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部旋转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2479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腰部旋转壳,包括有底座,且在底座上设有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大臂支架,在驱动装置另外一侧设有第二大臂支架,第一大臂支架与第二大臂支架之间形成安装腔,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小齿轮,底座下表面设有回旋支架,回旋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回旋支架上设有大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连接,驱动装置可带动小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大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底座做旋转运动,本技术的驱动装置包含电机与减速器,通过使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小齿轮连接,能够保证机器人在工作时腰部旋转壳可以克服转动时较大的转动惯量,从而保护腰部旋转壳的转动机构,本技术属于旋转机构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旋转机构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腰部旋转壳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因为其能够灵活地进行各种复杂的生产任务,使得机器人被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其中腰部旋转壳是机器人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腰部旋转壳可实现机器人的自由转动,由于腰部旋转壳的旋转是带动机械臂一起转动,且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转动动作,因此转动惯量较大,但现有的腰部旋转壳难以克服机器人在转动时转动惯量较大,从而造成腰部旋转壳转动机构受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腰部旋转壳,保证在机器人工作时可以克服转动时较大的转动惯量,进而保护腰部旋转壳的转动机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腰部旋转壳,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大臂支架,所述驱动装置另外一侧设有第二大臂支架,所述第一大臂支架与所述第二大臂支架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小齿轮,所述底座下表面设有回旋支架,所述回旋支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回旋支架上设有大齿轮,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可带动所述小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大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底座做旋转运动。

4、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含电机与减速器,所述减速器下表面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减速器的上表面与所述电机下表面接触。

5、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输出端与所述减速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输出端与所述小齿轮连接。

6、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大臂支架与所述第二大臂支架垂直于所述底座设置。

7、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主大臂支架与所述辅大臂支架相互平行。

8、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大臂支架与所述第二大臂支架在靠近所述安装腔一侧的顶部各设有一个辅大臂安装轴,且两个所述辅大臂安装轴为对称设置。

9、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大臂支架上端设有斜台,所述斜台靠近所述安装腔一侧设有姿势拉杆安装孔,所述姿势拉杆安装孔下方设有主大臂安装孔,所述主大臂安装孔设有两个,另外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大臂支架靠近所述安装腔一侧。

10、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主大臂安装孔关于所述安装腔中心线对称设置。

11、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左右两侧与顶部均设置为开口。

12、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13、本技术通过增设驱动装置和一对相互啮合的大小齿轮,其中驱动装置包含电机与减速器,并且使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器的输入端连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小齿轮连接,能够保证机器人在工作时腰部旋转壳可以克服转动时较大的转动惯量,从而保护腰部旋转壳的转动机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部旋转壳,包括有底座(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7)上设有驱动装置(113),所述驱动装置(113)的一侧设有第一大臂支架(11),所述驱动装置(113)另外一侧设有第二大臂支架(19),所述第一大臂支架(11)与所述第二大臂支架(19)之间形成安装腔(110),所述驱动装置(113)的输出端设有小齿轮(14),所述底座(17)下表面设有回旋支架(16),所述回旋支架(16)与所述底座(17)固定连接,所述回旋支架(16)上设有大齿轮(15),所述小齿轮(14)与所述大齿轮(15)啮合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13)可带动所述小齿轮(14)转动从而带动大齿轮(15)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底座(17)做旋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腰部旋转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13)包含电机(12)与减速器(13),所述减速器(13)下表面与所述底座(17)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减速器(13)的上表面与所述电机(12)下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腰部旋转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2)输出端与所述减速器(13)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13)输出端与所述小齿轮(1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腰部旋转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臂支架(11)与所述第二大臂支架(19)垂直于所述底座(17)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腰部旋转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臂支架(11)与所述第二大臂支架(19)相互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腰部旋转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臂支架(11)与所述第二大臂支架(19)在靠近所述安装腔(110)一侧的顶部各设有一个辅大臂安装轴(18),且两个所述辅大臂安装轴(18)为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腰部旋转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臂支架(11)上端设有斜台(114),所述斜台(114)靠近所述安装腔(110)一侧设有姿势拉杆安装孔(111),所述姿势拉杆安装孔(111)下方设有主大臂安装孔(112),所述主大臂安装孔(112)设有两个,另外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二大臂支架(19)靠近所述安装腔(110)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腰部旋转壳,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大臂安装孔(112)关于所述安装腔(110)中心线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腰部旋转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10)左右两侧与顶部均设置为开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部旋转壳,包括有底座(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7)上设有驱动装置(113),所述驱动装置(113)的一侧设有第一大臂支架(11),所述驱动装置(113)另外一侧设有第二大臂支架(19),所述第一大臂支架(11)与所述第二大臂支架(19)之间形成安装腔(110),所述驱动装置(113)的输出端设有小齿轮(14),所述底座(17)下表面设有回旋支架(16),所述回旋支架(16)与所述底座(17)固定连接,所述回旋支架(16)上设有大齿轮(15),所述小齿轮(14)与所述大齿轮(15)啮合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13)可带动所述小齿轮(14)转动从而带动大齿轮(15)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底座(17)做旋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腰部旋转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13)包含电机(12)与减速器(13),所述减速器(13)下表面与所述底座(17)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减速器(13)的上表面与所述电机(12)下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腰部旋转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2)输出端与所述减速器(13)输入端连接,所述减速器(13)输出端与所述小齿轮(14)连接。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国陈俊培翟羽廖梦婕周勇侯放宇黄春龙康崇仁全致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铁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