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定子制造装置及定子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定子制造装置及定子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3729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定子的精度的定子制造装置,将安装在定子铁心的槽内的分段线圈组的多个直线部维持直立姿势不紊乱地折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定子制造装置,将以沿定子铁心的径向排列的方式插入定子铁心的多个槽内的分段线圈组的多个直线部沿定子铁心的径向,分割成至少外方侧的第一排列层和内方侧的第二排列层两部分,所述定子制造装置具备:第一折弯装置,折弯成型第一排列层的多个直线部;第二折弯装置,折弯成型第二排列层的多个直线部;及,分隔部件,设置在第一折弯装置和第二折弯装置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上,构成为能够插入至从定子铁心的一端面突出的第一排列层和第二排列层之间,借此抑制多个直线部的定子铁心的径向位置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子制造装置及定子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已知一种制造定子的定子制造装置,所述定子具有安装在定子铁心的多个槽内的分段线圈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

2、分段线圈组是使用多个具有一对直线部的大致u字形的分段线圈所构成。分段线圈的直线部分别以在定子铁心的径向上排列成多层的方式插入槽内,并从定子铁心的一端面突出。定子制造装置使用治具分别将从定子铁心的一端面突出的多个直线部沿定子铁心的周向折弯成型。折弯后的同相的分段线圈的前端彼此对齐,并利用钨惰性气体(tungsteninert gas,tig)焊接等合适的接合手段电气接合。

3、[先前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专利第64235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2、一般情况下,沿定子铁心的径向的槽的尺寸形成为比插入槽内的所有的直线部沿定子铁心的径向收束排列时的长度更长。其便于将分段线圈的多个直线部插入槽内。即使所有的直线部插入槽内,槽内也会形成轻微的间隙。因此,在折弯成型分段线圈的直线部时,槽内的直线部的直立姿势紊乱,由此,直线部有时会沿径向倾倒。如果直线部的直立姿势紊乱,则折弯成型后的分段线圈的端部的姿势会相对于基准姿势产生偏差,有可能影响之后的接合作业。另外,倾倒的直线部的角部与其他的直线部抵接,从而也有可能损伤覆盖分段线圈的表面的绝缘覆膜。

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定子的精度的定子制造装置及定子制造方法,将安装在定子铁心的槽内的分段线圈组的多个直线部维持直立姿势不紊乱地折弯。

4、[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5、(1)本专利技术的定子制造装置(例如,后述的定子制造装置4),将以沿定子铁心的径向(例如,后述的y方向)排列的方式插入前述定子铁心(例如,后述的定子铁心2)的多个槽(例如,后述的槽22)内的分段线圈组(例如,后述的分段线圈组3)的多个直线部(例如,后述的直线部31)分别沿前述定子铁心的周向(例如,后述的x方向)折弯成型,从而制造定子(例如,后述的定子1),其中,将前述分段线圈组的前述多个直线部沿前述定子铁心的径向,分割为至少外方侧的第一排列层(例如,后述的第一排列层3a)和内方侧的第二排列层(例如,后述的第二排列层3b)两部分,所述定子制造装置具备:第一折弯装置(例如,后述的第一折弯装置5),将前述第一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折弯成型;第二折弯装置(例如,后述的第二折弯装置6),将前述第二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折弯成型;及,分隔部件(例如,后述的第一分隔部件53,第二分隔部件63),设置在前述第一折弯装置和前述第二折弯装置中的至少任意一个上,构成为能够插入至从前述定子铁心的一端面(例如,后述的端面2b)突出的前述第一排列层与前述第二排列层之间,并借由插入至前述第一排列层与前述第二排列层之间,来抑制前述多个直线部的前述定子铁心的径向位置变化。

6、(2)可选地,在上述(1)所述的定子制造装置中,前述第一折弯装置和前述第二折弯装置分别具有折弯治具(例如,后述的折弯治具51,61),以把持并折弯前述第一排列层和前述第二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的前端部(例如,后述的前端部31a),前述分隔部件在插入到前述第一排列层与前述第二排列层之间的状态下,配置为比由前述折弯治具把持的前述多个直线部的把持部位更靠近前述定子铁心。

7、(3)可选地,在上述(1)或(2)所述的定子制造装置中,前述第一折弯装置还具备配置在前述第一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的外径侧的外径引导部件(例如,后述的第一外径引导部件52),以从外径侧支承前述第一排列层。

8、(4)可选地,在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制造装置中,还具备配置在前述第二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的内径侧的内径引导部件(例如,后述的内径引导部件62),以从内径侧支承前述第二排列层。

