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及其轨道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车顶结构包括车顶骨架和设在车顶骨架的两侧笼形骨架,且笼形骨架兼作翼板的安装骨架和线槽的固定骨架,导致车顶结构繁杂,且部件数量众多,使得焊缝空间分布较为密集,从而由焊后残余应力耦合造成的焊接变形量大,不易保证弧形外观轮廓的尺寸精度。同时为保证笼形骨架的外侧与车体的侧墙平齐,需要将管材滚弯来保证外观弧度,此时折弯精度要求较高,使得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在保证骨架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增加了骨架的上表面的平整度,且骨架的结构简单,从而简化了盖板和骨架的制造和装配工艺,进而降低了车顶结构的生产成本。
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的轨道车辆。
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包括:骨架,所述骨架包括框架本体、多个第一横梁和多个第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边梁、第二边梁、第三边梁和第四边梁,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三边梁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所述第二边梁和所述第四边梁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纵梁和所述第一边梁之间设有多个第三横梁,和/或所述第二端部纵梁和所述第三边梁之间设有多个所述第三横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包括彼此相连的第一边梁、第二边梁、第三边梁和第四边梁,所述第一边梁和所述第三边梁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所述第二边梁和所述第四边梁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纵梁和所述第一边梁之间设有多个第三横梁,和/或所述第二端部纵梁和所述第三边梁之间设有多个所述第三横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第三横梁中的任意两个之间设有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纵梁适于安装所述车辆的车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横梁中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的两个所述第一横梁分别为第一端部横梁和第二端部横梁,所述第一端部横梁与所述第二边梁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上表面设有端部总成,所述端部总成垂直于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端部总成适于安装所述车辆的线束和车顶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总成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三加强板上设有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加强板的第三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所述盖板止抵,所述第二安装支架适应安装所述线束,其中,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和所述第三加强板中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还包括多个第三纵梁,多个所述第三纵梁均设在所述第一端部横梁和所述第二边梁之间,多个所述第三纵梁均位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下方,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每个所述第三纵梁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纵梁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日熙,苏永超,徐婷,李小琦,陈蓉,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