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3418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涉及搅拌领域,搅拌本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若干搅拌层,每个搅拌层上均设置有若干进风口,每个搅拌层上的进风口在搅拌本体的内侧壁上形成螺旋气流层,每个搅拌层上的进风口的喷口方向与对应的搅拌层内的螺旋气流层的边缘相切。本系统采用螺旋气流使材料在搅拌本体中实现悬浮旋转,无需高速旋转桨叶,因此不会破坏材料本体,对特殊材料的搅拌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分层次实现充分融合搅拌,确保材料的融合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搅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1、搅拌机,通常是一种带有叶片的轴在圆筒或槽中旋转,将多种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使之成为一种混合物或适宜稠度的机器。搅拌机分为多种,有强制式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双卧轴搅拌机等。

2、搅拌机包括桨叶,通过桨叶的旋转对物料进行搅拌,使其混合均匀。然而有桨叶放入装置无法满足一些特殊的材料的搅拌,桨叶的高速旋转会破坏材料本身的结构,材料结构受到破坏后会产生其它的机理反应,达不到所需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通过螺旋气流使物料在搅拌本体中实现悬浮旋转,无需高速旋转桨叶,不仅不会破坏材料本体,且搅拌均匀度更好。

2、该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本体,搅拌本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若干搅拌层,每个搅拌层上均设置有若干进风口,每个搅拌层上的进风口在搅拌本体的内侧壁上形成螺旋气流层。

4、在使用时,分别在每个搅拌层上通入不同的物料进行混合,无需高速旋转的桨叶进行混合,不会破坏材料本体,且对特殊材料的搅拌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同时,采用分层式螺旋气流搅拌,可实现材料的充分融合和分层次搅拌功能,每层的进风口可有效控制气流大小,适用于不同材料的搅拌,便于调整时间和融合量。

5、其次,本装置利用分层搅拌原理,当物料在第一搅拌层达到充分融合后自身比重会增加,物料突破第一搅拌层中的悬浮气流往下掉落,到第二搅拌层进行融合搅拌,充分融合后自身比重增加,突破悬浮气流往下掉落到第三搅拌层进行搅拌融合,具体的搅拌层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设置,直到物料通过所有的搅拌层,最后从下端的出料口排出。本装置能够确保物料融合一致性。

6、进一步的,每个搅拌层上的进风口的喷口方向与对应的搅拌层内的螺旋气流层的边缘相切,通过不同方向的切向进风,使搅拌本体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形成若干螺旋气流层。

7、进一步的,每个搅拌层上的进风口均连接有进风管,进风管与引风机连接。本装置还包括若干物料腔,所述若干物料腔分别与若干搅拌层一一对应,搅拌层上的进风口与对应的物料腔连接,进风管上设置有气流控制阀。

8、优选的,当本装置用于一种涂料的搅拌时,拌本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搅拌层、第二搅拌层和第三搅拌层,第一搅拌层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进风口,第二搅拌层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进风口,第三搅拌层上设置有若干第三进风口。第一进风口上连接有火山石进料腔,第二进风口上连接有远红外陶瓷粉浆料进料腔,第三进风口上连接有电气石粉进料腔。

9、火山石在火山石进料腔内,在第一进风口的作用下,火山石吹入第一搅拌层中,且在第一搅拌层中随螺旋气流旋转,远红外陶瓷粉浆料在远红外陶瓷粉浆料进料腔中,在第二进风口的作用下,远红外陶瓷粉浆料吹入第二搅拌层中,且在第二搅拌层中随螺旋气流旋转,第一搅拌层与第二搅拌层有重叠部分,因此在螺旋气流旋转过程中火山石与远红外陶瓷粉浆料能够相互接触,且在螺旋气流的作用下进行混合,当混合均匀后,混合后的火山石与远红外陶瓷粉浆料自身比重增加,能够突破第一螺旋气流和第二螺旋气流往下掉落到第三搅拌层中。电气石粉在电气石粉进料腔中,在第三进风口的作用下,电气石粉吹入第三搅拌层中,与突破第一螺旋气流和第二螺旋气流掉落到第三搅拌层中的混合后的火山石与远红外陶瓷粉浆料相互接触,在第三螺旋气流的作用下进行混合,当电气石粉与混合后的火山石与远红外陶瓷粉浆料进一步混合后,重量增加,从下方的出料口排出。

