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856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及其制造工艺,该热熔胶包括聚酯多元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增粘树脂、改性丁腈橡胶、扩链剂、催化剂A、抗氧剂和苯并三唑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通过制备交联成网状结构的改性丁腈橡胶,有效提高聚氨酯热熔胶的耐高温性能,避免热熔胶在高温条件下降低粘接强度;通过苯并三唑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接枝改性,有效提高聚氨酯热熔胶的抗紫外性能,进而减缓热熔胶的老化速度,应用在汽车零部件的粘接中,不易造成汽车零部件的粘接失效,从而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黏剂,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热熔胶因具有环保、化学性质稳定、固化速度快、生产工艺简单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热熔胶主要包括聚烯烃类热熔胶、乙烯及其共聚物类热熔胶、聚酯类热熔胶、聚酰胺类热熔胶黏剂和聚氨酯类热熔胶等,其中,聚氨酯类热熔胶是由单组分、无溶剂的端异氰酸酯基的预聚物配以相应的助剂制备而成,能够快速固化,具有良好的初粘力,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组装、汽车零部件粘接和产品包装等领域,申请号为201611012018.9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低粘度高初黏强度聚氨酯热熔胶,通过采用结晶性聚酯多元醇、邻苯二甲酸酐聚酯多元醇、环氧丙烷聚醚多元醇、端羟基聚丁二烯和二异氰酸酯反应合成预聚物,然后在避光条件下加入二丙烯酸酯基单体和其他助剂搅拌均匀得到,所制备的聚氨酯热熔胶具有粘度低、初黏强度高的特点,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较好的粘接效果,广泛用于家电、家具和电子元器件等的粘接。

2、但是,当聚氨酯热熔胶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粘接领域时,由于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会暴露在阳光下,紫外线较强,而聚氨酯热熔胶抵抗紫外线的能力较差,这会导致热熔胶发生老化,造成汽车零部件的粘接失效,从而缩短汽车的使用寿命,此外,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运行,车身温度较高,聚氨酯热熔胶会因耐高温性能差而降低粘接强度,易导致汽车零部件发生脱落,进而影响汽车的性能,因此,研发出一种能够抗紫外且具备耐高温性能的聚氨酯热熔胶对胶黏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及其制造工艺,解决了聚氨酯热熔胶抗紫外性能差和耐高温性能差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50-70份聚酯多元醇、20-30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0-20份增粘树脂、6-8份改性丁腈橡胶、3-5份扩链剂、0.5-1份催化剂a、1-2份抗氧剂、4-6份苯并三唑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

4、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4000;所述聚酯多元醇为聚碳酸酯二醇或者聚己内酯二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增粘树脂为石油树脂、松香树脂或者萜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扩链剂为乙二醇、1,3-丙二醇或者1,4-丁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催化剂a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三亚乙基二胺或者二吗啉基二乙基醚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或者抗氧剂1076中的任意一种。

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改性丁腈橡胶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6、在装有温度计的反应瓶中,加入端羧基丁腈橡胶和二甲苯,搅拌均匀,升高温度至90-100℃,再加入三(4-羟基苯基)甲烷三缩水甘油基醚和四丁基溴化铵,保温反应2-3h,反应完成后,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改性丁腈橡胶。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端羧基丁腈橡胶的平均分子量为2000。

8、通过四丁基溴化铵的催化作用,端羧基丁腈橡胶分子链两端的羧基可以和三(4-羟基苯基)甲烷三缩水甘油基醚结构中的环氧基团发生开环酯化反应,引入活性羟基,并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得到改性丁腈橡胶。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苯并三唑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s1:在装有温度计的反应瓶中,加入纳米羟基磷灰石和甲苯,升高温度至90-100℃,再加入巯基乙酸和对甲苯磺酸,搅拌均匀,保温反应6-8h,反应完成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

11、s2:在反应瓶中加入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和乙醇,搅拌均匀,再加入2-[2-羟基-5-[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和催化剂b,室温反应16-20h,反应完成后,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苯并三唑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

12、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平均粒径为60nm。

13、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催化剂b为三乙胺。

14、通过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纳米羟基磷灰石中的羟基可以和巯基乙酸中的羧基发生酯化反应,从而将巯基引入到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结构中,得到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在三乙胺的作用下,其结构中的巯基可以和2-[2-羟基-5-[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结构中的烯基发生点击反应,得到苯并三唑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

15、一种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6、步骤一:将聚酯多元醇、增粘树脂和改性丁腈橡胶投入反应釜中,在温度为110-120℃的条件下真空脱水2-3h;

17、步骤二:降温至60-70℃,加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并在氮气保护下升高温度至80-90℃,搅拌反应1-2h;

18、步骤三:向体系中加入扩链剂继续反应0.5-1h;

19、步骤四:再加入催化剂a、抗氧剂和苯并三唑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在真空条件下搅拌反应1.5-2h,停止加热,出料,得到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

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1、(1)本专利技术制备了交联成网状结构的改性丁腈橡胶,并加入到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过程中,丁腈橡胶本身可以提高聚氨酯热熔胶的耐油性,避免车内中的油渍污染到汽车零部件,影响聚氨酯热熔胶的粘接效果,而改性丁腈橡胶具有的网状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热熔胶的耐高温性能,其产生的活性羟基可以在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过程中与异氰酸酯基团发生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热熔胶的耐高温性,避免在高温条件下热熔胶粘接强度的降低,使汽车零部件不易发生脱落,进而避免影响汽车的性能。

22、(2)本专利技术在聚氨酯热熔胶的制备过程中加入苯并三唑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羟基磷灰石可以提高聚氨酯热熔胶的力学性能,在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接枝改性后,可以有效提高聚氨酯热熔胶的抗紫外性能,减缓热熔胶发生老化的速度,不易造成汽车零部件的粘接失效,进而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23、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50-70份聚酯多元醇、20-30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0-20份增粘树脂、6-8份改性丁腈橡胶、3-5份扩链剂、0.5-1份催化剂A、1-2份抗氧剂、4-6份苯并三唑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4000;所述聚酯多元醇为聚碳酸酯二醇或者聚己内酯二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增粘树脂为石油树脂、松香树脂或者萜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扩链剂为乙二醇、1,3-丙二醇或者1,4-丁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催化剂A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三亚乙基二胺或者二吗啉基二乙基醚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或者抗氧剂1076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丁腈橡胶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羧基丁腈橡胶的平均分子量为2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并三唑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纳米羟基磷灰石的平均粒径为60n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催化剂B为三乙胺。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50-70份聚酯多元醇、20-30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0-20份增粘树脂、6-8份改性丁腈橡胶、3-5份扩链剂、0.5-1份催化剂a、1-2份抗氧剂、4-6份苯并三唑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复合功能性热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4000;所述聚酯多元醇为聚碳酸酯二醇或者聚己内酯二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增粘树脂为石油树脂、松香树脂或者萜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扩链剂为乙二醇、1,3-丙二醇或者1,4-丁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催化剂a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三亚乙基二胺或者二吗啉基二乙基醚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或者抗氧剂1076中的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鑫陈林刘建生卢国常周艳
申请(专利权)人:云浮市骏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