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寄生调幅差分桥T型移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2871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07
本技术属于微波通信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低寄生调幅差分桥T型移相器,差分正支路移相电路的接地端和差分负支路移相电路的接地端连接并形成差分虚地;第一输入端口通过匹配电路与差分正支路移相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端口通过匹配电路与差分负支路移相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差分正支路移相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差分负支路移相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口连接,第一插入损耗调整电路并联在匹配电路和移相电路之间,第二插入损耗调整电路并联在移相电路与信号输出端口之间。本技术降低了桥T型移相器在参考态和移相态时插入损耗的差值,减小了寄生调幅。本技术适用于相控阵雷达天线阵元中控制相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微波通信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低寄生调幅差分桥t型移相器。


技术介绍

1、移相器是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器件,广泛用于相控阵雷达之中,用于提供合适的相移。相控阵雷达是一种以改变雷达波相位来改变波束方向,从而以电子扫描的方式完成对目标区域监测任务的雷达。相控阵天线面可安装成百上千个个天线阵元,每个阵元都含有一个移相器电路,能够控制天线阵列中每个天线的相位差,从而实现对雷达波束的调节。

2、相控阵雷达天线阵元中常用的移相器结构包括:高低通型移相器、反射式移相器、桥t型移相器。桥t型移相器是利用开关进行状态切换,参考态时可以等效为带通网络,移相态时等效为t型低通网络,产生滞后相位,实现特定的移相量。桥t型移相器适用于中小相位的控制,但桥t型移相器存在一个显著的缺点,参考态和移相态的插入损耗相差比较大,表现为参考态的插入损耗要比移相态插入损耗大,导致移相器在实现信号移相的同时产生额外的、较大的寄生调幅,即参考态和移相态插入损耗的差值。移相器的寄生调幅会增大雷达波旁瓣能量,雷达波旁瓣能量太大主要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1)雷达接收时,导致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寄生调幅差分桥T型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端口、匹配电路、第一插入损耗调整电路、移相电路、第二插入损耗调整电路和信号输出端口;信号输入端口包括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信号输出端口包括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移相电路包括差分正支路移相电路和差分负支路移相电路,差分正支路移相电路的接地端和差分负支路移相电路的接地端连接并形成差分虚地;第一输入端口通过匹配电路与差分正支路移相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端口通过匹配电路与差分负支路移相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差分正支路移相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差分负支路移相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口连接,第一插入损耗调整电路并联在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寄生调幅差分桥t型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输入端口、匹配电路、第一插入损耗调整电路、移相电路、第二插入损耗调整电路和信号输出端口;信号输入端口包括第一输入端口和第二输入端口;信号输出端口包括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移相电路包括差分正支路移相电路和差分负支路移相电路,差分正支路移相电路的接地端和差分负支路移相电路的接地端连接并形成差分虚地;第一输入端口通过匹配电路与差分正支路移相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端口通过匹配电路与差分负支路移相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差分正支路移相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输出端口连接,差分负支路移相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口连接,第一插入损耗调整电路并联在匹配电路和移相电路之间,第二插入损耗调整电路并联在移相电路与信号输出端口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寄生调幅差分桥t型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差分正支路移相电路包括mos管nmp1、mos管nmp2、微带线mlp1、微带线mlp2、电容cp1和电感lp1;差分负支路移相电路包括mos管nmn1、mos管nmn2、微带线mln1、微带线mln2、电容cn1和电感ln1;差分正支路移相电路和差分负支路移相电路共用mos管nmt;mos管nmp1的栅极作为第三控制端,mos管nmp1的源极分别与匹配电路的输出端、第一插入损耗调整电路的输出端和微带线mlp1的一端连接,mos管nmp1的漏极分别与第二插入损耗调整电路的输入端、微带线mlp2的一端和第一输出端口连接;mos管nmp2的栅极作为第四控制端,mos管nmp2的漏极分别与微带线mlp1的另一端、微带线mlp2的另一端和电容cp1的一端连接,mos管nmp2的源极分别与mos管nmt的漏极和电感lp1的一端连接,电感lp1的另一端与电感ln1的一端连接,电感ln1的另一端分别与mos管nmt的源极和mos管nmn2的源极连接,mos管nmt的栅极作为第五控制端,mos管nmn2的栅极作为第六控制端;mos管nmn1的源极分别与匹配电路的输出端、第一插入损耗调整电路的输出端和微带线mln1的一端连接,mos管nmn1的栅极作为第七控制端;微带线mln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n1的一端、微带线mln2的一端和mos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权赵瑞华王鑫徐永祥孟少伟汤晓东周子棋王月阳
申请(专利权)人:三微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