3)的出水端与冷凝器(8)的进水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缓冲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本体(4)由罐体(401)、进水口(402...

【技术特征摘要】

1.蒸发器缓冲罐结构,包括蒸发器壳体(1)和水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壳体(1)的内部依次固定安装有缓冲罐本体(4)、给水泵(5)、炉体(7)和冷凝器(8),所述冷凝器(8)的出水端与缓冲罐本体(4)连通,所述缓冲罐本体(4)的出水端连通给水泵(5)与炉体(7)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炉体(7)的出水端与冷凝器(8)顶部连通,所述炉体(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燃烧火筒(6),所述水箱(2)的出水端固定安装有增压泵(3),所述增压泵(3)的出水端与冷凝器(8)的进水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缓冲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本体(4)由罐体(401)、进水口(402)、出水口(403)、排污口(404)、循环口(405)和放气阀(406)组成,所述罐体(401)顶端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进水口(402),所述进水口(402)与冷凝器(8)管路连接,所述罐体(401)顶端的一侧固定设有循环口(40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希明杨富荣尹世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永捷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