9、(5)本专利技术的定子制造方法,借由将以沿定子铁心的径向(例如,后述的y方向)排列的方式插入前述定子铁心(例如,后述的定子铁心2)的多个槽(例如,后述的槽22)内的分段线圈组(例如,后述的分段线圈组3)的多个直线部(例如,后述的直线部31)分别沿前述定子铁心的周向(例如,后述的x方向)折弯成型,从而制造定子(例如,后述的定子1),其中,将前述分段线圈组的前述多个直线部沿前述定子铁心的径向,分割为至少外方侧的第一排列层(例如,后述的第一排列层3a)和内方侧的第二排列层(例如,后述的第二排列层3b)两部分,将从前述定子铁心的一端面(例如,后述的端面2b)突出的前述第一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和前述第二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个别加以折弯成型,并且,在前述第一排列层和前述第二排列层中的至少任意一排列层中的前述多个直线部的折弯成型时,在前述第一排列层与前述第二排列层之间插入分隔部件(例如,后述的第一分隔部件53、第二分隔部件63),从而抑制前述多个直线部的前述定子铁心的径向位置变化。

10、(6)可选地,在上述(5)所述的定子制造方法中,在折弯成型时,利用把持前端部(例如,后述的前端部31a)的折弯治具(例如,后述的折弯治具51,61),来折弯前述第一排列层和前述第二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并且,以比由前述折弯治具把持的前述多个直线部的把持部位更靠近前述定子铁心的方式,将前述分隔部件插入至前述第一排列层与前述第二排列层之间。

11、(7)可选地,在上述(5)或(6)所述的定子制造方法中,在前述第一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的折弯成型时,使外径引导部件(例如,后述的第一外径引导部件52)配置在前述第一排列层的外径侧以从外径侧支承前述第一排列层。

12、(8)可选地,在上述(5)(7)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制造方法中,在前述第二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的折弯成型时,使内径引导部件(例如,内径引导部件62)配置在前述第二排列层的内径侧以从内径侧支承前述第二排列层。

13、[专利技术效果]

14、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定子的精度的定子制造装置及定子制造方法,能够将安装在定子铁心的槽内的分段线圈组的多个直线部维持直立姿势不紊乱地折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子制造装置,将以沿定子铁心的径向排列的方式插入前述定子铁心的多个槽内的分段线圈组的多个直线部,分别沿前述定子铁心的周向折弯成型,从而制造定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制造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制造装置,其中,前述第一折弯装置还具备配置在前述第一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的外径侧的外径引导部件,以从外径侧支承前述第一排列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制造装置,其中第二折弯装置还具备配置在前述第二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的内径侧的内径引导部件,以从内径侧支承前述第二排列层。

5.一种定子制造方法,借由将以沿定子铁心的径向排列的方式插入前述定子铁心的多个槽内的分段线圈组的多个直线部,分别沿前述定子铁心的周向折弯成型,从而制造定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子制造方法,其中,在折弯成型时,利用把持前端部的折弯治具,来折弯前述第一排列层和前述第二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并且,以比由前述折弯治具把持的前述多个直线部的把持部位更靠近前述定子铁心的方式,将前述分隔部件插入至前述第一排列层与前述第二排列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定子制造方法,其中,在前述第一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的折弯成型时,使外径引导部件配置在前述第一排列层的外径侧以从外径侧支承前述第一排列层,在前述第二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的折弯成型时,使内径引导部件配置在前述第二排列层的内径侧以从内径侧支承前述第二排列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定子制造方法,其中,在前述第二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的折弯成型时,使内径引导部件配置在前述第二排列层的内径侧以从内径侧支承前述第二排列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子制造装置,将以沿定子铁心的径向排列的方式插入前述定子铁心的多个槽内的分段线圈组的多个直线部,分别沿前述定子铁心的周向折弯成型,从而制造定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制造装置,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制造装置,其中,前述第一折弯装置还具备配置在前述第一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的外径侧的外径引导部件,以从外径侧支承前述第一排列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定子制造装置,其中第二折弯装置还具备配置在前述第二排列层的前述多个直线部的内径侧的内径引导部件,以从内径侧支承前述第二排列层。

5.一种定子制造方法,借由将以沿定子铁心的径向排列的方式插入前述定子铁心的多个槽内的分段线圈组的多个直线部,分别沿前述定子铁心的周向折弯成型,从而制造定子,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宮下圭太木村泰之赤堀匠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