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和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2264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01
本技术提供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和设备,包括可横向移动的下膜、可升降移动的上模,上模包括热压上模和冷压上模,热压上模和冷压上模分别设有与耻骨肌孔相对应的压模块,下膜设有与压模块相对应的压模槽;压模块为凸起曲面,压模槽为凹陷曲面。本技术设置了热压上模和冷压上模以及可横向移动的下模,生产中无需手工搬运,从而使得冷却速度快,操作方便,生产更自动化,并且还可以实现单次多个疝修补补片成型和无间隙连续工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疝修补补片制造,特别涉及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1、疝气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是指人体组织或器官通过生理或病理性缺损或薄弱处突出到另一个地方。近20多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改变了外科医师在腹股沟区的视野和观察方向,通过对腹股沟区腹膜前间隙内肌耻骨孔区域的解剖平面的研究分析,发现该区域存在容易被人忽视的空间结构。根据这些空间结构进行3d补片的设计与预成型,具有更加的腹壁顺应性,可以有效解除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腹膜前间隙补片置入过程中的不良影响,减少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和复发率。

2、然而,现有的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在生产疝修补补片时,其成型过程需要手动搬运托盘和3d压板至鼓风干燥箱。然后取出自然冷却,而且手工搬运。从而使得整个疝修补补片成型过程复杂繁琐,成型周期长,散热缓慢,体力要求高,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设置了热压上模和冷压上模以及可横向移动的下模,生产中无需手工搬运,从而使得冷却速度快,操作方便,生产更自动化,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效率。为此,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设备。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包括可横向移动的下膜、可升降移动的上模,上模包括热压上模和冷压上模,热压上模和冷压上模分别设有与耻骨肌孔相对应的压模块,下膜设有与压模块相对应的压模槽。

3、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压模块为凸起曲面,压模槽为凹陷曲面。

4、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下膜通过滑轨移动至热压上模或冷压上模的下方。

5、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滑轨为气动滑轨。

6、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热压上模和冷压上模分别通过气动传动装置与下模实现升降闭合或打开。

7、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气动传动装置为气缸。

8、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热压上模和冷压上模设置于相同水平面上。

9、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热压上模和冷压上模间隔距离为350毫米。

1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设备,包括第一方面的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设备,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呈线性阵列均匀排布。

12、可见,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和设备,设置了热压上模和冷压上模以及可横向移动的下模,生产中无需手工搬运,从而使得冷却速度快,操作方便,生产更自动化,并且还可以实现单次多个疝修补补片成型和无间隙连续工作,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横向移动的下模(1)、可升降移动的上模(2),所述上模(2)包括热压上模(21)和冷压上模(22),所述热压上模(21)和冷压上模(22)分别设有与耻骨肌孔相对应的压模块(23),所述下模(1)设有与所述压模块(23)相对应的压模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块(23)为凸起曲面,所述压模槽(11)为凹陷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通过滑轨移动至热压上模(21)或冷压上模(22)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为气动滑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上模(21)和冷压上模(22)分别通过气动传动装置与所述下模(1)实现升降闭合或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传动装置为气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上模(21)和冷压上模(22)设置于相同水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上模(21)和冷压上模(22)间隔距离为350毫米。

9.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疝修补补片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呈线性阵列均匀排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横向移动的下模(1)、可升降移动的上模(2),所述上模(2)包括热压上模(21)和冷压上模(22),所述热压上模(21)和冷压上模(22)分别设有与耻骨肌孔相对应的压模块(23),所述下模(1)设有与所述压模块(23)相对应的压模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模块(23)为凸起曲面,所述压模槽(11)为凹陷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1)通过滑轨移动至热压上模(21)或冷压上模(22)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疝修补补片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为气动滑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疝修补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明浪张鹏绳见辉李康乐朱亮钱禹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华瑞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