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4068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及车辆,其包括前减震塔,前机舱纵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三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相对设置且两端分别与前减震塔,前机舱纵梁一体成型,所述第三立柱相对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独立设置且两端分别与前减震塔,前机舱纵梁一体成型。本方案通过在原有两个立柱的基础上,再增设一立柱,并且增加该立柱的厚度,以达到本区域的强度,来满足碰撞受力时的性能安全要求,能够在发生25%偏置碰撞时,前减震塔区域不再容易撕裂,大大降低前轮毂脱离控制冲击驾驶员舱的风险,保证舱内乘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一体压铸前机舱前减震塔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一体压铸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方式。由于其成型工艺快速,集成率高,简化零部件制造工艺,提高制造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减重效果十分明显。以汽车中的前机舱为例,通过采用一体压铸成型工艺,能够直接一体成型前机舱中的前机舱纵梁、前减震塔以及前围板等结构,能够大大提高制造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减重效果十分明显。

2、参见图1,现有的减震塔结构,其在前减震塔100上设有两个立柱并采用一体压铸工艺成型在前机舱梁200上,保证前减震塔100的强度,但前机舱在采用一体压铸工艺成型时,由于一体压铸工艺出模方向限制,前减震塔区域的立柱300和立柱400特征不明显,导致若发生25%偏置碰撞时,前述立柱300和立柱400不足以满足力学性能要求,前减震塔区域容易撕裂,前轮毂有脱离控制冲击驾驶员舱的风险,影响舱内乘员的生命安全。

3、由此可见,如何增强前减震塔的结构强度为本领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于现有前减震塔的结构强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及车辆,以能够便于一体压铸前机舱的设计,满足碰撞受力时的性能安全要求,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其包括前减震塔,前机舱纵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相对设置且两端分别与前减震塔,前机舱纵梁一体成型,还包括第三立柱,所述第三立柱相对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独立设置,所述第三立柱的两端分别与前减震塔,前机舱纵梁一体成型。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立柱包括第一立柱面,第二立柱面,所述第一立柱面,第二立柱面相对设置,两端分别与前减震塔以及前机舱纵梁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面与第二立柱面之间所形成的区域间分布有若干加强筋,所述若干加强筋的两端分布于第一立柱面与第二立柱面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加强筋以交叉结构沿着第一立柱面与第二立柱面的长度方向分布于第一立柱面与第二立柱面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相邻交叉结构的加强筋之间设有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面与第二立柱面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面与第二立柱面的厚度为5~7mm。

8、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为4~6mm。

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

10、本技术提供的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及车辆,其通过在原有两个立柱的基础上,再增设一立柱,并且增加该立柱的厚度,以达到本区域的强度,来满足碰撞受力时的性能安全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其包括前减震塔,前机舱纵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相对设置且两端分别与前减震塔,前机舱纵梁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立柱,所述第三立柱相对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独立设置,所述第三立柱的两端分别与前减震塔,前机舱纵梁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立柱包括第一立柱面,第二立柱面,所述第一立柱面,第二立柱面相对设置,两端分别与前减震塔以及前机舱纵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面与第二立柱面之间所形成的区域间分布有若干加强筋,所述若干加强筋的两端分布于第一立柱面与第二立柱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加强筋以交叉结构沿着第一立柱面与第二立柱面的长度方向分布于第一立柱面与第二立柱面之间,形成若干组交叉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交叉加强筋之间设有横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面与第二立柱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面与第二立柱面的厚度为5~7m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为4~6mm。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其包括前减震塔,前机舱纵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相对设置且两端分别与前减震塔,前机舱纵梁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立柱,所述第三立柱相对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独立设置,所述第三立柱的两端分别与前减震塔,前机舱纵梁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立柱包括第一立柱面,第二立柱面,所述第一立柱面,第二立柱面相对设置,两端分别与前减震塔以及前机舱纵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碰撞安全性能的前减震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面与第二立柱面之间所形成的区域间分布有若干加强筋,所述若干加强筋的两端分布于第一立柱面与第二立柱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银龙徐士哲李成新张成
申请(专利权)人:爱达克车辆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