10、在此基础上,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口均与引风机连接,通过调节引风机控制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三进风口的进风速度和时间,进而调整混合效率。

11、优选的,第二进风口斜向上设置。在实现螺旋气流的基础上,气流将材料送入搅拌室内后,材料在室内悬浮旋转,当第二进料口不断的向上喷入新的材料时,第一层材料会吸附第二材料,当吸附到一定重量时材料会因自身比重超过气流浮力向下一层掉落,完成第二材料搅拌融合。当材料掉至第三搅拌层时又会跟第三种材料产生吸附,直至材料吸附比重超过第三气流层重量后才能掉到出料口完成搅拌融合,确保材料的搅拌融合一致性。其中,搅拌本体的上端与加热管道的一端连接,加热管道的另一端与引风机连接。

12、本装置将远红外陶瓷粉浆料与火山石颗粒均匀混合,得到混合颗粒;然后将电气石粉与混合颗粒均匀混合,得到保温涂料,在使用时保温涂料喷涂在墙面上,不仅避免了保温涂料完全镶嵌混合在墙面内,使其能够在太阳光的作用下释放负氧离子,且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杀菌效果;同时,本涂料在墙面上形成凹凸不平的颗粒层,还可以起到装饰效果。

13、其中,首先将远红外陶瓷粉铰链在火山石内,利用火山石的多孔性能,增加了远红外陶瓷粉的吸附面积和数量,远红外陶瓷粉和火山石在释放远红外线和微量元素时,吸附对人体有危害性的有毒物质及放射性元素,在远红外陶瓷粉和火山石的协同作用下,能够起到较好的微量元素释放效果及杀菌效果。

14、将电气石铰链在覆盖有远红外陶瓷粉的火山石上,远红外陶瓷粉的红外线可持续激发覆盖在表面的电气石产生负离子,同时,电气石能够更多、更充分地分散、吸附在火山石体系中,形成稳定均一的结构,喷涂后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使负氧离子释放能力得以显著提高。

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6、本技术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本系统采用螺旋气流使材料在搅拌本体中实现悬浮旋转,无需高速旋转桨叶,因此不会破坏材料本体,对特殊材料的搅拌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17、其次,本技术采用分层式螺旋气流搅拌,材料达到充分融合后自身比重会增加,材料才会突破悬浮气流往下掉落,进行分层次搅拌,且实现充分融合,确保材料的融合一致性;

18、同时,本系统能够控制气流大小,适用于各种材料的搅拌,对搅拌时间和融合量可进行适应性调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本体(1),搅拌本体(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若干搅拌层,每个搅拌层上均设置有若干进风口,每个搅拌层上的进风口在搅拌本体(1)的内侧壁上形成螺旋气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搅拌层上的进风口的喷口方向与对应的搅拌层内的螺旋气流层的边缘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搅拌层上的进风口均连接有进风管(8),进风管(8)与引风机(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管(8)上设置有气流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物料腔,所述若干物料腔分别与若干搅拌层一一对应,搅拌层上的进风口与对应的物料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本体(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拌本体(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搅拌层、第二搅拌层和第三搅拌层,第一搅拌层上设置有若干第一进风口(2),第二搅拌层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进风口(3),第三搅拌层上设置有若干第三进风口(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进风口(2)上连接有火山石进料腔(5),第二进风口(3)上连接有远红外陶瓷粉浆料进料腔(7),第三进风口(4)上连接有电气石粉进料腔(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进风口(3)斜向上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本体(1)的上端与加热管道(9)的一端连接,加热管道(9)的另一端与引风机(10)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本体(1),搅拌本体(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若干搅拌层,每个搅拌层上均设置有若干进风口,每个搅拌层上的进风口在搅拌本体(1)的内侧壁上形成螺旋气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搅拌层上的进风口的喷口方向与对应的搅拌层内的螺旋气流层的边缘相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搅拌层上的进风口均连接有进风管(8),进风管(8)与引风机(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进风管(8)上设置有气流控制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气流无桨式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物料腔,所述若干物料腔分别与若干搅拌层一一对应,搅拌层上的进风口与对应的物料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气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谦罗业富刘亚坤李秋实任耕北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市靓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